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霍明明道:“北疆缺乏糧草,而且現在他們內部也並不平靜,我們可以誘敵來攻,分而化之。”

  吳王冷哼:“說得輕巧,你以為本王沒想過嗎?”

  此時霍明明從懷中將信拿出:“這是博陵侯特地囑咐我要親手交給您的。”

  吳王狐疑地接過,那信看來寫的頗為用心,密密麻麻的字好幾頁。如果說霍明明是仗著自身底子好和她自己本身在過去訓練過積累的軍事知識,那麼這封信,就是聶冬完全沉浸在博陵侯的記憶與軍事素養中寫出來的一封軍事分析信。

  博陵侯霍南鵬,這個時代真正的北疆問題專家,唯一一位帶領騎兵一路打到北疆王庭的將領!

  吳王先是迅速掃過了這封信,信重內容令他又驚又怕,又趕緊看了第二遍,第三遍……每一遍都有新的所得。

  “霍老弟這是建議我重開與北疆的通商口啊。”吳王眉頭緊蹙,“本王又何曾不想,只是朝中諸公對此反對聲頗大,哎,本王也是被逼無奈。”

  “北疆內部並不統一,許多部族都希望與大陳和談,加之赫鐸部在北疆的所作所為,不少部族已與它生怨,正所謂敵人的敵人便是朋友,您不妨一試。至於朝中諸公……”霍明明不屑道,“他們應該顧忌不到這裡。”

  陳澤不由道:“你繞遠路而來,怕是還不知道,朝中已派了中軍到吳國來督軍。若是此時與北疆和談,必然會引起軒然大波。”

  “來吳國督軍?”這一點的確出乎她所料,霍明明不由問道,“領兵的是哪位將領?”

  “太尉之子,楚博。”

  “他?!”

  陳澤微楞:“聽你語氣,認識?”

  霍明明點頭,口吻也跟著放鬆起來:“如果真是楚博的話,二位大可放心,這位不是不知變通之人,相反,我想他若是來到吳國,肯定也會贊成的。”

  吳王並不想與霍明明過多討論關於朝廷的問題,便道:“好了,你難得來我吳國,又是一路奔波,還是先去歇息吧。”

  霍明明也覺得短短兩個時辰也不可能讓吳王想通,也沒有繼續堅持談下去。

  陳澤帶他走出王殿時,霍明明回望了一眼身後華麗的宮殿,說道:“上次來吳王宮的時候,我還沒來過這裡。您最近可好?”

  陳澤緩緩點頭:“尚可。我猜父王明日就會答應你的請求了。”

  霍明明一臉詫異。

  難得她也會露出這樣的神色,陳澤有些得意,但還是含蓄道:“博陵侯向來對北疆看的很準。”吳王這麼著急地將他們趕出來,就是為了繼續讀那封信。

  那封信霍明明也看過,當時她就驚呆了。她百分百確定,那不是聶冬能夠寫出來的。為了寫那封信,聶冬整個人的狀態都很不好,就好像是精神分裂一樣。

  霍明明雖沒有與真正的博陵侯相識,但通過那封信,她覺得自己看到了一位巨人。如果聶冬能夠保持那種精神分裂的狀態,霍明明甚至覺得,他可以直接領兵掃蕩北疆。然而聶冬不敢賭,她更不敢賭,萬一聶冬的精神真的撐不住被徹底吞噬回不來了,她哭都沒地方哭去!

  “那貪墨之人?”霍明明好奇問道。

  陳澤擺擺手:“左右不過就是那些人。”

  “你們連這也知道了?!”

