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帝國壁壘的存在讓中原對萬里之外的局勢,全無掌控。分封藩國是必須的,對一神世界的壓制也是遠不能與中國百年恥辱時候的英法等國那般犀利。

  總的來說,因為雙方距離實在太過遙遠——甭管那蘇伊士運河有沒有被開通,很少有中國商人真的劈波斬浪遠渡萬里重洋,來一神世界的。

  至少那數量比之原時空的歐洲人來是少多了。

  別忘了這個時空的中國還有南洋、天竺和十分美好的美洲,西來的商人很大程度上被安國、天方世界和衣索比亞人給截胡了。別看陸謙下手那般狠辣,實則對一神世界的傷害並不大。

  反倒更讓他們近距離感受到了『恥辱』!

  如是,在陸齊朝傳承了二百年後,歐洲的戰火燃起,就誰也澆滅不了。

  一邊是實力不俗的西陲七國,背後的靠山比喜馬拉雅山都高,一邊是人口上億的一神世界。

  在火槍火炮為武器的眼下,人口就意味著戰爭潛力。一座座棱堡更是讓人頭疼的所在。兩邊這一打,那就真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結束的。

  而戰爭也從陸地擴展到了海上,最後甚至從地中海擴展到了非洲的那漫長的西海岸線。

  棱堡作為戰爭中的一重要組成部分,第一次以實打實的『戰績』,聞名了全世界。

  它再也不是軍事推演中的BUG了,而成為了一個實打實的BUG!

  在戰爭進行到第二個月,代國【波蘭】方面的七國聯軍已挫敗了一神軍針對代國所發起的重點進攻。

  棱堡的超強防禦力得到了實戰的檢驗。

  而七國聯軍也經歷了從防禦轉為進攻的巨大轉折,朝野上下盡都信心十足,仿佛敵人境內的棱堡就都不存在一樣,很多人都以為很快就能平定一神世界的『反叛』。然後,由五萬代軍和三萬吳軍所組成的北線第一軍團,就在柏林城下吃了一場慘痛的敗仗。

  進入神羅境內,面對棱堡他們只圍不攻,然後快速的把戰鬥推到了柏林城下。

  從九月到十一月下旬,兩個月多的圍攻,最緊張時候,北線第一軍團曾一天內發射了三萬多顆炮彈,轟塌了五十多米城牆,可其背後的棱堡防線依然完好。

  兩個多月里,聯軍對之進行了數次傷亡慘重的強攻、夜襲均告失敗。

  天氣也越來越冷,並開始下雪,神羅軍隊的援軍在不遠處蓄勢待發,這場圍攻只能結束。

  戰鬥結束後,盤點敵我雙方的損失,進攻方的死傷要遠遠多於守軍。給當時氣焰正盛的聯軍當頭一記重棒。

  在戰爭進行了半個年後,大規模的海戰就徹底拉開了。無論是地中海還是北海,乃至是伊比利亞半島以西海域。

  西方大陸爆發的戰爭,讓西陲七國與中原已經有所拉開的縫隙,得到了及時的彌補!

  棱堡超強的防備作用讓戰爭陷入了枯燥無味的態勢,戰略思想枯竭,再秀的軍事謀略也不能抵消掉棱堡的作用力,所以,戰爭在不斷的重複自身。

  而『破解』棱堡的最好辦法,不是攻克眼前的堡壘,而是將它徹底封鎖。這就需要為數不少的士兵。

  雙方軍隊的規模不斷擴大。

  前頭就已經說了,火器的發展和使用,讓騎士階層逐漸退出了軍隊的主導地位。

  貴族在軍事領域擔任的角色開始發生改變,由為國家提供騎士隊伍轉變為國家軍隊中指揮作戰的指揮官。一名新時代的年輕貴族如果想要在軍界有所發展,他將不再自備鎧甲武器戰馬作為騎士戰鬥,而是從部隊中攜帶軍旗的官職做起,視資歷和表現得到晉升和提拔。

  而騎士階層的沒落與步兵的崛起也使的平民更多的被捲入戰爭。火炮且不去說,火槍的製造和成本比之昔日的騎士重甲可簡單多了,十分的廉價。國家在同等財力之下,就可以徵召、裝備和訓練數量更多的士兵。

  加上中央集權使得國王手中的實力大增,那就讓整個國家的武裝力量較之當年擴充了好多倍。

  但是,一神各國實力雖然都有大增,人口的暴增也叫他們的戰爭潛力大幅度提升,可這些卻都與錢財無有大的關聯,或者說不能給財政形成質的改變。

  打仗就是打錢。

  當戰爭在持續,當各國的軍隊規模在增加,可還不是全球霸主殖民強國的一神世界,那就坐蠟了。

  要守衛一座棱堡並不需要多少人,但要困死一座棱堡卻需要不少士兵,至少要遠遠多於守軍,這就讓兩邊的軍隊規模都不得不增多。

  可是,西陲七國背後都有靠山,一神各國卻沒有金主啊。

  他們可以掌控並動員更大的一支軍隊,但他們不能為士兵們發餉和補給,連年的戰爭在榨乾了一神各國國庫內的最後一分錢後,一神世界的失敗就再說難免了。

  要跨過門坎的限制,就必須要讓一神各國的財政和行政資源發生重要變化。

  後記(五)

  這個世界上,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而只有永恆的利益!

  再親厚的關係也抵不過時間的流逝。

  一神世界的反擊讓西陲七國與中原的關係再次拉近,二百年中形成的間隙得到了彌補。但是戰爭結束之後呢?一切如舊。

  一場戰爭讓七國認識到了中原對他們而言的重要性,卻也更讓他們明白了自己的『弱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