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朝廷規定是一斗鹽一百文,往日裡博陵鹽價乃是二百文一斗,如今是漲到了二百三十文一斗……縣令大人聽我說完,這並非是在指責大人,博陵產鹽頗少,能維持在兩百文的鹽價已是不易,易陽郡其他縣內的鹽價此刻早就三四百文了。”

  “大郎所言極是。”張縣令擦擦汗,“本官聽聞大郎來便是要協助縣內穩定鹽價,不知大郎有何打算?”

  “我乃一郡督郵,有督查官吏之責。”霍文鍾道,“各縣官員們治下民生如何,自然也是要算在其中的。張縣令僅憑衙門的力量,就將鹽價穩在了兩百三十文,實屬不易。侯府也是縣令治下之人,理應替縣令大人分擔一些,也是酬謝縣令大人這麼多年對侯府的照顧。”

  你們侯府不要惹是生非就是對我最好的答謝了!張縣令腹誹著,臉上卻依舊掛上了政客標準的笑容:“侯府是打算捐些鹽嗎?”

  霍文鍾微微一笑:“說來慚愧,侯府自然也是有鹽鋪的。父親說了,侯府體恤小民艱辛,所有侯府的鹽鋪所賣鹽價均為一百文!”

  “一!百!文?!!”

  對面男中低音二重奏。

  曹清河顧不上官職高低,插嘴問道:“所有的鹽鋪都是一百文嗎??不論賣給誰都是一百文?!”

  霍文鍾搖搖頭:“當然不是。”

  曹清河頓時泄了氣。

  張縣令卻已經想通了裡面的關節,說道:“一百文的鹽,需防著有人故意屯鹽,也要防著有人倒賣。”

  “這樣啊……”曹清河被博陵侯的豪氣震的有些發熱的頭腦這時才漸漸冷靜下來。

  霍文鍾道:“這些鹽只賣給農忙時的農戶,這時父親的意思,我聽著也覺得在理。如今來見二位大人,便是與二位詳細商定這一百文的鹽要如何賣?”

  “此乃利民之舉,可不能讓那些投機之人給弄噁心了。”曹清河憤憤道。

  張縣令也是一臉同意,突然看向了曹清河:“若說對農戶的情況,全縣內最熟悉的人莫過於曹大人了!”

  曹清河也是一愣,繼而哈哈大笑:“張大人若是說旁的事曹某還不敢夸這海口,那農戶之事,曹某這一年多來,可不就是在忙活此事麼。”

  “還有沈大人……”張縣令道,“他手下的兵丁還有府里的衙役也都在各村里巡視,自然也是知道一些具體的情況的,咱們將詳細的名單擬出來,且限定每人只能買多少……”

  再廣而告之這是博陵侯府體恤小民所做的善事,哪個城中大戶不長眼的想要從那些農戶手裡買鹽的……哼哼,這些話他先不說,等有第一個跳出來的時候殺雞儆猴!張縣令已經將後續的陰招都想好了,趁著此次善事,也正好敲打一下縣內的部分不守規矩之人。

  平日裡嫌博陵侯太過張揚,弄得他這個縣令都得賠小心。如今有著侯府做後盾,張縣令只覺得不能在爽,恨不得博陵侯再多耍一些威風!

  霍文鍾見張曹二人陸陸續續已將章程都擬了出來,他在一旁聽著也頗為受用。這二人在民生上倒是真有幾分本事。霍文鍾原以為自己操心侯府一大家子的開銷對這些俗物上也頗有心得了,如今聽張、曹二人的交談才發現自己對鄉野之事還不夠熟悉。

  “大郎莫要小瞧那些農戶。”曹縣丞作為在座之中與農戶打交道最多的人,頗有發言權,“經年的老農只需看看天氣,就能估算出一年的收成。您想啊,能提前知道收成,若糧食不夠,自然會早早屯糧,全家不至於挨餓,若是個豐年,則會多種些東西秋收後也好多賣些銀錢。咱們博陵雖有這糧倉美譽,但並非所有的田都是上等田,若是遇著下等田的農戶,在每年也可少交些稅或是讓他用勞役來頂,切莫殺雞取卵,竭澤而漁。”

