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頁
馮好呆了片刻,接道:「確實可惜。」
龍誕香青煙裊裊,初春乍暖還寒,朱鸞殿被上好的銀碳烘得十分暖和。須臾,英長泣悠悠然道:「馮好,幫我傳兩個人?」
馮好躬身道是,又問是誰。
英長泣道:「李辰檐,霍老賊。」
年前宮中大宴,英長泣讓他一晚上記下少將軍四百二十五個眼神一事,著實給馮好這一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宴會後,李辰檐隨丞相一家子匆匆離去,英長泣亦是差他跟去。
平良少將軍以年少持重著稱,然而那一天,馮好親眼看見這個高深莫測的男子當眾攔下霍丞相的馬車,淡淡神色掩蓋不住激動和惶恐,他只說了四個字:「我要提親。」
李辰檐與霍淵同時被傳召,馮好以為是尚揚帝善心大發,想在平良少將軍走前送一份厚禮,把名動京城的霍三小姐指婚給他。
馮好錯了,事後他知道,這種撈不著好處的善事,落昌尚揚帝不會也不可能做。
所以當英長泣又懶懶加一句「讓他們一前一後來」時,馮好頓悟,恐怕尚揚帝這一輩子,只會使壞。
李辰檐來見英長泣時,已經換了一件素色長衫,以示去意已決。
英長泣著人為他斟了口酒,親切如兄長般與他對飲了,問:「知道梁脩貞元的陰謀了?」
李辰檐一怔,斂眉道:「我不與陛下爭這江山。」
英長泣道:「你若是要爭,我也隨你。」
若說後來的李辰檐能與英長泣爭鋒相對兩兩相鬥,這年的少將軍卻只是年不及弱冠的少年,遠不如英長泣老謀深算。於是當英長泣說無所謂自己與他爭江山時,李少將軍亦是十分的困惑。
英長泣將酒杯往空盤裡一放,背身踱了幾步。蟠龍翔天的鑲金台階上,他忽然迴轉過身來:「我篡位時,雖失了半壁江山給你爹,但是卻未耗費一兵一卒,未傷及百姓。」
「梁脩貞元為的是瑛朝。可是瑛朝是什麼,一個莫須有的國號罷了。」
英長泣的言辭中有些不可一世的傲然,他當得起這樣的傲然。
李辰檐斂色道:「我不想爭這天下,不過是因為江山易主,花落誰家,都與我無干。」
「是,與你無干。」英長泣道,「只是男子生來應有擔當。」
「擔當不同,有人的擔當是入仕平天下,有人的擔當是出征保家衛國,有人的擔當是為養家餬口。」李辰檐道,「而我的擔當,是放棄。」
「放棄什麼?」英長泣挑眉,「只因為你身俱兩國皇脈,所以放棄原有的,可能引起爭端的身份?與你的母妃離開烏冕城,來我落昌過活;如今你師父意欲用你的身份,立你為帝,重建瑛朝,於是你要放棄好不容易得來的順風順水的仕途?你以為這樣,就可以避免爭端?」
李辰檐凝目望著輝煌的朱鸞殿,鑲金台階上是鎏金寶座,後面的漢白玉屏風清素而莊嚴,皇權亦是這樣,太奪目的東西,讓人乍眼一看便油然生出敬畏之感,「是。敬,而遠之。」
英長泣笑道:「可你即便掛冠而歸,就是隱去深山老林,梁脩和廖通二人就不會起兵謀反了麼?」
李辰檐淡淡回說,「起碼與我無關。」
「這才是你的擔當。」英長泣忽然冷聲叱道。
「你的確是身系天下,生俱兩國皇脈之人。但你若為這天下蒼生著想,便阻止這場戰事。否則有一天你為王,要一個支離破碎,血流漂杵的江山,又有何用?」
神州大地千百年間,從最早的古越國,到後來的瑛朝,直至今天的落昌,間或有太多征戰,無數小國崛起,不乏宦官弄權者,而這些弄權的宦官,到最後都沒有好下場。
