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頁
不知道究竟是在什麼時候,我踉蹌著離開了房間。
隔著朦朦的雨線,我已經模糊的視線隱約看到,母親她用最後的力量轉過頭去,她微薄的衣袖像是一隻冬日的蝴蝶,遮住了自己的面容。
她自始至終沒有看父親一眼。
我向來堅強高大的,似乎這個世上沒有什麼能夠壓垮的父親,在母親的床榻之前茫然失措,他仿佛是在對抗著什麼,劇烈地顫抖著。終於,再也支撐不住這讓人崩潰的重量,他跪倒在她的床邊,輕輕把頭依靠在她的肩膀上……
我回過頭去。
外面已經下起了暴雨,連綿的雨滴像是傾瀉的箭矢,交織成碩大無比的水之幔帳。地上升騰起層層的水霧,天空變得一片迷濛。在這漫天滿地的空朦之中,我已經辨不出自己的位置,尋不到自己的方向,仿佛天地之中只剩餘了這雨聲,這風聲,這雷鳴聲……
很久之後,我試圖去思考父親在那一夜是怎樣的一種心情。
對於他來說,這個世上恐怕沒有比天下比霸業更加重要的東西了吧。可是母親呢?我呢?還有妹妹呢?
當他為了那高遠的目標而把身邊的一切都捨棄的時候,夜闌人靜之時,他可是會有稍許的遲疑?可是會有些微的後悔?
我無法理解也不敢去想像。
母親去世之後很長一段時間,我都不知道應該用什麼樣的表情來面對父親。
而在那一夜的失態之後,父親卻已經迅速地完全地恢復了日常的忙碌和冷靜,甚至比以前更加忙碌,更加冷靜。
我不了解他在忙碌些什麼,我只能夠放任自己消沉下去,遊走於這個熟悉卻又陌生的院子裡,仔細地思考回憶著母親曾經的種種而日漸沉醉不能自拔。曾經撫摸過無數遍的橫欄雕梁,曾經戲耍過無數次的水池樹叢都開始變得模糊遙遠卻又熟稔流暢。
秋去東來,我感受不到身邊季節的輪迴,也察覺不到時光的流逝。恍惚之間,仿佛已經完全從這個世界上脫離。
直到幾個月之後,父親告訴我,他已經上奏安排好回鄉祭祖的事務,我才逐漸從這樣的失落之中解脫。
然後,我帶著母親的骨灰按照父親的安排回了故鄉墉州。
在墉州邊關高聳的城牆之下,我聽聞了父親苦心籌劃了二十多年的一切。
這樣翻天覆地的陰謀讓我震驚失措,讓我驚恐莫名。
然後,我的心中浮現起她的身影,浮現起她們的身影。
父親把多少東西留在的京城裡,留在了遼人的手中啊,嫡母,妹妹,還有她……
我生命之中寶貴的並不多,卻要接二連三地去承受這樣失去的打擊。
我派人暗中潛入京城,去尋找她的下落,去打探嫡母和妹妹的情況。每一條消息都讓我失望,對於重要的人質,遼人的看守嚴謹地出奇,而對於她,更是連一絲存在的消息都打探不出來,她仿佛就是從這個世界上憑空消失了。
這樣的消息禁不住讓我的心中升起不祥的預感,仿佛她在一個我所不知道的地方,擁有著我所不了解的秘密。
滄海桑田,聚散離合,世事總是奇妙難言。
在我自己都講述不清楚的一次機緣之下,我和她竟然意外的重逢了。
在天下局勢變得更加迷濛難測的時候,與她的重逢帶給我的是純粹的喜悅。
就算是知道了她背後的秘密,知道了她其實不是一個簡單的宮妃那樣的身份,也並沒有沖淡這份喜悅分毫。也許,在我的心中,早已經明白,她並不是一個簡單柔弱的女子,不是一隻被困鎖在重重宮牆裡的籠中鳥。不是被養在深深宮闕里的盆中花。她的眼中有廣闊的世界,她需要的是足夠她飛翔的藍天和大地。
我和她一起回到了墉州。
而緊隨著失而復得的喜悅到來的,卻是嫡母和妹妹,以及倪家存留在京城所有家人的噩耗。讓我從喜悅的巔峰瞬間跌落入了萬丈深淵。
我想起童年時候那個粉琢玉砌的小女孩,那個胖嘟嘟地固執地反覆攀爬那一扇窗戶的小女孩。
我無法想像那是怎樣的打擊,只有用瘋狂的工作來麻痹自己。
我也無法想像父親會用什麼樣的心情來面對這一切。我只知道,之後父親迅速地揮師北上,與耶律信決戰在城外,並且向來謹慎的父親因為急躁搶攻而身受重傷。
其實,妹妹她們在父親的心裡,在父親充斥滿了鐵與血的內心深處,也是占據著一個重要的地位的吧。
我忽然記起很久以前,他在書房裡面聽我講述著母親的日常。有一次,我向他說起母親最近喜歡對著秋天嫣紅的楓葉發呆的時候,他有了片刻的失神,然後不知道過了多久,他輕嘆一聲,說道:“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
