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
養在深閨中的弱質嬌女終於也長成了風姿綽約的美婦人。
兩人在前鳴鑼開道,四名親兵緊隨其後,護著一頂八抬大轎,兩個身著水藍羅裙的綺齡丫環,手中捧著方巾香扇等物分侍左右。路人見了這等陣仗,知道又是哪家官夫人出遊,紛紛迴避,生怕衝撞了官威。
行到林家客棧前,轎子落地,兩名小丫環上前打開轎簾,扶出個雲鬃花顏的美人來。在路人驚訝艷羨嫉妒的目光中,三個人裊裊婷婷地邁進了客棧的門,幾個夥計跑上來要招呼,那美人理也不理,直接向後面走去了,夥計想攔又不敢。
穿過廳堂,到了後進一個小小院落前,美人吩咐道:「你們兩個,在外面候著。」
「是,夫人!」兩個小丫環微微彎腰,低眉順眼地退後幾步。
繞過照壁,寬敞的院落被一條鵝卵石小徑分成兩半。左面,開闢為練武場,地面用滾石夯實,平整如鏡,四下里立著兵器架子,刀槍劍戟,斧樾勾叉,森寒奪目。右面,卻是一灣清淺水塘。
美人手帕掩口,細細地咳了兩聲,突然放開嗓子喊道:「姓林的,我來了。」
「堂堂二品誥命夫人,這樣大呼小叫成何體統?」
美人冷笑著,推開門走了進去,「你也知道體統,當年你把我像顆皮球一樣扔來扔去時怎麼想不到?」
「事急從權。」桌後人冷冷拋過來四個字,整張臉隱藏在昏暗裡,雙目炯炯,仿佛一頭豹,警覺靈活地潛伏著,伺機而動,「還是說,你寧願被亂刀分屍?」
美人氣噎,牙根發癢,偏這個人皮粗肉厚,拿話刺他兩下,他也是不痛不癢。無可奈何之下,擇了張椅子坐了,大度地說:「算了,我來也不是和你鬥嘴的。」
林文倫看著她蹺起的二郎腿,皺眉道:「是不是女孩子一成親,馬上就變得不知羞澀為何物?坐得像個男人,你那個平西王的丈夫呢?」
「他啊,」美人像趕蚊子一樣揮揮手,「又和朋友出巡了,說什麼治軍,我看是花天酒地才是真的。」
林文倫做不得聲,夫妻間的事,他這個閒人插不上嘴,也無意如此。只是心下總有些惋惜,當年的宜蘭,頗有幾分江湖兒女的豪氣,最嚮往的就是有朝一日能飛出這個金絲籠,飲酒仗劍江湖行,每次一提起這個來就興致高昂,無限嚮往。可到後來到底掙不過,被丁家半賣半送地嫁入平西王府。成親一年半,兩人不過是認得出彼此的臉,名副其實的相敬如賓,官宦人家的夫妻,這一生也大抵就是如此了。
反倒是宜蘭,明白林文倫在想什麼,嗤笑道:「你別一副死人臉,我都不難過你難過個什麼勁。現在不也挺好,沒事時辦個詩社,約一班人聽聽戲,比比誰的首飾多誰的漂亮。我今天來是想問你有沒有十三哥的消息?你可別說沒有,我好不容易出來一次。」
「有。」林文倫微笑,遞過一張紙,頗有幾分與有榮焉,「大眼睛的名頭這兩年是越來越響了,人人都稱讚丁十三醫術神乎其技,為人謙和,傾心結納的人前仆後繼。」
宜蘭翻來覆去地看了幾遍,似乎得到了某種滿足,「誰會不喜歡十三哥,有本事又和氣。如果我到江湖上去,不知道會怎麼樣?」
「你?」林文倫像是聽到了天大的笑話,笑得上氣不接下氣,「憑你三腳貓的功夫闖蕩江湖,不到兩天就被人打回來了。」
宜蘭啐了一口,也忍不住笑了,「對了林大哥,你說,十三哥他什麼時候會回京城?」
「不知道,」林文倫支頤思慮,「他說要我給他時間,我給了時間,可這個時間是多久,卻不是我能做得主的。」
