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1頁
作為歐洲世界最為古老的國度,拜占庭始終在其間占據著一很重要的地位。他已歷經了一個個王朝,早期的狄奧多西王朝、利奧王朝、查士丁尼王朝、希拉克略王朝,到後來的伊蘇里亞王朝、弗里吉亞王朝、阿摩里亞王朝等,再到現在的科穆寧王朝,一個又一個王朝更迭,讓拜占庭帝國直給人一大錯覺——這個帝國永遠會存續下去,直到世界的盡頭!
可是這個錯覺,到了今天終於被證明是錯誤的了。東羅馬帝國的末日,就要到來了!
雲集在海峽西岸處的意呆利艦隊並不能挽救它的命運,對比在海峽東岸起兵的陸齊大軍,君士但丁堡北部和西部,陸謙親率的大軍威脅才更大。
何況意呆利人要面對的是這些年裡在北方的黑海里,組建壯大的中國水師。後者可都是炮船,意呆利人唯一能堅定自己信心的理由就是陸齊的黑海水師戰船太少了。
君士坦丁堡位於博斯普魯斯海峽西岸的一個海岬上,整個城市呈三角形,北面是金角灣(亦稱哈利奇灣),南面是馬爾馬拉海,沿海地區皆築有防禦工事,金角灣入口處更有鐵鏈封鎖,這是為了防止敵人的水面力量輕易的駛入金角灣,把城池至於多面受敵的危險之地。城池的西面是陸地,是這座城市唯一的陸路通道,築有兩層城牆。城外是一條深100英尺的壕溝。
陸謙顯然不能無視二三百丈寬窄的金角灣,直接在城北發起攻勢。就只能繞城南下,從西面包圍了君士但丁堡。
一門門重炮通過黑海被運送到這兒,大軍沿黑海西岸一路南下,縱橫馳騁,是沒有用到火炮的地方。但是要攻克君士但丁堡這座近些年裡被約翰二世、曼努埃爾一世幾番加固的堡壘重城,沒有火炮卻是萬萬不能的。
這可是一座石城,一座堪稱是冷兵器時代防禦之巔峰的城池。有史以來,這座城市還從來沒有在軍事攻擊前陷落過。就是歷史上拜占庭帝國徹底沒落的時代,君士坦丁堡連續遭遇圍攻,但敵人也依舊沒有一次可以突破它的城牆(1204年十字軍卑鄙地叛變自另當別論)。
前後千年的歷史,這座城市一再打退外來者的覬覦,它堅固的城防和優越的地理位置令其易守難攻。
便是最後一次君士坦丁堡之戰,占盡優勢的土耳其人,也是保持了持續47天的炮擊,總計消耗了55000磅火藥,並發射了大約5000枚重型炮彈。現如今君士坦丁堡城內的兵力遠勝歷史上它陷落的時候,沒有重炮,只靠著冷兵器攻殺,別說陸謙麾下的是十五萬騎兵,就是十五萬重甲步兵,都難如意。
可即便是如此,想要拿下眼前的城池也真的很難啊。
陸謙看著君士坦丁堡城頭,如火燒雲一樣的艷紅的雲氣籠罩整座城市。歐洲人的士氣相當高漲!
轟炸,轟炸,還是轟炸!
對於君士坦丁堡,陸謙也只有用炮轟擊。先轟開個缺口,然後才好近距離接戰嗎?
只要能破開君士坦丁堡那厚厚的城防,陸謙就不怕近距離接戰。就歐洲人這個時候的武備,怎麼可能打得過板甲+火槍?
就算馬爾馬拉海還控制在歐洲人手中,大批的物質軍需可以通過海路送入君士坦丁堡,但一切都有個限度的不是?
君士坦丁堡城內據悉有不下五萬士兵,歐洲人還能再運來五萬人麼?要知道匈牙利就握在他的手中,中歐、西歐若是再派來大批的軍馬,他立刻就會分兵一路,經匈牙利殺入斯洛維尼亞,然後距離北意呆利也就是一步之遙……
他麾下的鐵騎用以攻城,當然有些不足,但只是縱橫突進,就歐洲人現今的能耐,還真很難遏制!
甚至,若是放開限制了他們『行動力』的韁繩,你再看看騎兵會不會攻城?蒙古人的法子很稀罕嗎?都是『前輩』們留下的法,只是被他們有機的整合併發揚光大了……
海面上,意呆利艦隊白帆如雲。以威尼斯艦隊為主力,附屬熱那亞等城邦公國的聯合艦隊,這算是歐洲軍事史上最為強大的一支艦隊了。但此時艦隊上的意呆利人,卻一個個精神緊張,他們的眼睛在全神貫注的望著北方,望著博斯普魯斯海峽的另一頭所連接的黑海。
黑海,這是近些年裡中國人新催生出的造船中心。大批的船匠、技師從東方調來了黑海,加之頓河中游飄下的大量優質木材,比如柞木、杉木、松木、柏木等。對於開發度還處於初級階段的頓河流域而言,這裡隨處都可以看到大片大片的森林。
但就像之前所說的一樣,再多的木材也需要時間來陰乾,然後才能著手建造戰船。之後下水配上水兵試航,實驗火炮等等,直到去年年底,黑海水師方才正式成軍。
只是它們的落腳點更準確的說是在環境更加安全的亞速海。
如今,隸屬黑海水師的一艘艘戰船也隨行大軍南下,現在它們就在海峽的北口。與歐洲有史以來最為強大的水軍力量,相隔著博斯普魯斯海峽對峙著。
一股沉重如山的巨大壓力,讓海峽南端的所有歐洲水兵都要喘不過氣來。
沒有人願意去用血肉之軀來與敵人的火炮抗衡,這幾年中,歐洲人也在全力以赴的研究火器。靠著塞爾柱人的積累,靠著他們的發奮努力,還真造出了一批大炮來。有炮車底座,有炮耳,有準信,甚至還想依葫蘆畫瓢的搞出炮表來!
