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頁
——譯者頁面後,變得更加穩固了。斯基阿拉·科隆納的勇敢主要表現於囚禁卜尼法斯,和很久以後為巴伐利亞的劉易斯加冕;以及,由於皇帝的感激之情,給他們的紋章上的柱子加上了皇冠。但是,在這個家族中名聲及功勞占第一位的是年長的史蒂芬,彼得拉克極喜歡他並把他看作是一位非他自己時代的人所能比擬,在古羅馬時代也毫不遜色的英雄。對他的迫害和流放使他向各個民族展示了他在和平與戰爭時期的才能;處於困苦中時他不是一個讓人憐憫的可憐蟲,而是讓人尊敬的對象;危險的出現激起他為自己的名字和國家爭氣的雄心;若有人問他,“你的堡壘現在在哪裡?”他總把手放在心口上回答說,“在這裡。”他以同樣的善意期待重新繁榮的日子;直到他老邁的生命終止之前,史蒂芬·科隆納的祖先、他本人,以及他的兒孫們都使他的英名在羅馬共和國和阿維尼翁教廷中永垂不朽。Ⅱ.從斯波萊托遷移來的烏爾西尼家族世紀被人稱作烏爾蘇斯的兒子們的幾兄弟,來之於一位僅知道是他們家族的父親的顯赫人物。但他們很快就因他們這個家族人口眾多、英勇善戰、他們的堅固的城堡、他們在元老院和教士團中的榮譽,以及兩個來之於他們的家族和血統的人,切萊斯廷三世和尼古拉三世榮任教皇,而使自己顯然有別於一般羅馬貴族了。他們的大量財富可以說是靠早期的大量任用親屬為官弄來的:聖彼得的產業大都被慷慨的切萊斯廷轉到他們之手;而尼古拉則更是為了他們的緣故極想讓那些君王互相結盟;然後在倫巴第和托斯卡尼建立新的王國;並賦與他們羅馬元老的終身職務。所有被發現有助於形成科隆納家族的偉大的東西都將同樣有助於增進烏爾西尼家族的榮譽,並反映在,在多年的時間裡一直擾亂著這個基督教政體的久遠的世仇中,各不相讓的鬥爭中。他們的爭吵的真正根源是彼此妒嫉對方的名聲和權勢;但是,只不過是為了有一個顯得與眾不同的空名,科隆納採用了吉貝林的名字並加入了帝國黨;烏爾西尼則接受了圭爾夫的稱號,並決心為教會的事業賣力。在他們的相互對立的旗幟上各畫著鷹和一串鑰匙;而義大利的這兩大派別在他們對他們之間的爭端的產生和性質早已全被忘記的時候,鬥爭得卻更為激烈了。在教皇遷往阿維尼翁之後,他們為爭奪這個空缺動武;而每年選舉兩位敵對元老的這一可笑的妥協方案又使他們的不和的禍患永久化。由於他們的私仇,使得這座城市和地區變得一片荒蕪,而他們的交替勝利又使兩派勢力始終起伏不定,無法取得均衡。但是直到那位最著名的烏爾西尼家族的保衛者遭到小史蒂芬·科隆納的突然襲擊並將他殺死以前,這兩個家族中還不曾有一人死於對方的刀劍之下。他的勝利因被指責違反了休戰協議而顯得並不光彩;而他們的失敗則更以在教堂門口殺害一個無辜的男孩和他的兩個僕人的下流手段進行了報復。然而,獲勝的科隆納同一年一度的同事被宣布為任職5年的元老。而彼得拉克的繆斯,卻在他心中引起一種嚮往、一種希望、一個預言,相信這位慷慨的年輕人,他的可敬的英雄的兒子,定會重振羅馬和義大利,使它們恢復昔日的輝煌光彩;相信他的正義之劍將斬盡那些力圖顛覆這大理石柱的永恒基石的狼、獅子、毒蛇和熊。
頁面第七十章彼特拉克。里恩齊與美好時光的恢復。羅馬共和國的繁榮。
騎士、加冕與里恩齊的愚行。教皇返回羅馬。西部的大分裂。
世紀的羅馬政府。基督教教會政權。
①按現代人的理解,彼特拉克是義大利讚美蘿拉和愛情的一位抒情詩人。
