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聶冬道:“你不妨換個思路想想:通北疆或許對他沒有好處,但對他的敵人肯定會有壞處,所以他才這麼做。”

  霍文鍾一愣,這……他倒是從未想過。

  235、二三五章 人情

  “也不用太著急了。”聶冬屈指叩擊那封書信, “北地敗了便敗了吧,朝中諸公會想辦法的。”

  霍文鍾一愣,頓時又想通了。是啊, 北地已不是博陵侯帶兵時的北地了,他們遠在博陵, 又能做什麼?博陵侯府雖然有一位列侯, 但早已不站班上朝,按實際來說, 全府官職最大的還是他這個督郵……

  霍文鍾決定繼續專心搞好份內的全郡紀-檢工作, 北地軍情?就像父親說的那樣,敗了便敗了吧,關他們什麼事兒,呵呵。

  天下共五郡分擔了北地的軍費,糧草分批運往北地,中間會路過京城,由太倉象徵性檢查一番便放行。五地的郡守明面上歌功頌德, 私下裡,關係好的早就互通書信了。龐永靖也不例外,能坐到郡守這個位置上的,背後都有各自的家族為助力。龐氏家族不算大,但也是一方清貴, 對族中子弟自然不會不管。事實上,族裡得知龐永靖這又慫又膽小的傢伙坐上了易陽郡的頭把交椅,各個都替他捏了把汗, 族長不顧八十高齡,親自寫信給龐永靖,讓他不用管什麼政績了,在易陽郡平安活著就好,熬過三年,朝中為官的族人活動一下,儘量把他從易陽這個火坑裡撈出來。

  “哎,都是我無能,讓堂爺爺操心了。”龐永靖見族中長老們都親自來易陽郡了,帶著一絲謙虛但又很明顯驕傲的語氣道,“此次六萬石糧食,我已悉數運往京城了,您放心,這事兒聖上都下了聖旨,沒有辦不好的道理。”

  族裡老人聽得一愣一愣地,抖著手道:“你……你……”這傻子怎麼就坐到郡守了?!族裡之前就對他說,這差事直接辦砸,背鍋的都是現成的,直接推到博陵侯身上,而他也可以因失職從易陽郡郡守上撤下來,逃離這個火坑啊!你辦差那麼積極作甚!

  龐永靖哪裡不知族裡的打算,可郡守乃是封疆大吏啊!而且郡守與郡守也不一樣,像易陽這樣繁榮重要的郡,他捨不得讓出去啊。只好安慰長老們道:“我來這易陽也有數月了,那博陵侯只是脾氣暴躁了些,但大規矩是沒出錯的。您老人家也不要總用老眼光去看他啊,他府里既然出了一個王妃,想來總體規矩還是有的。這次征糧,旁的幾個縣還有推脫,只有博陵,一口應了下來。”

  “博陵侯一口應了?”族裡長老不可置信地問道。

  龐永靖道:“可不是。這事兒我是當著霍文鐘面辦的,從宣旨到提糧,霍文鍾可是一路都跟著。這小輩對我也尊敬,平日裡也沒拿什麼架子。不過在辦差上,的確有些不近人情,會爭幾句,但那也是一心奉公啊。別的不說,這次若不是霍文鍾幫忙,那幾萬石糧食哪有這麼容易征上來。霍文鐘點頭,這背後自然博陵侯也默認了。”

  族裡長老默默縷著鬍鬚,也許……真的是龐氏祖宗顯靈了?這傻貨倒是有些傻福氣!

  “事出反常必有妖,在這裡你還是多留些心!”長老還是不放心族裡這傻貨留在易陽,不由多提點了幾句,“博陵侯是個喜怒無常的性子,許是這次心情好便爽快答應了。”

  龐永靖也是一拍大腿;“我也是這麼想的!可是,堂叔您看,北地戰事膠著,改明兒聖上萬一又下旨來征糧,難道侄子還厚著臉皮去要一次?就像您說的,這次是博陵侯心情好,萬一他心情不好,侄子這條命還要不要了?!那博陵侯可是行伍出身,據說現在還能騎的馬拉得弓,侄子這身板可不是他的對手啊!”

