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宣武帝聽了,卻是慡朗大笑,抬手揉揉腿上坐著的小傢伙的腦袋,從自己的左手大拇指上脫下來一枚玉扳指,塞到了小傢伙拿著的荷包內,說道:“成,朕記著了,下回朕命人給你繡個有老虎的。”

  甄寶璋看得心跳了跳。這玉扳指可是宣武帝剛剛登基時便戴著的,他很喜歡,幾乎每日都佩戴著。如今,竟連眼睛都不眨的送給了這個小傢伙。

  宣武帝在長春宮坐了小半個時辰,這才起身去了御書房。

  雖然並未說今晚是否會在長春宮過夜,可甄寶璋心裡還是有些歡喜。已經有很久,宣武帝沒到長春宮坐坐了,久到甄寶璋都覺得他已經忘了自己這個人了。

  甄寶璋送走宣武帝,轉身望著甄寶璐母子二人,一時不知用怎樣的心情面對他們。待看到甄寶璐身旁那白嫩小娃兒時,又想著宣武帝同這小男娃說話時候的溫聲細語,恨不得這小男娃是自己所出的。

  甄寶璋心情低落,也沒法在同甄寶璐虛與委蛇,當下命宮婢送他們母子去住的偏殿瞧瞧,看看可有什麼缺的。

  甄寶璐福身謝過,不急不緩牽著身側之人的小手,隨宮婢進了偏殿,交代一番後,才領著女兒走到寢殿。她把女兒放到拔步床上,自己蹲在她的面前,這才控制不住,就這麼一把將她小小的身子抱住。

  棠棠將小臉埋進自家娘親的懷中,聲音軟糯道:“娘親,棠棠不怕。”

  甄寶璐一想著方才女兒的表現,那天真活潑的模樣,瞧著招人喜歡,可唯有心裡清楚的人,才越看越難受。她這女兒,太過早慧,她寧願她像兒子那般,開開心心,真正的天真活潑。

  甄寶璐眸中含淚,笑著道:“嗯,娘親知道你不怕。娘親也不怕。”

  棠棠揚起白嫩的包子臉,衝著自家娘親笑了笑,而後斂了笑,板著小肉臉,毫不猶豫的將手裡的荷包扔到了地板上。仿佛是拿了什麼髒東西似的。

  因裡面裝著玉扳指,落地的聲音略響了一些。

  甄寶璐怔了怔。

  棠棠面無表情,音色綿軟道:“我不喜歡。”而後又道,“我討厭他。”

  不喜歡,是指這個荷包和扳指,而這討厭……

  甄寶璐想著方才女兒坐在宣武帝的大腿上,同他聊得愉悅……她略微抬眼,目光落在靜靜躺在地毯上的精緻荷包。

  還是有小脾氣的。

  甄寶璐彎唇,起身坐到女兒的身旁,心情愉悅又沉重,矛盾的厲害。她伸手摟著女兒,只覺得這個時候有女兒在,心裡踏實了許多。卻也忍不住,想念薛讓。也不曉得薛讓何時才能知道這個消息。

  第146章 結局篇②

  卻說這宣武帝在御書房待了一會兒,徐公公端著綠頭牌過來了。宣武帝粗粗掃了一眼,抬手翻了玉妃的牌子。

  徐公公倒是不驚訝。這幾個月玉妃勢頭正猛,皇上也多半在她的藏嬌宮。這玉妃雖說出身差了些,可他曉得,皇上寵愛過的一些個妃子中,共同點便是出身較低。

  不過這皇妃從來沒有長盛不衰的,玉妃如今再是得寵,日後也是說不準的。趁著這個機會生下皇子,那才算是有了保障。

  晚上宣武帝去了玉妃的藏嬌宮。玉妃生得一張白淨的瓜子小臉,尖尖下巴,盈盈雙目,很是惹人憐愛。剛進宮那會兒,玉妃就性子單純又怯懦,可就這麼被宣武帝捧在了手心中。按理說在這宮裡待了一段時間,再如何單純的小姑娘,也不復從前了。可這玉妃卻不知是真傻還是本性如此,眼神清澈,待宣武帝時就如尋常妻子伺候夫君那般,乖巧溫順,偶爾委屈落淚時,宣武帝也有耐心哄上幾下。