  “就算以前不知道,這半年來也應該知道了。”

  陳澤言語不詳,霍明明見狀也不再追問。來時聶冬也囑咐過她,雖然她與吳國頗有淵源,但千萬不要將自己牽扯到吳國內政中去。霍明明不由又打量了一眼陳澤,真的和上次見到他的時候大不一樣了啊。上次的陳澤,還陷在二弟戰死的哀痛中,一邊自責,一邊又覺得自己沒有能力扛起吳國重任。

  霍明明深深吸了口氣,隨後緩緩吐出。

  自上次戰敗被朝廷奪去一郡後,此番再來,吳國又給了她不一樣的感覺。仿佛所有人都沉澱下去了,一掃以前的猶豫不決。

  “不過不管如何,我們都要先打一場勝仗才行吧。”陳澤雖只看了幾眼那信,但也推測道,“無論是通商口,還是分化北疆,我吳國都需要一場勝利來證明自己的實力!”

  “您說的沒錯。”霍明明以拳擊掌,振奮道,“所以博陵侯才會說示弱,以誘敵而戰,這樣戰機才會掌握在我們手裡。您不覺得那些貪墨之人正好給了我們這個機會嗎?”

  陳澤溫和一笑,眼神卻透著寒冷:“可不是麼。”

  如果以前他的父王還因為朝廷而顧忌那些人,如今吳國再次面臨生死存亡,想必父王也不會在軟弱了。

  與吳國的暫時平靜相比,北地三郡已是狼煙四起。唐愈沒想到這裡的叛軍攻勢會這麼兇猛,而且他們還搶了朝廷的糧草,並截斷了糧草的補給線。朝廷的運糧軍不得已只能改變運糧路線,只是這樣一來,時間要比原來拉長半月有餘。

  除了軍中的幾位將領還有內侍楊若愚的飯菜依舊豐富外,連一些小校的飯中都攙了沙石。

  “那些叛軍勾結北疆之徒,薊將軍,您再這樣守城不出,這仗還怎麼打?!”楊若愚尖著嗓子,他已經在這風沙滿天走的鬼地方待了三月有餘。

  薊海道:“楊大人,北疆人故意引我軍野戰,他們的馬匹強於我們,堅守不出,讓他們白白消耗糧食,最後還是我們贏!”

  “這樣的話咱家已經聽得耳朵起繭了!”楊若愚重重冷哼,甩袖走出軍帳。

  薊海無奈的揉著額頭,皇上派了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太監來監軍,真是令他左右為難。一旁的將軍也憤憤不平:“那閹貨除了會一句上陣殺敵,還會什麼?!”

  為了堵住楊若愚的嘴,他們出兵野戰,但損失極為慘重。前有北疆人的兇狠攻擊,後有叛軍的騷擾,簡直就是腹背受敵!

  但他們的攻勢雖然兇猛,糧草依舊是大問題。叛軍雖然截斷了一條運糧線,但那已是極限,叛軍已沒有兵力再分出。只要他們堅守城池,雙方消耗下去,正如薊海所說,最終勝利的就是他們!但如果出城野戰,那就是直接給北疆人送戰利品去的!!

  楊若愚不懂這些,他只看看北地的將士們如同縮頭烏龜,只知龜縮一角,浪費朝廷的糧食。他要上本,他要將這些全部告訴皇上!這些尸位素餐的將軍們,全都是廢物!難道他們連出城一戰的勇氣都沒有嗎?為什麼總是漲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楊若愚甚至猜測這些將軍是不是和北疆達成了什麼協議,不然為什麼不敢野戰?朝廷兵強馬壯,又有糧草支援,就該一鼓作氣,將北疆級叛軍消滅!

  楊若愚越想,越覺得自己的猜測有理,說不定這軍中就有內-奸!秘折寫好後,楊若愚讓心腹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

  陳睿接到秘折後,臉上陰雲密布。北地戰事已經膠著了三個月了,除了大把的糧食和銀錢填進去,他還免得北地未來三年的賦稅。沒想到,還是一場仗都沒打嗎?!

  這段日子以來,陳睿已經將以往所有關於北地的摺子都調了出來。在他父皇在位之時,北地也有戰事,但從未都沒有膠著這麼長時間啊。陳睿發了旨意給薊海,命平北大軍速與北疆一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