有時候,他心情好起來,也會酬躇滿志地說道:“男兒於亂世,當提三尺青峰,立不世之功。廷宣,將來你的功業一定要強過我才行……”
……
也許個人的力量在歷史變化的洪流之中是微薄不可見的,天下局勢的變動是不會因為個人的悲傷或者愉悅而有片刻的停留。在內心的傷痛還沒有痊癒的時候,我就不得不矚目於未來的大局,開始率領倪家的兵馬,按照父親的指示,北上遠征了。
然後我和她相伴一路北上。
踏過千山萬水,走過茫茫糙原,在夕陽西下的時候一起談論明天的戰事,在冬雪初至的時候一起說起過往的種種,在昏黃的燈火下,在樸素的土牆邊,她的身影在我的心裡烈烈燃燒,留下驚心刻骨的美麗。在金戈鐵馬的戰場上,在日以繼夜的行軍中,她像是一株悠然開放的花朵,照亮了整個肅殺血腥的戰場。
當她歡笑的時候,我的內心也熱烈歡騰起來,當她悲傷的時候,痛楚也會充斥著我的胸膛。
那一夜,我們共同面對著高高懸掛的地圖,面對著不可預測的未來。心中的話語禁不住脫口而出。我悚然警覺,可是,已經說出口的話語是無法收回的。心中帶著悔意,也帶著隱隱的期盼,複雜的感情交織成一種從未有過的恐懼。
她卻只是怔怔地凝視這那橘黃色的點點燭火,久久沒有轉移視線,那一瞬間,我有一種錯覺,她就好像是一隻飛蛾,要撲向到那色彩溫暖卻滾燙致命的火焰之中了。
她最終是以一種逃避的姿態躲避入了帳內,留下了身後苦澀失落的我。
那一段日子,就是這樣甜蜜和酸楚交織出現,迷茫和堅定浮動輪迴,激烈之中有著淡淡的溫馨,繁忙的奔波也不再勞累。
這樣的日子結束在了京城傳來劇變的那一刻。雖然我無法了解,輕涵他什麼時候變成了這樣深思熟慮,靜待時機的人。也許在我看不見的地方,我們都在慢慢地改變著。總之,他的成功,又一次扭轉了整個天下的局勢。
於是,我與她,重新返回了京城,返回了那個一切糾結髮生的地方。
番外20 此花獨幽(五)
在輕涵一劍刺入我胸口的時候,我以為沒有比這個更加冰冷的傷害了,而緊隨其後的,就是母親的過世。在母親過世的時候,我以為沒有比這個更加絕望的悲哀的,可是,不久之後,就是妹妹的死。在妹妹出事的時候,我曾經以為,自己一生再也不會經歷那樣深入骨髓的疼痛了,可是,在那一夜,在天統三年的那個上元之夜裡,我還是體會到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深,更重的傷痛。
那是比輕涵的利劍更加冰冷徹骨的寒意,那是比母親幽幽的傾訴更加噬心入腑的悲哀,那是比妹妹淒烈的遭遇更加錐心刺骨的絕望。
她輕輕的一句話,在我的耳中卻像是那一夜的電閃雷擊,響起琴毀弦斷一般悽厲的嘶鳴。
原來我從來沒有真正了解過她,從來沒有真正走入她的內心深處。
就好像我從來沒有真正的了解過我的母親。
在她素衣翩翩的身影之後是怎樣的滔天巨浪,在淡如煙,澈如水的眉目之間隱含著怎樣的慘烈倔強,我從來不知道。
我所有自以為是的了解,都是隔霧看花,虛幻飄渺。
她纖細的身影像是在逃避一樣的踉蹌著奔出乾清宮的側殿,也奔出了我的生命。
她的離開是那樣的突兀,就好像她的出現,同樣讓我措手不及,也同樣讓我無法挽回。
我以為那一夜會永遠沒有盡頭,但它還是結束了,結束在她奔出殿門的那一刻,結束在父親向我伸出手的那一刻。
那一刻,我的視線裡面已經沒有了她。
我走近父親,握住了他的手,緊緊地握住他的手。
我感受到他從來都是強而有力的手在逐漸變得冰冷虛弱。
最後,父親對著我笑了。
他想要說什麼,卻只是讓血跡和生命更多更快地從他的口中溢出。
他掙扎著將手伸向自己的胸口。我俯下身,為他從懷中最貼近心臟的地方摸出那一副畫,然後交到他的手中。
他緊緊握住畫,也握住我的手,平靜地躺在床上,然後只是輕嘆了一聲……
那一瞬間,我已經明白了他所有的心情。
其實,那些梁國的寶藏早已經落入了謀劃深遠的父親的手中,就在梁國破國的時候,那些金銀財物就已經被運到了墉州。充實了墉州的府庫,變成墉州奮起的基石。
那麼為什麼父親還要將這一副畫留在母親的身邊,讓母親以為,他是為了這一副畫而將她滯留在身邊的呢?