  至少在宣武帝的眼裡,這玉妃比宮裡其他的嬪妃有趣得多。

  今兒這玉妃便聽說宣武帝去了惠妃的長春宮,她進宮的這段日子,倒是沒聽說過惠妃侍寢,在惠妃到底是宣武帝的第一個妃子,在宣武帝還是靜王的時候就已經跟在身邊了,情分到底是不一樣。

  這會兒她上前伺候宣武帝更衣,待看到他腰際沒了她親手繡的荷包時,才微微一滯。可她也是個聰慧的,並未多言。

  宣武帝卻是握住了她的手,道:“今日宮裡來了個小娃兒,生得極是可愛,那性子同你一樣,剛開始膽小如鼠,聊熟了便嬌氣起來了……”

  玉妃耳根子一燙,不滿道:“臣妾哪有如此?”

  宣武帝慡朗得笑了幾聲,說道:“朕是誇你呢。”他眯了眯眼,望著面前這個眼神乾淨清澈的女人,展臂將她擁到了懷裡。

  一想到白日見著的那個小男娃,宣武帝才頭一次有了這種渴望:是時候要個小皇子了。

  ·

  甄寶璐替女兒沐浴,擦拭乾淨後,才一道上了榻。側頭望著身旁女兒乖巧的臉,甄寶璐不由得想起待在齊國公府的兒子了。長福雖是男娃,卻比棠棠嬌氣些,也愛黏著她,何時離過她這位娘親?不曉得他會不會哭,更不曉得他聽不聽話。

  棠棠睜開眼,見娘親還沒睡,也側過小身子,啟唇便問道:“娘親是在想爹爹和弟弟嗎?”

  甄寶璐微笑著看她,往常棠棠不喜歡說話,很少主動和人聊天兒,今日倒是難得。

  為何如此,甄寶璐自然清楚。都說女兒是小棉襖,的確不假,甄寶璐覺著,同是身為女兒的,她比起棠棠卻是差得遠了。

  甄寶璐如實道:“是呀,娘親很想他們。”

  棠棠眨了眨眼,也道:“我也想。”

  這小傢伙,從來不會主動表達自己的感情,總覺得自己身為姐姐,就該護著弟弟,就該在爹娘面前乖巧聽話些。便是有什麼委屈和不開心的事情,也從來不會和別人講。甄寶璐想,這令人心疼性子當真是隨了薛讓。

  母女倆晚上說了悄悄話,過了一陣子,便各自安睡了。瞧著女兒安靜的睡顏,甄寶璐鬆了一口氣,這情況比她預料的好了許多。

  ·

  這一日宣武帝下朝,去了太后那兒請安

  這後宮有兩位太后,一位是先帝皇后,另一位便是昔日的沐貴妃,也就是宣武帝的生母。

  先帝昏庸無道,沉迷美色,沐太后當初能寵冠後宮,自然是有手段的。可那會兒再如何的盛寵,也不過是個貴妃,上頭還有個皇后壓著。先帝再如何的糊塗,對皇后還是有幾分尊重的,不然以沐貴妃的手段,那皇后的位置如何能坐得安穩?

  眼前倒是好了。兒子成了皇帝,這沐太后想如何便如何,甚至連面首之類的,也招攬了不少。

  宣武帝曉得自己這母后早些前也是受了不少委屈的,能將他平安養大,更是不知花費了多少心血,對於這類事情,自然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若是有大臣敢非議,他更是二話不說便解決了。如此一來,那些個大臣也跟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心裡卻是對著宣武帝更加的失望。

  沐太后見宣武帝來,才說起了那甄寶璐母子倆的事兒:“……將甄氏母子接到宮裡,究竟是何目的,還望皇兒不要忘了。”

  宣武帝心下明白,他這母后大抵是聽說了宮裡的一些事兒,便笑笑道:“薛讓那兒子,的確是聰慧可愛,朕挺喜歡的。不過——母后放心,兒子自有分寸。等過些日子,這甄氏母子要如何處置,朕不會眨一下眼睛。”