兩人相對無言,思緒萬千,心頭浮起各式各樣的影子,微笑的少言、悲傷的的少言、英氣勃發的的少言、精明幹練的的少言,不約而同嘆口氣,既是無奈,也是思念。
「也真難為你,」宜蘭注視著林文倫,語氣中有幾分不易察覺的悲憫,「這兩年為他處處打點,怕他難過,怕他冷怕他餓,怕他急著趕路夜宿荒野,怕他被人覬覦。替他除去敵人,還不敢讓他知道。」
林文倫聽了她的話,「情之所鍾,身不由己」這八個字險些便要出口,想想又覺得說這些有點肉麻,便微笑著轉移了話題。
杭州城內
收起銀針,移除艾蒿,少言對立在床邊的中年人道:「我已用曲針打通了老夫人的經脈,休養幾天便無大礙,注意忌口。還有,暴傷脾郁傷肝,這些要特別小心,切勿大喜大悲。」
中年人連連應是,叫來家丁,「快帶丁公子到客房好好休息,不得怠慢。」
少言先一步制止了他,「李老爺不必,我慣於清靜,因此寄宿於城東鐵檻寺,離此不過半個時辰的腳程。李老爺這番美意恕丁某無法領受。」
旁邊一個二十來歲的年青人雙眉一豎,喝道:「讓你住李家是看得起你,讓你隨時候著,別不識抬舉。」李老爺也是面帶不豫之色。
世家子弟,難免傲氣凌人,少言也不以為意,依然一派平和,「不敢,李老爺是前輩,在下豈有不敬之心。只是丁某不善應對,這才離群索居。況且,隨身所帶各種藥材器具尚留在寺內,還請恕罪。」
李老爺見實在勉強不得,只得將少言送了出去,「丁公子,三日後,請再來府上一趟為家母複診。」
「應當的。」
李家是地方大族,錢多地多,難免有倚勢凌人之時,雖無大惡,到底也算不上積善之家,少言不願居住於此。向李老爺抱拳告辭,揚長而去。
前腳回到鐵檻寺,後腳就有李家的人流水般送來謝禮,綾羅綢緞各色美食,堆了半屋子,另附五百兩診金。少言拈起來大致看了幾眼,微微一笑。其實李母的病不過是從年輕一點暗傷上來的,只要有略懂功夫的大夫,兩三付藥、幾次針灸下去也就痊癒了,虧得李家巴巴地把他從嶺南請回來。不過也難怪,富豪人家,總是嬌貴一點,自己卻是被盛名所累,千里奔波一場勞碌。留下五十兩放入行囊,出門喚了兩個腳夫,將另外的診金及謝禮送到城中濟慈堂去了。
辦完這一切,又與寺中的住持相談半晌,打了幾次機鋒,這才回到房中。淨了面,和衣躺在床上,一時睡不著,索性又起了身,坐在窗下盯外面兩棵松柏出神。
這兩年來,東觀日出,西登華山,南眺黃河,北踏大漠,整個神州大地被他遊了十之八九。
可無論走到哪裡,一顆心卻總是不能平靜,有些東西一直梗在胸口,再優美的風景,在眼裡都帶了一點遺憾。是什麼,他隱隱知道,卻不願去細想。午夜夢回,其實不只是文人筆下的形容,那種滋味真的是嘗怕了。
雖然已經決定忘記,可是也明白「忘記」兩個字說起來不過是上下嘴唇輕輕一碰,真要做到卻是千難萬難。或許,如果能輕易就能忘記,只是因為還不夠深。
忽忽過去三數日,李母的病已經好了十分之九。少言閒來無事,便在杭州城內各處遊玩。一年前他也曾在這裡駐足半月,見識過南屏晚鐘、曲院風荷。如今故地重遊,見景色依舊,遊人卻已不同,倒有幾分「年年歲歲花相似」的感嘆。
清晨,正是做早課的時光,鐵檻寺內,梵唄之聲隱隱交作,不時傳來幾聲疏鍾,數響清磐,越顯清幽,佛地莊嚴,令人意遠。
少言盤腿坐於蒲團之上,閉目凝思,物我兩忘。