  “有時候貴人賞些銀錢,倒不如賞糧食賞鹽來的實在。”曹縣丞語重心長道,“小民多艱辛,如今朝廷又漲了些稅,一年的收成下來,竟有六七成都交了稅。”

  “可朝廷漲的是商稅啊!”霍文鍾驚道。

  “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曹縣丞道,“只談一樣,每年的種子乃是府衙發給村中里長,再由里長分給農戶。這些種子可不是憑空而來,自然要有人來運,在官道上,就得交稅。一層層下去,小民的田稅自然也多了起來。”

  “竟然會這樣……”霍文鍾眉頭緊蹙,他從來沒有想到過這一層。朝廷的種子自然是由官府來運,然而官府人手有限,自然會雇糧商來幫著運。官府的馬車自然是不會收稅的,然而糧商交的稅乃是交到衙門裡,可衙門怎麼會嫌錢多呢,自然不會將官府的馬車借給糧商。種子的價錢就會往上漲一漲,最後便全部壓在了農戶身上。

  這個時代的人不明白所謂的交通成本,當官的又是向來瞧不起經商的,自然不會在意這些。霍文鍾此刻突然想起他的父親執意要成立商行,直到這一刻,他才明白了他父親的意思!由博陵侯府牽頭成立商行,商行里的馬車都標上博陵侯府的標誌,並不是簡單的不喜歡朝廷增加商稅的律例啊……

  霍文鍾想到今兒一早出門前他父親對他說的話你的目光應該再長遠一些,你的目光可以更遠的!

  “其實……”霍文鍾默默想著,寬大的袖袍中雙手不由緊握,“父親應該對我抱了很大的期望吧!可我卻一次又一次的讓他失望了。”

  這一次,他一定要把差事辦好!

  188、一八八章 刺蝟

  霍明明和霍文鍾每日都忙進忙出,聶冬卻是閒的有些長毛了, 時不時讓秦蒼出去看看這二人的情況, 再回來說給他聽。

  “曹大人這一年來都在收集各村農戶之事,如今正好派上用場。”秦蒼報告著縣內鹽價之事, “大郎也往周邊村里走了一遭,如今在衙門忙的腳不著地。他身上還有督郵一職, 每隔十日需得到其他縣去巡視,屬下看著這些日子下來, 大郎倒是黑瘦了一圈。”

  “忙些好, 年輕人就該這樣。”聶冬打了個哈欠,“不然等我這老傢伙死了,他還不像樣子, 整個侯府交給誰去啊?”

  牽扯到繼承人的問題,秦蒼果斷閉了嘴, 這不是他能說的。

  聶冬又問:“明明那邊如何了?她成日裡早出晚歸的, 回了博陵,我倒是遇不著她了。”聶冬有些後悔讓霍明明出山, 他現在就好像是一個空巢老人一般, 每日眼巴巴的等著人過來看他。

  秦蒼道:“小主子這幾日在幫著訓練民兵,聽說頗有成效,沈大人每日都帶著披甲兵過去看他們訓練呢。”

  “那小子是想偷師啊。”聶冬笑道, “行啊,也是長能耐了。”

  自從霍明明帶人親自去了鄉間,鄉野農戶見鬧事的頻率便大幅度的減少。每年到了農忙時節, 便會有人因水源而大打出手,這也是衙門一個頗為頭疼的問題,向來只能各打五十大板來了事。沈江卓從來不知道霍明明這尊煞神竟然還有定海神針的功效,她往哪兒一戳,倆伙原本打算干架的農戶們,頓時偃旗息鼓,各回各家了。霍明明卻是有法子的,農忙時節,你們還有空打架,顯然是力氣多了沒處使勁啊,沒關係,博陵侯府的侍衛親自來訓你,還能提高你們的武力值以保護家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