馮好的權利,足可以讓他做一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然而他沒有,他記得早年入仕,只因一顆棗樹。
一隻麻雀,可以因為一顆青棗,飛上枝頭變鳳凰。所以沉浮太容易,而福氣更是有限的,若揮霍享樂,那麼潦倒淒涼就是必然的結果。所以馮好一生謹言慎行,他自以為懂得細水長流之人,才能真正福澤延年。
這天,英長泣與李辰檐說話到了一半,便摒退了左右,只留馮好一人在朱鸞殿內。他緘默不語時,一直默默觀察著這個少年。本來寬闊的肩膀在出殿時,驀地有些蕭索。馮好想,原來這個世界上,有一小撮的人,承擔要比別人多一些,亦是要隱忍一些,始終想要平靜下來,求的也不過是細水長流的幸福,然而總是得不到。
這只是一小撮的人,強大,但是讓人十分心疼。
馮好想,少將軍是個強者亦是個好人,善人天佑。然後馮好的目光又落在英長泣身上,狡猾狐狸的嘴角又牽起一抹笑。不過即使是一抹笑,也透出幾分疲憊。
馮好又想了,大概,仿佛,也許尚揚帝與少將軍,同屬一類人。
8
英長泣在傳喚霍淵純屬惡趣味,他先是將自己東西苑妃嬪的沉杳瑣事與霍丞相閒談一番,然後悠悠然道:「霍家小姐深秋及笄了吧?朕意欲納她為妃。」
此言一出,馮好不解地看著英長泣。半睡半醒霍淵如同被一盆涼水澆身,立即跪地道:「臣誠惶誠恐誠惶誠恐。」
英長泣笑了笑:「霍愛卿大可不必,若說這臣子之女,朕還就看得上你家小茴兒。」
霍淵腦袋嗡嗡作響,立即悉數霍小茴的罪惡,比如什麼放狗咬相士,牽繩絆神婆,說到最後,滿口是「罪女霍小茴」,「罪狗毛球」,「罪不可恕」,「罪惡滔天」,「罪罪罪罪啊」。
龍誕香青煙裊裊,初春乍暖還寒,朱鸞殿被上好的銀碳烘得十分暖和。須臾,英長泣悠悠然道:「馮好,幫我傳兩個人?」
馮好躬身道是,又問是誰。
英長泣道:「李辰檐,霍老賊。」
年前宮中大宴,英長泣讓他一晚上記下少將軍四百二十五個眼神一事,著實給馮好這一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宴會後,李辰檐隨丞相一家子匆匆離去,英長泣亦是差他跟去。
平良少將軍以年少持重著稱,然而那一天,馮好親眼看見這個高深莫測的男子當眾攔下霍丞相的馬車,淡淡神色掩蓋不住激動和惶恐,他只說了四個字:「我要提親。」
李辰檐與霍淵同時被傳召,馮好以為是尚揚帝善心大發,想在平良少將軍走前送一份厚禮,把名動京城的霍三小姐指婚給他。
馮好錯了,事後他知道,這種撈不著好處的善事,落昌尚揚帝不會也不可能做。
所以當英長泣又懶懶加一句「讓他們一前一後來」時,馮好頓悟,恐怕尚揚帝這一輩子,只會使壞。
李辰檐來見英長泣時,已經換了一件素色長衫,以示去意已決。
英長泣著人為他斟了口酒,親切如兄長般與他對飲了,問:「知道梁脩貞元的陰謀了?」
李辰檐一怔,斂眉道:「我不與陛下爭這江山。」
英長泣道:「你若是要爭,我也隨你。」
若說後來的李辰檐能與英長泣爭鋒相對兩兩相鬥,這年的少將軍卻只是年不及弱冠的少年,遠不如英長泣老謀深算。於是當英長泣說無所謂自己與他爭江山時,李少將軍亦是十分的困惑。
英長泣將酒杯往空盤裡一放,背身踱了幾步。蟠龍翔天的鑲金台階上,他忽然迴轉過身來:「我篡位時,雖失了半壁江山給你爹,但是卻未耗費一兵一卒,未傷及百姓。」
