第37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朱元璋》第九十二章(4)

  太子妃常娥正看著顧太醫令和司藥局的人煎藥。

  常娥問:“到底太子怎麼樣啊?他整夜地咳,老是痰中帶血,人也越來越瘦了。”

  顧太醫令說太子得的是癆病,由肝火太盛引起,要好好養才行,要太子妃多勸勸他,太子的心事太重,太操心了。

  太子妃說:“可不是。皇上大事小事都讓他先辦著,他辦了,皇上又總是不滿意,他就十分著急。”

  這時外面有人報:“征北大將軍涼國公到。”

  常娥忙迎出去。

  常娥見了藍玉說:“唉呀,舅舅,有多久沒見了呀,你總是在外面打仗。”

  藍玉高視闊步地走進來,說吃皇家俸祿,不吃辛苦怎麼行?不說半個江山由我扛著也差不多,徐達、湯和老了,現在是北有我藍玉,南有沐英,保著大明江山。

  常娥聽他口氣如此之大,忙目視左右,低聲勸道:“隔牆有耳,舅舅說話小心,已經有說你居功自傲了。”

  藍玉說:“這話,在皇上面前我也敢說。他殺胡惟庸行,殺我藍玉得想一想。”

  常娥更加驚懼:“舅舅喝酒了吧?”

  藍玉說他滴酒未沾,怎麼會醉?

  常娥說太子病得挺重,叮囑藍玉在他面前什麼也別說。

  藍玉:“你不是我外甥女嗎?我跟別人說不著。”

  太子已經極度虛弱,勉強半躺半坐地與前來探視的藍玉交談,他不住地咳嗽,痰中帶血。

  朱標很灰心,說他這病怕是好不了啦。

  “你可別這麼說,”藍玉說,“有人巴不得你短壽呢,你可不能輕易讓出這個位置來。”

  聽他話裡有話,朱標問:“舅舅好像有話要說,若有話,去跟父皇說吧。”

  “我不敢。”藍玉說他只想提醒太子一下,讓他快快養好病,什麼邪祟都沒有了。

  朱標問他到底聽到什麼了?

  “不是聽到,而是親眼所見。”藍玉小聲說,依他看,燕王野心不小,時時在準備奪嗣。

  朱標正色道:“這不可能,這種謠言早就有,我不信,父皇也不信,舅舅不要再說了。”

  “難怪都說太子太善良。”藍玉說,他到底是太子妃的親娘舅,他不向著太子向著誰?他因為年年征北,多次路過燕京,親眼看見燕王的車駕、儀仗和皇上的一模一樣,這若叫皇上知道了,得了嗎?

  朱標說,年輕人講點排場是有的,此前也有人告發秦王用皇上鹵簿,他去查了,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不用了就是了。

  “燕王可是有心計的人。”藍玉說,他指使身邊重用的道衍和尚散布,說燕山是一條龍脈,有天子之氣,這是什麼意思?非欲謀反而何?

  朱標寬容地為燕王辯解,他和燕王從小在一起讀書,脾氣很相投,他從來都很敬重太子,不可能有這種事。

  藍玉長嘆一聲,說信不信由他。藍玉又說自己其實與燕王也沒有私仇私怨,不過是怕大明江山因立儲奪嗣的事而不穩,才冒死說這事。

  朱標說:“我知道你沒有壞心,但這事也絕對不可再提了。”他又劇咳起來。

  宮女為他捶了一會兒背才緩過氣來。藍玉站起來,說:“燕王可回京了,名義是探太子病,我看心懷叵測,你在他面前要挺住,不能說自己病重的話。你好好養著,我改日再來看你,想吃什麼,說話。”

  朱標望著他的背影,陷入沉思。燕王已經來看過他了。他雖然把藍玉的話全都堵了回去,卻也不是一點沒動心,朱棣是什麼樣的秉性,朱標能不知道嗎?他這次回來,真是為了探太子病嗎?

  燕王朱棣在朱元璋面前報告北邊情勢:“現在元朝殘部已成不了氣候了,兒臣在燕京北邊加固、加高了長城,會刻意防守的。”

  朱元璋提出,南面番夷不可懼,歷史上總是北方驃悍的遊牧族南侵,漢代的匈奴,宋時的遼、金,後來的蒙古人,所以他認為燕王的封地實際是大明江山北面的屏障,朱棣該是大明江山的萬里長城。

  朱棣心裡很受用,說完正題,又說:“我方才去看了太子的病。”說到此處卻打住不說了。

  朱元璋問:“你看病勢很重?”

  朱棣說:“如果太醫不力,是不是到民間徵集秘方、驗方為好?”

  朱元璋:“這些天朕心裡沒底,你皇后娘走了,朕塌了半邊天,如果太子再有個山高水低,那朕真的支撐不住了。”

  朱棣斷言不會有事的。父皇上承天命,下安民眾,得天時地利人和,會逢凶化吉的。

  朱元璋問他什麼時候回燕京?

  朱棣說:“我等父皇示下。”

  “你儘快回去吧,北邊朕終是塊心病。朕已催藍玉儘快啟程了。”

  朱棣問:“父皇還想讓他征北嗎?”

  朱元璋說:“沒有比他更能征戰的了。”

  朱棣說:“這倒是。不過……”他欲言又止。

  朱元璋問:“你想說什麼?”

  朱棣態度很明朗,這人功高震主,不可不防。上次他從大漠歸來,借酒蓋臉,竟然說,太子懦弱,不堪為君,想勸皇上實行廢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