也許,他只是想要給她一個活下去的理由,只是希望她能夠活下去,哪怕是痛苦無比,也能夠在他所庇護得到的地方活下去。
他是傷害她最深的人,而這個事實,也在時刻折磨著他。
母親她可是知道,父親在人生的最後一刻,想到的不是金戈鐵馬的鐵血生涯,不是錦繡江山的權柄皇座,而是她……
父親的野心和我與她之間的層層糾葛都在那個清冷的夜晚嘎然而止。
我將父親和母親的骨灰埋葬在了一起。
同時埋葬的還有我的愛情和過去留戀的一切。
然後我以自己也無法描述的心情,離開了那個曾經愛過,也曾經恨過的地方。
……
臉頰上忽然感觸到一絲涼意,打斷了我迷濛的回憶。
我抬起頭來。
不知道什麼時候,雪終於開始飄落了。像是一群迷路的蝴蝶,翩然伸展開翅膀,飄飛到這個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又是一年的冬天了,在這個居禹關,我渡過了多少個冬天?又看過了多少場雪?
可是,不管經歷了多少風霜和雨雪,她的容顏依然清晰地刻印在我的內心深處。
隔著朦朦的雨線,我已經模糊的視線隱約看到,母親她用最後的力量轉過頭去,她微薄的衣袖像是一隻冬日的蝴蝶,遮住了自己的面容。
她自始至終沒有看父親一眼。
我向來堅強高大的,似乎這個世上沒有什麼能夠壓垮的父親,在母親的床榻之前茫然失措,他仿佛是在對抗著什麼,劇烈地顫抖著。終於,再也支撐不住這讓人崩潰的重量,他跪倒在她的床邊,輕輕把頭依靠在她的肩膀上……
我回過頭去。
外面已經下起了暴雨,連綿的雨滴像是傾瀉的箭矢,交織成碩大無比的水之幔帳。地上升騰起層層的水霧,天空變得一片迷濛。在這漫天滿地的空朦之中,我已經辨不出自己的位置,尋不到自己的方向,仿佛天地之中只剩餘了這雨聲,這風聲,這雷鳴聲……
很久之後,我試圖去思考父親在那一夜是怎樣的一種心情。
對於他來說,這個世上恐怕沒有比天下比霸業更加重要的東西了吧。可是母親呢?我呢?還有妹妹呢?
當他為了那高遠的目標而把身邊的一切都捨棄的時候,夜闌人靜之時,他可是會有稍許的遲疑?可是會有些微的後悔?