  沐太后笑笑,道:“既是如此,那母后便放心了。不過皇兒,你年紀也不小了,是時候要個皇子了。”

  宣武帝道:“朕今日來,也是想同母妃商量此事。朕打算,讓玉妃停藥。”

  宣武帝登基也有幾年了,後宮的嬪妃沒有三千也有八百。他年輕氣盛,當了皇帝之後,在男女之事上也隨了先帝,甚是熱衷。這麼一來,那不可能沒有皇子公主。可除卻早前懷過一次皇嗣的惠妃甄寶璋,其餘的嬪妃肚子沒有半點動靜。這種事情,總是有些蹊蹺。卻不知是宣武帝自己動的手腳,那些個嬪妃們,侍寢之後雖然沒有喝避子湯,可平日裡的飲食內,都放入了少量避孕的藥物。

  那甄寶璋,只不過是宣武帝為了堵住文武百官的口,免得都猜測是他的身體有問題,懷上之後,便又使了法子落了,這麼一來,自然說明並不是他的問題。

  皇家子嗣繁多並不是好事兒,宣武帝深諳此道。所以這皇子要從誰的肚子裡出來,宣武帝也有一番自己的考量。

  沐太后微微一怔,雖說宣武帝玉妃不是一日兩日了,可先前也不是沒有這般盛寵的妃子,沒有哪個能讓宣武帝動這個念頭。要玉妃停藥,足以說明宣武帝對玉妃的寵愛不一般。

  沐太后想著那玉妃,出身低微,性子又怯懦,偏生他這兒子當成寶,如今又要……沐太后心裡是不喜的,可她的確想要抱孫兒,至於這玉妃,只要能生下皇子,她也是可以考慮接納她的。

  如此,沐太后便欣然道:“也好,這玉妃沒有娘家,這也省了好些麻煩事兒。”這麼一想,沐太后對玉妃又滿意了幾分。

  宣武帝曉得沐太后心下有些不願,可他也是頭一回這麼渴望要個兒子。

  他的兒子,定然會比薛讓的兒子出色。

  念著皇子,沐太后心裡舒坦了幾分,眉眼也染著淺淺的笑意,問宣武帝道:“薛讓那邊可有動靜?”

  宣武帝敬重沐太后這個母后,從來都是知無不言的,說道:“他素來寵妻如命,何況還有個兒子,自然是十萬火急的趕來皇城了。”

  沐太后道:“那便好。”頓了頓,想打了什麼,登時斂了笑意,冰著一張臉。

  沐太后想起前不久那位了有大師的預言,說是紫微星黯淡無光,有帝星隕落之象。這等大逆不道的話,沐太后自然是不信的。可她又想到頭一次看到薛讓時,就產生的那種不安感,自然忍不住聯想到薛讓那邊去了。她這兒子能順利登基,薛讓也是出了不少力的,如今雖然去了桐州,可只要人還在,保不准不出什麼亂子。畢竟在沐太后的眼裡,那薛讓並不是個安生的主兒。

  到底是皇位要緊,容不得一絲差錯。

  事後沐太后便將此事告訴宣武帝,宣武帝不過笑笑,而後同沐太后說了早些年發生的事兒:“……那回朕同薛讓初識,頗為欣賞。有一回一道去了靈峰寺,那了無大師便說朕有九世帝王命,那會兒朕自然深信不疑……之後想想,了無大師那番話分明是衝著薛讓說的。”

  兩位大師是同門師兄弟,那了無大師,早在四年前便去世。那會兒正是宣武帝回憶起來,頭一次察覺到異常,這才命人解決了這位大師。

  這話一落,沐太后自然是震驚。想著前幾年宣武帝將薛讓這個立有赫赫軍功的將軍貶去桐州,原來是因為這個。這麼說來,此舉對薛讓還算是仁慈了。不過事到如今,沐太后是絕對不允許再留著這薛讓了。

  剛好,宣武帝也產生了這個念頭。

  宣武帝起身,看著沐太后,一字一句道:“母后放心,朕這皇位,會一直安安穩穩的坐下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