  “瞧你這點出息!”族裡長老默默翻了白眼,“你乃朝廷命官,他還敢對你上刑嗎?最多不過是言語激你罷了。”

  龐永靖臉色為難,就算如此,他也不想上趕著去找罵啊!

  長老嘆道:“族裡已在替你想法子了,不然你以為我這把老骨頭為何要來?”

  龐永靖眼前一亮,殷勤地給自家堂叔遞了茶。

  長老道:“若再有徵糧,朝里應該也不會找你要了。”

  “那會找誰?”龐永靖頗為好奇。

  長老緩緩道:“永安王已上書願意替君分憂,從藩國里出二十萬石糧食,押送至京城。此外池安褚氏,也願意替君分憂,額外繳納五萬石鹽。”

  “這是好事啊!”龐永靖一喜,又有些疑惑,“可邸報里並未提及此事啊!”

  長老道:“這摺子只是送了上去,還未批呢。想來還在小朝會上議上一議。有時候你也動動你那腦子,永安王憑什麼要白白送二十萬糧食?池安褚家向來都是偏安一隅的,怎麼突然也攙和進來了?!”

  龐永靖托腮思考半響,搖搖頭。

  長老嘆道:“你可還記得永安王的郡主嫁給誰了嗎?!”

  “池安褚家!”這種八卦消息龐永靖還是很關注的。

  “褚家分了四支,永安郡主嫁給的乃是褚家老二的兒子。池安如今的郡尉卻是老四,但老二老四乃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

  “等等,堂叔你說的我有點亂。”龐永靖慢慢道,“您的意思是,因為永安王與褚家聯姻了,所以褚家老二老四為了支持永安王,所以與他一同上書,願意替君分擔。”

  長老斜眼瞧了瞧龐永靖:“難道你媳婦兒就沒與你說說每年咱們家與褚家走禮的事兒嗎?”

  龐永靖正要搖頭,頓時一愣,眼睛不由瞪大:“啊!褚家……褚家老二和老四好像不太和睦啊。”

  “恐怕支持永安王的是褚家老二。”

  “褚家老二這一支就敢動五萬石的鹽?我的乖乖,難怪天下人都說池安褚氏是躺在鹽堆里,連吃飯的碗都是鹽做的。”

  長老將茶杯重重擱下,恨鐵不成鋼道:“褚家就算再勢大,這可是五萬石的鹽,不是五千石!我看啊,這褚家老二就是動了褚家公中的鹽,你且看著,這事兒褚家內部肯定有的一鬧!我在囑咐你一聲,褚家老四是博陵侯的姐夫!”

  這次龐永靖的嘴是再也合不上了。

  他突然覺得,自己這趟征糧的差事辦的是不是太漂亮了……

  “堂……堂叔?侄子現在上本辭官還成不?”龐永靖心情複雜,他為什麼要攙和到這麼複雜的關係里來啊!

  長老哼了聲:“咱們龐氏祖宗可都看著您呢,龐郡守!好好替聖上辦差吧!你不是挺得意的嗎?!”

  見龐永靖都要哭了,長老順了會兒氣,好歹這族侄也是族中目前為官里的翹楚,兩千石的封疆大吏,也不是隨隨便便能辭的。

  “永安王那邊你千萬別攙和,若聖上再有旨意來,不管是征糧還是征鹽甚是是征鐵等等,你都要叫窮知道嗎?!”

  龐永靖立刻點頭。

  長老這才放下心:“北地戰事離咱們遠得很,但你的身家性命卻是在易陽,既然這次博陵侯給你了一個面子,你就不能讓面子落地。罷了,這算我龐氏欠他的一個人情。至於怎麼還,你就不用操心了,族裡會安排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