我無法理解也不敢去想像。
母親去世之後很長一段時間,我都不知道應該用什麼樣的表情來面對父親。
而在那一夜的失態之後,父親卻已經迅速地完全地恢復了日常的忙碌和冷靜,甚至比以前更加忙碌,更加冷靜。
我不了解他在忙碌些什麼,我只能夠放任自己消沉下去,遊走於這個熟悉卻又陌生的院子裡,仔細地思考回憶著母親曾經的種種而日漸沉醉不能自拔。曾經撫摸過無數遍的橫欄雕梁,曾經戲耍過無數次的水池樹叢都開始變得模糊遙遠卻又熟稔流暢。
秋去東來,我感受不到身邊季節的輪迴,也察覺不到時光的流逝。恍惚之間,仿佛已經完全從這個世界上脫離。
直到幾個月之後,父親告訴我,他已經上奏安排好回鄉祭祖的事務,我才逐漸從這樣的失落之中解脫。
然後,我帶著母親的骨灰按照父親的安排回了故鄉墉州。
在墉州邊關高聳的城牆之下,我聽聞了父親苦心籌劃了二十多年的一切。
這樣翻天覆地的陰謀讓我震驚失措,讓我驚恐莫名。
然後,我的心中浮現起她的身影,浮現起她們的身影。
父親把多少東西留在的京城裡,留在了遼人的手中啊,嫡母,妹妹,還有她……
我生命之中寶貴的並不多,卻要接二連三地去承受這樣失去的打擊。
我派人暗中潛入京城,去尋找她的下落,去打探嫡母和妹妹的情況。每一條消息都讓我失望,對於重要的人質,遼人的看守嚴謹地出奇,而對於她,更是連一絲存在的消息都打探不出來,她仿佛就是從這個世界上憑空消失了。
這樣的消息禁不住讓我的心中升起不祥的預感,仿佛她在一個我所不知道的地方,擁有著我所不了解的秘密。
滄海桑田,聚散離合,世事總是奇妙難言。
在我自己都講述不清楚的一次機緣之下,我和她竟然意外的重逢了。
在天下局勢變得更加迷濛難測的時候,與她的重逢帶給我的是純粹的喜悅。
就算是知道了她背後的秘密,知道了她其實不是一個簡單的宮妃那樣的身份,也並沒有沖淡這份喜悅分毫。也許,在我的心中,早已經明白,她並不是一個簡單柔弱的女子,不是一隻被困鎖在重重宮牆裡的籠中鳥。不是被養在深深宮闕里的盆中花。她的眼中有廣闊的世界,她需要的是足夠她飛翔的藍天和大地。
我和她一起回到了墉州。
而緊隨著失而復得的喜悅到來的,卻是嫡母和妹妹,以及倪家存留在京城所有家人的噩耗。讓我從喜悅的巔峰瞬間跌落入了萬丈深淵。
我想起童年時候那個粉琢玉砌的小女孩,那個胖嘟嘟地固執地反覆攀爬那一扇窗戶的小女孩。
我無法想像那是怎樣的打擊,只有用瘋狂的工作來麻痹自己。
我也無法想像父親會用什麼樣的心情來面對這一切。我只知道,之後父親迅速地揮師北上,與耶律信決戰在城外,並且向來謹慎的父親因為急躁搶攻而身受重傷。
其實,妹妹她們在父親的心裡,在父親充斥滿了鐵與血的內心深處,也是占據著一個重要的地位的吧。
我忽然記起很久以前,他在書房裡面聽我講述著母親的日常。有一次,我向他說起母親最近喜歡對著秋天嫣紅的楓葉發呆的時候,他有了片刻的失神,然後不知道過了多久,他輕嘆一聲,說道:“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
有時候,他心情好起來,也會酬躇滿志地說道:“男兒於亂世,當提三尺青峰,立不世之功。廷宣,將來你的功業一定要強過我才行……”
……
也許個人的力量在歷史變化的洪流之中是微薄不可見的,天下局勢的變動是不會因為個人的悲傷或者愉悅而有片刻的停留。在內心的傷痛還沒有痊癒的時候,我就不得不矚目於未來的大局,開始率領倪家的兵馬,按照父親的指示,北上遠征了。
然後我和她相伴一路北上。
踏過千山萬水,走過茫茫糙原,在夕陽西下的時候一起談論明天的戰事,在冬雪初至的時候一起說起過往的種種,在昏黃的燈火下,在樸素的土牆邊,她的身影在我的心裡烈烈燃燒,留下驚心刻骨的美麗。在金戈鐵馬的戰場上,在日以繼夜的行軍中,她像是一株悠然開放的花朵,照亮了整個肅殺血腥的戰場。
當她歡笑的時候,我的內心也熱烈歡騰起來,當她悲傷的時候,痛楚也會充斥著我的胸膛。
那一夜,我們共同面對著高高懸掛的地圖,面對著不可預測的未來。心中的話語禁不住脫口而出。我悚然警覺,可是,已經說出口的話語是無法收回的。心中帶著悔意,也帶著隱隱的期盼,複雜的感情交織成一種從未有過的恐懼。