可是這個錯覺,到了今天終於被證明是錯誤的了。東羅馬帝國的末日,就要到來了!
雲集在海峽西岸處的意呆利艦隊並不能挽救它的命運,對比在海峽東岸起兵的陸齊大軍,君士但丁堡北部和西部,陸謙親率的大軍威脅才更大。
何況意呆利人要面對的是這些年裡在北方的黑海里,組建壯大的中國水師。後者可都是炮船,意呆利人唯一能堅定自己信心的理由就是陸齊的黑海水師戰船太少了。
君士坦丁堡位於博斯普魯斯海峽西岸的一個海岬上,整個城市呈三角形,北面是金角灣(亦稱哈利奇灣),南面是馬爾馬拉海,沿海地區皆築有防禦工事,金角灣入口處更有鐵鏈封鎖,這是為了防止敵人的水面力量輕易的駛入金角灣,把城池至於多面受敵的危險之地。城池的西面是陸地,是這座城市唯一的陸路通道,築有兩層城牆。城外是一條深100英尺的壕溝。
陸謙顯然不能無視二三百丈寬窄的金角灣,直接在城北發起攻勢。就只能繞城南下,從西面包圍了君士但丁堡。
一門門重炮通過黑海被運送到這兒,大軍沿黑海西岸一路南下,縱橫馳騁,是沒有用到火炮的地方。但是要攻克君士但丁堡這座近些年裡被約翰二世、曼努埃爾一世幾番加固的堡壘重城,沒有火炮卻是萬萬不能的。
這可是一座石城,一座堪稱是冷兵器時代防禦之巔峰的城池。有史以來,這座城市還從來沒有在軍事攻擊前陷落過。就是歷史上拜占庭帝國徹底沒落的時代,君士坦丁堡連續遭遇圍攻,但敵人也依舊沒有一次可以突破它的城牆(1204年十字軍卑鄙地叛變自另當別論)。
前後千年的歷史,這座城市一再打退外來者的覬覦,它堅固的城防和優越的地理位置令其易守難攻。
便是最後一次君士坦丁堡之戰,占盡優勢的土耳其人,也是保持了持續47天的炮擊,總計消耗了55000磅火藥,並發射了大約5000枚重型炮彈。現如今君士坦丁堡城內的兵力遠勝歷史上它陷落的時候,沒有重炮,只靠著冷兵器攻殺,別說陸謙麾下的是十五萬騎兵,就是十五萬重甲步兵,都難如意。
可即便是如此,想要拿下眼前的城池也真的很難啊。
陸謙看著君士坦丁堡城頭,如火燒雲一樣的艷紅的雲氣籠罩整座城市。歐洲人的士氣相當高漲!
轟炸,轟炸,還是轟炸!
對於君士坦丁堡,陸謙也只有用炮轟擊。先轟開個缺口,然後才好近距離接戰嗎?
只要能破開君士坦丁堡那厚厚的城防,陸謙就不怕近距離接戰。就歐洲人這個時候的武備,怎麼可能打得過板甲+火槍?
就算馬爾馬拉海還控制在歐洲人手中,大批的物質軍需可以通過海路送入君士坦丁堡,但一切都有個限度的不是?
君士坦丁堡城內據悉有不下五萬士兵,歐洲人還能再運來五萬人麼?要知道匈牙利就握在他的手中,中歐、西歐若是再派來大批的軍馬,他立刻就會分兵一路,經匈牙利殺入斯洛維尼亞,然後距離北意呆利也就是一步之遙……
他麾下的鐵騎用以攻城,當然有些不足,但只是縱橫突進,就歐洲人現今的能耐,還真很難遏制!
甚至,若是放開限制了他們『行動力』的韁繩,你再看看騎兵會不會攻城?蒙古人的法子很稀罕嗎?都是『前輩』們留下的法,只是被他們有機的整合併發揚光大了……
海面上,意呆利艦隊白帆如雲。以威尼斯艦隊為主力,附屬熱那亞等城邦公國的聯合艦隊,這算是歐洲軍事史上最為強大的一支艦隊了。但此時艦隊上的意呆利人,卻一個個精神緊張,他們的眼睛在全神貫注的望著北方,望著博斯普魯斯海峽的另一頭所連接的黑海。
黑海,這是近些年裡中國人新催生出的造船中心。大批的船匠、技師從東方調來了黑海,加之頓河中游飄下的大量優質木材,比如柞木、杉木、松木、柏木等。對於開發度還處於初級階段的頓河流域而言,這裡隨處都可以看到大片大片的森林。
但就像之前所說的一樣,再多的木材也需要時間來陰乾,然後才能著手建造戰船。之後下水配上水兵試航,實驗火炮等等,直到去年年底,黑海水師方才正式成軍。
只是它們的落腳點更準確的說是在環境更加安全的亞速海。
如今,隸屬黑海水師的一艘艘戰船也隨行大軍南下,現在它們就在海峽的北口。與歐洲有史以來最為強大的水軍力量,相隔著博斯普魯斯海峽對峙著。
一股沉重如山的巨大壓力,讓海峽南端的所有歐洲水兵都要喘不過氣來。
沒有人願意去用血肉之軀來與敵人的火炮抗衡,這幾年中,歐洲人也在全力以赴的研究火器。靠著塞爾柱人的積累,靠著他們的發奮努力,還真造出了一批大炮來。有炮車底座,有炮耳,有準信,甚至還想依葫蘆畫瓢的搞出炮表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