「梁脩貞元為的是瑛朝。可是瑛朝是什麼,一個莫須有的國號罷了。」
英長泣的言辭中有些不可一世的傲然,他當得起這樣的傲然。
李辰檐斂色道:「我不想爭這天下,不過是因為江山易主,花落誰家,都與我無干。」
「是,與你無干。」英長泣道,「只是男子生來應有擔當。」
「擔當不同,有人的擔當是入仕平天下,有人的擔當是出征保家衛國,有人的擔當是為養家餬口。」李辰檐道,「而我的擔當,是放棄。」
「放棄什麼?」英長泣挑眉,「只因為你身俱兩國皇脈,所以放棄原有的,可能引起爭端的身份?與你的母妃離開烏冕城,來我落昌過活;如今你師父意欲用你的身份,立你為帝,重建瑛朝,於是你要放棄好不容易得來的順風順水的仕途?你以為這樣,就可以避免爭端?」
李辰檐凝目望著輝煌的朱鸞殿,鑲金台階上是鎏金寶座,後面的漢白玉屏風清素而莊嚴,皇權亦是這樣,太奪目的東西,讓人乍眼一看便油然生出敬畏之感,「是。敬,而遠之。」
英長泣笑道:「可你即便掛冠而歸,就是隱去深山老林,梁脩和廖通二人就不會起兵謀反了麼?」
李辰檐淡淡回說,「起碼與我無關。」
「這才是你的擔當。」英長泣忽然冷聲叱道。
「你的確是身系天下,生俱兩國皇脈之人。但你若為這天下蒼生著想,便阻止這場戰事。否則有一天你為王,要一個支離破碎,血流漂杵的江山,又有何用?」
神州大地千百年間,從最早的古越國,到後來的瑛朝,直至今天的落昌,間或有太多征戰,無數小國崛起,不乏宦官弄權者,而這些弄權的宦官,到最後都沒有好下場。
馮好的權利,足可以讓他做一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然而他沒有,他記得早年入仕,只因一顆棗樹。
一隻麻雀,可以因為一顆青棗,飛上枝頭變鳳凰。所以沉浮太容易,而福氣更是有限的,若揮霍享樂,那麼潦倒淒涼就是必然的結果。所以馮好一生謹言慎行,他自以為懂得細水長流之人,才能真正福澤延年。
這天,英長泣與李辰檐說話到了一半,便摒退了左右,只留馮好一人在朱鸞殿內。他緘默不語時,一直默默觀察著這個少年。本來寬闊的肩膀在出殿時,驀地有些蕭索。馮好想,原來這個世界上,有一小撮的人,承擔要比別人多一些,亦是要隱忍一些,始終想要平靜下來,求的也不過是細水長流的幸福,然而總是得不到。
這只是一小撮的人,強大,但是讓人十分心疼。
馮好想,少將軍是個強者亦是個好人,善人天佑。然後馮好的目光又落在英長泣身上,狡猾狐狸的嘴角又牽起一抹笑。不過即使是一抹笑,也透出幾分疲憊。
馮好又想了,大概,仿佛,也許尚揚帝與少將軍,同屬一類人。
8
英長泣在傳喚霍淵純屬惡趣味,他先是將自己東西苑妃嬪的沉杳瑣事與霍丞相閒談一番,然後悠悠然道:「霍家小姐深秋及笄了吧?朕意欲納她為妃。」
此言一出,馮好不解地看著英長泣。半睡半醒霍淵如同被一盆涼水澆身,立即跪地道:「臣誠惶誠恐誠惶誠恐。」
英長泣笑了笑:「霍愛卿大可不必,若說這臣子之女,朕還就看得上你家小茴兒。」
霍淵腦袋嗡嗡作響,立即悉數霍小茴的罪惡,比如什麼放狗咬相士,牽繩絆神婆,說到最後,滿口是「罪女霍小茴」,「罪狗毛球」,「罪不可恕」,「罪惡滔天」,「罪罪罪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