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霍明德小朋友自從帶著丫鬟策劃逃婚被抓回去後,著實老實了不少。此刻聶冬看著這個侄子,心中頗為感慨。就在一年前,宮裡霍太后和周陽侯還計劃著讓霍明德求取永安翁主。過了一年,霍明德的婚事還沒著落,而那位永安翁主則在京中貴女的圈子裡混的風生水起。

  “六叔……”霍明德唯唯諾諾地走到聶冬面前,年前逃婚逃到博陵侯的地盤後給他造成的陰影太大了。

  聶冬對這個二世祖的印象一向不好。若真是個純粹的敗家子亂花錢也就算了,可為了自己的私慾,不顧全府人的死活,連最基本的政治敏感度都沒有,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身為嫡子除了比別人更尊貴外,還要承擔更多的責任。語氣不善道:“就你一個人來了?”

  “父親說人多了打眼。”霍明德頭恨不得找個洞鑽進去,“便讓我先來迎六叔。六叔您車馬勞頓,現在別院歇一宿,遞上摺子後,明日待皇上傳召後,再入城。”

  “知道了。”聶冬擺擺手,不想和這個侄子多談。若不是霍文鍾是原版老侯爺的兒子,他也沒多少意思想和霍文鍾打交道。他才不會承認這是因為自己穿成了一個老侯爺身上的原因呢。

  霍明德如蒙大赦般逃出來,正扶著迴廊處的大口喘氣時,只見從不遠處走來三個人,分別是:霍明明、秦蒼、陳福。

  霍明德一口氣沒喘勻,差點又背過去。秦蒼的冷臉就不說了,他多次懷疑這貨是他六叔的私生子來著,至於霍明明那個野蠻人,上次來京城的時候不言不語就把葛業雄一頓胖揍,馬球場上又鬧出救公主那一幕,實在是令人印象深刻。

  可霍明明也算是他的堂妹,不能當沒見到,只好耐著性子等三人走到迴廊處,朝著霍明明笑了笑:“明明也來啦?”

  霍明明愣了一下,原來那裡站著個人啊……

  “恩。”微微點點頭,便直接繞開霍明德回屋了。

  直到過了好一會兒,陳福終於忍不住撲哧笑道:“周陽侯府的郎君可真有意思啊。”

  高安在一旁聽得他們與霍明德的相遇:“可不是麼,差一點兒就害得一大家子在皇上面前吃掛落。”咬了口手裡的蘋果,嘖嘖,這種破壞力,他們府的三姑奶奶霍文萱簡直都不夠看了。

  前來朝見的諸侯、列侯們沒有宣召不得入京城,是以已到京城的人都要先駐紮在京郊的驛站處。天剛蒙蒙亮,聶冬便帶著博陵侯府的人從京郊別院出發去驛站,算是報個到。

  驛站里已住了不少人,哪怕是魔幻如博陵侯,也有一二熟人。只聽得人道:“前天永安王等人都是直接入城的。”

  “也就是說……他摺子在路上就遞上去了?皇上批了他直接入京?”

  有人很羨慕,這可都是恩寵啊!

  見到博陵侯來了,不少人紛紛站起身向他行禮。聶冬“傲慢”地掃了眾人一眼,只對幾個與他同級別的人微微點了點頭,便到屋裡小坐了。

  “切,得意什麼!”