待做早課的僧人散去後,少言立起身來,走到住持身前施了一禮,眉宇間十分苦澀,低聲問道:「十丈紅塵,大師可曾真的超脫?」
住持緩緩睜開眼睛,蒼老的面容上一片慈和,反問道:「何謂超脫?」
少言語塞,想了想又問:「如何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還望大師指點迷津。」
住持謂嘆道:「丁施主,老納與你相交半月,交淺言深幾句,你想找的,不在這裡,不在佛門。」少言口中喃喃地說道:「那要如何?」
「向來時。」
少言一震。
收拾了包裹,步出寺門,心中一陣迷惘,他該向何處去,天下已經走遍,難道就這樣再走一遍?忽然三下幽幽的笛聲傳入耳中,少言又驚又喜,向林中喊道:「霍兄,好久不見!」
林中傳來一聲朗笑,「不錯,好久不見。」隨著話音,從林中步出一個人來,劍眉入鬃,月白長衫手持橫笛,神采飛揚瀟灑出塵,正是霍浮香。
霍浮香走到少言面前,兩根其白如玉的手指從寬袍大袖中伸出來,輕輕點在他的眉心,撫平那個「川」字形,悄聲問道:「何憂之深耶?」
手指貼於肌膚,一股涼意直泌心底,少言退後一步,目光游移,強笑道:「霍兄的明玉功精進不少。」
霍浮香見他對自己始終有抗拒之意,便笑笑收手,裝作不以為意,「前些日子聽朋友提起,說江湖出了個年紀極輕的神醫,神秘低調,很少與人結交。心下還揣測也許是你,左右無事便前來看看。沒想到,這一趟真是沒白跑。」嘴裡刻意說得雲淡風輕,但初聽消息,只覺和少言有幾分相像,便心潮翻湧迫不及待地趕來以求確認。而明明早已確認,卻仍整整躇躊了兩天,待他要離去才現身相見,這其間種種心情曲折萬千滋味,卻是只有自家知了。
兩人在前鳴鑼開道,四名親兵緊隨其後,護著一頂八抬大轎,兩個身著水藍羅裙的綺齡丫環,手中捧著方巾香扇等物分侍左右。路人見了這等陣仗,知道又是哪家官夫人出遊,紛紛迴避,生怕衝撞了官威。
行到林家客棧前,轎子落地,兩名小丫環上前打開轎簾,扶出個雲鬃花顏的美人來。在路人驚訝艷羨嫉妒的目光中,三個人裊裊婷婷地邁進了客棧的門,幾個夥計跑上來要招呼,那美人理也不理,直接向後面走去了,夥計想攔又不敢。
穿過廳堂,到了後進一個小小院落前,美人吩咐道:「你們兩個,在外面候著。」
「是,夫人!」兩個小丫環微微彎腰,低眉順眼地退後幾步。
繞過照壁,寬敞的院落被一條鵝卵石小徑分成兩半。左面,開闢為練武場,地面用滾石夯實,平整如鏡,四下里立著兵器架子,刀槍劍戟,斧樾勾叉,森寒奪目。右面,卻是一灣清淺水塘。
美人手帕掩口,細細地咳了兩聲,突然放開嗓子喊道:「姓林的,我來了。」
「堂堂二品誥命夫人,這樣大呼小叫成何體統?」
美人冷笑著,推開門走了進去,「你也知道體統,當年你把我像顆皮球一樣扔來扔去時怎麼想不到?」
「事急從權。」桌後人冷冷拋過來四個字,整張臉隱藏在昏暗裡,雙目炯炯,仿佛一頭豹,警覺靈活地潛伏著,伺機而動,「還是說,你寧願被亂刀分屍?」
美人氣噎,牙根發癢,偏這個人皮粗肉厚,拿話刺他兩下,他也是不痛不癢。無可奈何之下,擇了張椅子坐了,大度地說:「算了,我來也不是和你鬥嘴的。」
林文倫看著她蹺起的二郎腿,皺眉道:「是不是女孩子一成親,馬上就變得不知羞澀為何物?坐得像個男人,你那個平西王的丈夫呢?」