在他的圖斯卡語詩句的和諧之中,義大利對它的這位抒情詩之父歡呼,或讚譽,甚至崇拜;他的詩句,或至少是他的名字,總是一遍又一遍地被充滿情愛的熱情或感情反覆背誦。無論一個陌生人具有何種個人口味,他的淺薄的知識也會讓他對一個有知識的民族的口味謙恭地默默認可;然而,我卻可能希望或假定,義大利要拿單調的千篇一律的十四行詩和輓歌,和他們的劃時代的繆斯、但丁的獨創的狂放、塔索的前後一貫的美,以及阿廖斯托的無與倫比的無窮變化相比。對於那位情人的品德,我仍然還不夠資格鑑賞:我也可能,在一種超然物外的熱情中,對這麼一種若有若無,連她是否存在都成問題的美女抱有多麼深厚的興趣;或者,對一個如此多產的婦女多麼感興趣,她在她的多情的情郎在沃克呂茲的泉水邊嘆息、歌唱的時候,卻一共生下了個合法孩子。但在彼得拉克和他的那些更嚴肅的同代人眼裡,他的愛情是一種罪過,義大利的詩歌是一種無聊的遊戲。他的用拉丁文寫成的哲學、詩歌作品以及他的口才,都為他贏得了嚴肅的聲譽,這聲譽很快從阿維尼翁傳遍了法蘭西和義大利:他的朋友和追隨者在每一座城市裡都成倍增長;而如果他的洋洋大觀的巨著現在被長時間地擱置不用,我們便必會對那個通過教導和榜樣重新恢復奧古斯都時代的精神和研究的人發出感激的歡呼。彼特拉克在他還很年輕的時候便力爭得到詩人的桂冠。那共分三個院的學院早已為詩歌藝術提供了皇家的碩士或博士學位;而那由習俗,而並非由虛榮,在英格蘭宮廷中確立下來的桂冠詩人的稱號,最初則是由日耳曼的愷撒發明的。
頁面第七十章彼特拉克。里恩齊與美好時光的恢復。羅馬共和國的繁榮。
騎士、加冕與里恩齊的愚行。教皇返回羅馬。西部的大分裂。
世紀的羅馬政府。基督教教會政權。
①按現代人的理解,彼特拉克是義大利讚美蘿拉和愛情的一位抒情詩人。
在他的圖斯卡語詩句的和諧之中,義大利對它的這位抒情詩之父歡呼,或讚譽,甚至崇拜;他的詩句,或至少是他的名字,總是一遍又一遍地被充滿情愛的熱情或感情反覆背誦。無論一個陌生人具有何種個人口味,他的淺薄的知識也會讓他對一個有知識的民族的口味謙恭地默默認可;然而,我卻可能希望或假定,義大利要拿單調的千篇一律的十四行詩和輓歌,和他們的劃時代的繆斯、但丁的獨創的狂放、塔索的前後一貫的美,以及阿廖斯托的無與倫比的無窮變化相比。對於那位情人的品德,我仍然還不夠資格鑑賞:我也可能,在一種超然物外的熱情中,對這麼一種若有若無,連她是否存在都成問題的美女抱有多麼深厚的興趣;或者,對一個如此多產的婦女多麼感興趣,她在她的多情的情郎在沃克呂茲的泉水邊嘆息、歌唱的時候,卻一共生下了個合法孩子。但在彼得拉克和他的那些更嚴肅的同代人眼裡,他的愛情是一種罪過,義大利的詩歌是一種無聊的遊戲。他的用拉丁文寫成的哲學、詩歌作品以及他的口才,都為他贏得了嚴肅的聲譽,這聲譽很快從阿維尼翁傳遍了法蘭西和義大利:他的朋友和追隨者在每一座城市裡都成倍增長;而如果他的洋洋大觀的巨著現在被長時間地擱置不用,我們便必會對那個通過教導和榜樣重新恢復奧古斯都時代的精神和研究的人發出感激的歡呼。彼特拉克在他還很年輕的時候便力爭得到詩人的桂冠。那共分三個院的學院早已為詩歌藝術提供了皇家的碩士或博士學位;而那由習俗,而並非由虛榮,在英格蘭宮廷中確立下來的桂冠詩人的稱號,最初則是由日耳曼的愷撒發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