  驛站眾人頗為不平。有人道:“也就衝著咱們擺架子了,也不看看他閨女……”

  還沒說幾句,宮裡便傳來了旨意,著博陵侯即可入殿覲見。竟也是幾乎和永安王差不多的待遇,人剛到驛站,便得了傳喚。

  聶冬依舊是輕描淡寫的模樣,接了旨意,站起身後:“知道了,這位黃門先回去吧。”

  傳旨的小黃門還以為能撈到什麼好處,見博陵侯這副態度,也得先賠笑。哪怕皇上在不待見,這位到底也是皇帝他舅啊。

  “哎,舅舅也是,遞個摺子都不知道要提前送。”皇帝陳睿在太后面前“抱怨”道,“這不,白白還跑了一趟驛站,若朕提前見到了摺子,怎麼會讓舅舅去驛站等呢,直接入宮不就好了。”

  霍太后笑道:“他就是那冒失的性子,皇上不要與他計較。”

  “朕估摸著再過一個多時辰,舅舅就能入宮了。”

  霍太后但笑不語。陳睿見時辰差不多了,便起了身道:“母后且在等等,朕還有些摺子,這就先去前面了。”

  對此,霍太后只是道:“國事為重,皇上且去忙吧。”

  陳睿嘴角帶笑的走出殿內。他馬上就要大婚了,大婚後意味著真正的親政,而自過年以後,太后也再也沒有過問過朝廷中事,這一切都讓他覺得以前的那種束縛感一掃而空,廣闊天地,將會大有作為。博陵侯雖然不討喜,但從池安回去後也是老老實實。

  很好,雖然他已有削弱部分諸侯國與列侯的心思,但也不想第一個就拿自己的舅舅開刀,這樣未免顯得不近人情。陳睿自認要成為一代明君,文治武功都要有拿得出手的政績。如今朝廷稅制改革已經不斷試點成功,據大司農報,國庫的銀兩已增多了六千萬白銀,可見加了商稅與部分關稅後成效頗好。

  對於大司農的工作,陳睿也給予了高度的肯定。自己的岳父如此幫著自己撈銀子,陳睿對自己那未過門的娘子,也頗有好感。

  直到快走出了長信宮,迎面走來一群人。

  “皇兄。”陳曄上前一步,恭敬行禮。

  “不必多禮。”話雖如此,卻是在陳曄將禮數全部行完後才說,陳睿道,“母后還在宮裡,你若是請安就快些去吧。”

  “是。”陳曄回道,“臣弟正是要去給母后請安。”以後宮裡有皇后了,就不能像現在這樣隨時來找太后,皇宮裡的女主人一向是指皇后,而非是一個全天下最尊貴的寡婦。

  陳睿又道:“小舅舅過會兒也要來,你若無事,正好陪他在京中逛逛。”把這個頭疼的博陵侯扔給陳曄,倒不失為一個好辦法。陳曄也是博陵侯的侄子,又身為皇族,哪怕是看在太后的臉面上,博陵侯多少也要買陳曄幾分面子。

  他要大婚了,這是大喜事,可不想在這中間生出什麼亂子來。

  “是。”

  陳曄恭敬的態度讓陳睿很滿意,兄弟二人閒話了幾句後才告別。長信殿裡,早已得到陳曄要來的消息,宮女已在殿內迴廊下恭候。

  陳曄比陳睿小兩歲,雖已長成少年,但臉色還帶著幾分孩子氣,雖還未離宮,但以被封齊王。霍太后看著這個兒子心中頗為憂愁。封王就意味著要去封地,再過幾年,這個兒子就不能留在身邊了。以後每年除了春秋朝覲外,沒有旨意,不得擅離封地。

  “方才在外面遇著你皇兄了?”霍太后慈愛地將一碟子點心放在陳曄面前。

  “是。”陳曄道,“舅舅入京後,皇兄讓我去陪陪他。”

  “這樣也好。”說到這個弟弟,霍太后心裡又是一番憂愁,“他心裡怕是不舒服,若真要做什麼,你多勸著些,就說是哀家的意思。”

  “兒子明白。”陳曄點頭應下。

  “再過十日,你皇兄就要大婚了,轉眼間,你們都這麼大了。”霍太后伸手撫摸著小兒子的臉頰,“他娶了妻子,哀家這心啊也就放了一半,還有一半卻是沒有著落。”對這個即將遠去的兒子,霍太后恨不得上天再多給她幾年,好好給小兒子挑個媳婦兒。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