「他啊,」美人像趕蚊子一樣揮揮手,「又和朋友出巡了,說什麼治軍,我看是花天酒地才是真的。」
林文倫做不得聲,夫妻間的事,他這個閒人插不上嘴,也無意如此。只是心下總有些惋惜,當年的宜蘭,頗有幾分江湖兒女的豪氣,最嚮往的就是有朝一日能飛出這個金絲籠,飲酒仗劍江湖行,每次一提起這個來就興致高昂,無限嚮往。可到後來到底掙不過,被丁家半賣半送地嫁入平西王府。成親一年半,兩人不過是認得出彼此的臉,名副其實的相敬如賓,官宦人家的夫妻,這一生也大抵就是如此了。
反倒是宜蘭,明白林文倫在想什麼,嗤笑道:「你別一副死人臉,我都不難過你難過個什麼勁。現在不也挺好,沒事時辦個詩社,約一班人聽聽戲,比比誰的首飾多誰的漂亮。我今天來是想問你有沒有十三哥的消息?你可別說沒有,我好不容易出來一次。」
「有。」林文倫微笑,遞過一張紙,頗有幾分與有榮焉,「大眼睛的名頭這兩年是越來越響了,人人都稱讚丁十三醫術神乎其技,為人謙和,傾心結納的人前仆後繼。」
宜蘭翻來覆去地看了幾遍,似乎得到了某種滿足,「誰會不喜歡十三哥,有本事又和氣。如果我到江湖上去,不知道會怎麼樣?」
「你?」林文倫像是聽到了天大的笑話,笑得上氣不接下氣,「憑你三腳貓的功夫闖蕩江湖,不到兩天就被人打回來了。」
宜蘭啐了一口,也忍不住笑了,「對了林大哥,你說,十三哥他什麼時候會回京城?」
「不知道,」林文倫支頤思慮,「他說要我給他時間,我給了時間,可這個時間是多久,卻不是我能做得主的。」
兩人相對無言,思緒萬千,心頭浮起各式各樣的影子,微笑的少言、悲傷的的少言、英氣勃發的的少言、精明幹練的的少言,不約而同嘆口氣,既是無奈,也是思念。
「也真難為你,」宜蘭注視著林文倫,語氣中有幾分不易察覺的悲憫,「這兩年為他處處打點,怕他難過,怕他冷怕他餓,怕他急著趕路夜宿荒野,怕他被人覬覦。替他除去敵人,還不敢讓他知道。」
林文倫聽了她的話,「情之所鍾,身不由己」這八個字險些便要出口,想想又覺得說這些有點肉麻,便微笑著轉移了話題。
杭州城內
收起銀針,移除艾蒿,少言對立在床邊的中年人道:「我已用曲針打通了老夫人的經脈,休養幾天便無大礙,注意忌口。還有,暴傷脾郁傷肝,這些要特別小心,切勿大喜大悲。」
中年人連連應是,叫來家丁,「快帶丁公子到客房好好休息,不得怠慢。」
少言先一步制止了他,「李老爺不必,我慣於清靜,因此寄宿於城東鐵檻寺,離此不過半個時辰的腳程。李老爺這番美意恕丁某無法領受。」
旁邊一個二十來歲的年青人雙眉一豎,喝道:「讓你住李家是看得起你,讓你隨時候著,別不識抬舉。」李老爺也是面帶不豫之色。
世家子弟,難免傲氣凌人,少言也不以為意,依然一派平和,「不敢,李老爺是前輩,在下豈有不敬之心。只是丁某不善應對,這才離群索居。況且,隨身所帶各種藥材器具尚留在寺內,還請恕罪。」
李老爺見實在勉強不得,只得將少言送了出去,「丁公子,三日後,請再來府上一趟為家母複診。」
「應當的。」
李家是地方大族,錢多地多,難免有倚勢凌人之時,雖無大惡,到底也算不上積善之家,少言不願居住於此。向李老爺抱拳告辭,揚長而去。