她卻只是怔怔地凝視這那橘黃色的點點燭火,久久沒有轉移視線,那一瞬間,我有一種錯覺,她就好像是一隻飛蛾,要撲向到那色彩溫暖卻滾燙致命的火焰之中了。
她最終是以一種逃避的姿態躲避入了帳內,留下了身後苦澀失落的我。
那一段日子,就是這樣甜蜜和酸楚交織出現,迷茫和堅定浮動輪迴,激烈之中有著淡淡的溫馨,繁忙的奔波也不再勞累。
這樣的日子結束在了京城傳來劇變的那一刻。雖然我無法了解,輕涵他什麼時候變成了這樣深思熟慮,靜待時機的人。也許在我看不見的地方,我們都在慢慢地改變著。總之,他的成功,又一次扭轉了整個天下的局勢。
於是,我與她,重新返回了京城,返回了那個一切糾結髮生的地方。
番外20 此花獨幽(五)
在輕涵一劍刺入我胸口的時候,我以為沒有比這個更加冰冷的傷害了,而緊隨其後的,就是母親的過世。在母親過世的時候,我以為沒有比這個更加絕望的悲哀的,可是,不久之後,就是妹妹的死。在妹妹出事的時候,我曾經以為,自己一生再也不會經歷那樣深入骨髓的疼痛了,可是,在那一夜,在天統三年的那個上元之夜裡,我還是體會到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深,更重的傷痛。
那是比輕涵的利劍更加冰冷徹骨的寒意,那是比母親幽幽的傾訴更加噬心入腑的悲哀,那是比妹妹淒烈的遭遇更加錐心刺骨的絕望。
她輕輕的一句話,在我的耳中卻像是那一夜的電閃雷擊,響起琴毀弦斷一般悽厲的嘶鳴。
原來我從來沒有真正了解過她,從來沒有真正走入她的內心深處。
就好像我從來沒有真正的了解過我的母親。
在她素衣翩翩的身影之後是怎樣的滔天巨浪,在淡如煙,澈如水的眉目之間隱含著怎樣的慘烈倔強,我從來不知道。
我所有自以為是的了解,都是隔霧看花,虛幻飄渺。
她纖細的身影像是在逃避一樣的踉蹌著奔出乾清宮的側殿,也奔出了我的生命。
她的離開是那樣的突兀,就好像她的出現,同樣讓我措手不及,也同樣讓我無法挽回。
我以為那一夜會永遠沒有盡頭,但它還是結束了,結束在她奔出殿門的那一刻,結束在父親向我伸出手的那一刻。
那一刻,我的視線裡面已經沒有了她。
我走近父親,握住了他的手,緊緊地握住他的手。
我感受到他從來都是強而有力的手在逐漸變得冰冷虛弱。
最後,父親對著我笑了。
他想要說什麼,卻只是讓血跡和生命更多更快地從他的口中溢出。
他掙扎著將手伸向自己的胸口。我俯下身,為他從懷中最貼近心臟的地方摸出那一副畫,然後交到他的手中。
他緊緊握住畫,也握住我的手,平靜地躺在床上,然後只是輕嘆了一聲……
那一瞬間,我已經明白了他所有的心情。
其實,那些梁國的寶藏早已經落入了謀劃深遠的父親的手中,就在梁國破國的時候,那些金銀財物就已經被運到了墉州。充實了墉州的府庫,變成墉州奮起的基石。
那麼為什麼父親還要將這一副畫留在母親的身邊,讓母親以為,他是為了這一副畫而將她滯留在身邊的呢?
也許,他只是想要給她一個活下去的理由,只是希望她能夠活下去,哪怕是痛苦無比,也能夠在他所庇護得到的地方活下去。
他是傷害她最深的人,而這個事實,也在時刻折磨著他。
母親她可是知道,父親在人生的最後一刻,想到的不是金戈鐵馬的鐵血生涯,不是錦繡江山的權柄皇座,而是她……
父親的野心和我與她之間的層層糾葛都在那個清冷的夜晚嘎然而止。
我將父親和母親的骨灰埋葬在了一起。
同時埋葬的還有我的愛情和過去留戀的一切。
然後我以自己也無法描述的心情,離開了那個曾經愛過,也曾經恨過的地方。
……
臉頰上忽然感觸到一絲涼意,打斷了我迷濛的回憶。
我抬起頭來。
不知道什麼時候,雪終於開始飄落了。像是一群迷路的蝴蝶,翩然伸展開翅膀,飄飛到這個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又是一年的冬天了,在這個居禹關,我渡過了多少個冬天?又看過了多少場雪?
可是,不管經歷了多少風霜和雨雪,她的容顏依然清晰地刻印在我的內心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