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六娘子見蕭姨奶奶說這番話的時候雖表情無波,但指尖微顫,像是極力的在隱忍著情緒一樣,不禁心一軟,抿嘴道,“娘,不如我去問問侯爺,看能不能帶著您一起去一趟,我想英娘也一定很想見見您。”

  蕭姨奶奶聞言,徑直的搖頭道,“不妥不妥,我是什麼身份,她是什麼身份,沒得我這個老婆子橫衝直撞的跟著你進宮的。你是煜寧侯夫人,又是她嫡親的四嫂,你進宮去瞧瞧她,我放心的。”

  六娘子心裡一酸,強顏歡笑得逗著蕭姨奶奶道,“得了,娘既然這麼相信我,我便進宮好好的去瞧瞧英娘,回頭最好是連她多了少了幾根頭髮,都和娘交代清楚了。”

  聽著六娘子難得的貧嘴,蕭姨奶奶溫婉的笑了笑,然後輕輕的拉過了六娘子的手道,“不管怎麼樣,你一定要和她說,萬事小心小心,再小心。”

  六娘子重重的點了點頭,承諾道,“您放心,您這句話我一定帶到。”

  轉眼便到了中元節,七月是小秋作物成熟之際,講究孝道的大周人例要向先祖報告,並且請老祖宗嘗新,所以七月例行祭祀祖先,中元節的排場自然擺的更大些。

  當天,由沈老夫人帶著,沈家一門在大清早的時候就在府中的小祠堂祭了祖先。不過這之前的準備,卻都是六娘子和周氏兩人聯手操辦的。六娘子負責採買,周氏負責布置,是以眾人到了祠堂的時候,看到的是一堂屋的井然有序。新鮮的散發著香氣的練葉鋪滿了享祀時用的桌面,麻谷巢兒系在桌子腳上,乃告先祖秋成之意,其他的蠟燭香紙一應俱全,各個先祖的排位都擦的纖塵不染,在夏陽的照耀下閃著木質本身沉綿的光澤。

  說起來,六娘子是第一次置辦中元節祭祀的事兒,所以跟著周氏,她也算是偷師了幾下。不過周氏大方泰然,知六娘子是新手,倒是很有耐心,左右一天認真的教著,最後還是六娘子不好意思了,在傍晚的時候,往周氏那裡送了兩大袋她從濮家莊帶回的新米。

  到了晚上,一家人在膳廳一起用了晚膳後便各自早早的散去了,隨後,六娘子吩咐各處,今日府邸戌時三刻就落鎖,並從中饋的帳面上支了五兩銀子,分給了五處看門的婆子,也算是犒勞她們中元節前後的辛苦勞作了。

  第二天一早,六娘子剛和幾個媽媽聊完瑣事,妙琴便來報說,“夫人,大夫人來了。”

  六娘子聞言忙道,“請她進來。”隨即便辭了媽媽們去了東稍間。

  周氏進來的時候見六娘子正在吩咐丫鬟泡茶,便笑著道,“四弟妹別忙,我不過來送些葡萄,坐一坐就走。”說著便沖和她隨行的丫鬟使了個眼色,小丫鬟連忙提著果籃上了前,恭恭敬敬的擺在了圓桌上。

  周氏隨即道,“你大哥前兩日去會了朋友,回來的時候買的。我瞧著特別新鮮,就放進了冰窖,給四弟妹嘗個鮮。”

  “大嫂太可氣了。”六娘子笑著讓尋音收了東西,然後拉著周氏落了座道,“說起來若不是昨兒大嫂明著暗著幫襯,中元節這些瑣事,只怕我肯定是要出洋相的。”

  “你啊,太自謙了,雖說是第一次置辦,可前後都是細心謹慎的,又怎麼會出洋相。”周氏笑六娘子太過小心翼翼,不過只眨眼的功夫,她卻微微的嘆起了氣來。

  “大嫂,怎麼了?”六娘子看周氏隱忍不語的樣子,不免就問了一句。

  周氏看了她一眼,猶豫了片刻道,“我覺和弟妹投緣,也知弟妹是個性子磊落堪比男兒大氣的,有一事,其實我一個人琢磨了很久,總也找不到合適的人同我參詳參詳,便覺得煩悶的緊。”

  “什麼事兒?”平時的周氏都是笑聲不斷的,臉上幾乎看不見什麼悶結不化的神情,是以她這樣一說,六娘子便自然的擔心了起來。

  周氏眼眸一閃,嘆氣道,“是你大哥,我……也不、不知該不該讓你大哥謀個外放的官職?”

  “啊?”六娘子一愣,驚訝的張了嘴。

  說起來沈家大爺沈聿齊如今在國子監謀了個閒職,可謂是兩袖清風只讀詩情。小院的日子過的說不上好也說不上壞,平平的猶如一汪凝而不動的泉,說的好聽是閒情風雅,說的不好聽一些便是碌碌無為。

  妻嫌夫無為,這樣的事兒倒也比比皆是,可周氏來同她說,不免有些畫蛇添足了。六娘子一思忖,為難的開口道,“大嫂,這事兒……只怕我也是無能為力替大嫂周全的啊。”

  周氏忙擺手道,“那是那是,哪兒是要讓你幫我們周全啊,只是想讓你和我一起想想這法子可行不?”

  六娘子聞言微微舒了一口氣道,“按著我說,大哥文采頗盛,精於求學,若是能有外放的機會,總是會比在國子監熬日子要更快些。”

  “你瞧你瞧,你也這麼覺得是不是?”周氏一聽,仿佛是遇到了久違的知音一般,連連的拍了兩下桌子激昂的說道,“長房、三房的事兒你也是看在眼裡的,長房那兒二弟管家,三弟忙生計,長房素來自給自足的,我瞧著分家也是遲早的事兒。”

  “啊?”六娘子又吃驚了,“大叔他們要分家麼?”

  周氏正色道,“長房那裡應該是有這個意思的,你想,這個家雖姓沈,但畢竟是煜寧侯府,大叔那麼好面子的一個人,能住到今天也算不易。大哥和二哥又沒有走仕途的念想,要讓侯爺仰仗的地方不多,其實不瞞你說,當時在涼都的時候大叔就想和四叔一樣分家了,不過那時大叔總是想著要憋一口氣先回宣城再說的,是以才拖到了今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