前腳回到鐵檻寺,後腳就有李家的人流水般送來謝禮,綾羅綢緞各色美食,堆了半屋子,另附五百兩診金。少言拈起來大致看了幾眼,微微一笑。其實李母的病不過是從年輕一點暗傷上來的,只要有略懂功夫的大夫,兩三付藥、幾次針灸下去也就痊癒了,虧得李家巴巴地把他從嶺南請回來。不過也難怪,富豪人家,總是嬌貴一點,自己卻是被盛名所累,千里奔波一場勞碌。留下五十兩放入行囊,出門喚了兩個腳夫,將另外的診金及謝禮送到城中濟慈堂去了。
辦完這一切,又與寺中的住持相談半晌,打了幾次機鋒,這才回到房中。淨了面,和衣躺在床上,一時睡不著,索性又起了身,坐在窗下盯外面兩棵松柏出神。
這兩年來,東觀日出,西登華山,南眺黃河,北踏大漠,整個神州大地被他遊了十之八九。
可無論走到哪裡,一顆心卻總是不能平靜,有些東西一直梗在胸口,再優美的風景,在眼裡都帶了一點遺憾。是什麼,他隱隱知道,卻不願去細想。午夜夢回,其實不只是文人筆下的形容,那種滋味真的是嘗怕了。
雖然已經決定忘記,可是也明白「忘記」兩個字說起來不過是上下嘴唇輕輕一碰,真要做到卻是千難萬難。或許,如果能輕易就能忘記,只是因為還不夠深。
忽忽過去三數日,李母的病已經好了十分之九。少言閒來無事,便在杭州城內各處遊玩。一年前他也曾在這裡駐足半月,見識過南屏晚鐘、曲院風荷。如今故地重遊,見景色依舊,遊人卻已不同,倒有幾分「年年歲歲花相似」的感嘆。
清晨,正是做早課的時光,鐵檻寺內,梵唄之聲隱隱交作,不時傳來幾聲疏鍾,數響清磐,越顯清幽,佛地莊嚴,令人意遠。
少言盤腿坐於蒲團之上,閉目凝思,物我兩忘。
待做早課的僧人散去後,少言立起身來,走到住持身前施了一禮,眉宇間十分苦澀,低聲問道:「十丈紅塵,大師可曾真的超脫?」
住持緩緩睜開眼睛,蒼老的面容上一片慈和,反問道:「何謂超脫?」
少言語塞,想了想又問:「如何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還望大師指點迷津。」
住持謂嘆道:「丁施主,老納與你相交半月,交淺言深幾句,你想找的,不在這裡,不在佛門。」少言口中喃喃地說道:「那要如何?」
「向來時。」
少言一震。
收拾了包裹,步出寺門,心中一陣迷惘,他該向何處去,天下已經走遍,難道就這樣再走一遍?忽然三下幽幽的笛聲傳入耳中,少言又驚又喜,向林中喊道:「霍兄,好久不見!」
林中傳來一聲朗笑,「不錯,好久不見。」隨著話音,從林中步出一個人來,劍眉入鬃,月白長衫手持橫笛,神采飛揚瀟灑出塵,正是霍浮香。
霍浮香走到少言面前,兩根其白如玉的手指從寬袍大袖中伸出來,輕輕點在他的眉心,撫平那個「川」字形,悄聲問道:「何憂之深耶?」
手指貼於肌膚,一股涼意直泌心底,少言退後一步,目光游移,強笑道:「霍兄的明玉功精進不少。」
霍浮香見他對自己始終有抗拒之意,便笑笑收手,裝作不以為意,「前些日子聽朋友提起,說江湖出了個年紀極輕的神醫,神秘低調,很少與人結交。心下還揣測也許是你,左右無事便前來看看。沒想到,這一趟真是沒白跑。」嘴裡刻意說得雲淡風輕,但初聽消息,只覺和少言有幾分相像,便心潮翻湧迫不及待地趕來以求確認。而明明早已確認,卻仍整整躇躊了兩天,待他要離去才現身相見,這其間種種心情曲折萬千滋味,卻是只有自家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