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以說此時推行的商稅乃是“國稅”,而是還是一分錢都不分給地方的,簡直就是為朝廷做嫁衣,這讓張縣令如何不恨!

  “雖說士農工商這商乃最末,但大家都街里街坊的,也不必為了幾錢銀子鬧的不可開交。”張縣令定下了基調,“再過小半月老侯爺也要回來了,你我也知道,這許多商戶嘛……”說著,意味深長的笑了笑。

  “是了。”曹縣丞一下坐直了身子,“當務之急還是去看看那幾家為好。”

  在博陵,博陵侯府的產業無疑是最多的。

  縣衙的高層對朝廷推行的商稅持有消極態度,縣尉沈江卓更不用說,他是侯府的女婿,雖然老侯爺不待見他媳婦兒,但隨著侯府長房的地位提升,霍文萱這位長房的胞妹的身份也漸漸加重了。

  霍文萱這段時間以來也過得十分平靜。博陵侯的離開,讓她每天都在菩薩前上香,生怕這只是一場美夢。雖然外面的風言風語依舊不少,什麼嫡女不如一個外室女,老侯爺特地帶著外室女去京城請封縣主,將她這個嫡出的扔到一旁;什麼以後她這個嫡出見到外室所剩的還要跪下磕頭等等……

  霍文萱只是呵呵冷笑。

  若是放在以前她怕是會氣的撂倒,不過現在嘛……

  老神仙和仙女大人下凡辦正事,當然要給仙女大人謀個好使的頭銜了。真是一群魚唇的凡人啊。與其在這些閒話上浪費時間,還不如做些正經事。

  女人就該在內宅待著這種言論對霍文萱從來都是無效的,此時她手中便是一封朝廷的邸報,從她丈夫沈江卓書房拿出來的。

  “又要加稅。”霍文萱癟癟嘴,將邸報放在一旁。雖然商稅收不到她頭上,但沈府門下的商戶卻是要收的。作為當家主母,商戶的出息關係到沈府的開支。霍文萱思量了一會兒,決定回趟娘家。

  自從知道老神仙是博陵侯,博陵侯府對她而言再也沒有恐懼和陌生感了,她甚至還有心思打量一下四周的擺設。余氏聽得婆子來報,命丫鬟將霍文萱帶到自己的院中。

  老侯爺和霍文鍾都離開了,又帶走了不少侍衛,整個侯府倒是顯得有些安靜。姨娘們老老實實的待在各自的院中,府里的小郎君們念書的念書,辦差的辦差,霍五娘則在屋裡做針線活。

  “叨擾嫂子了,真不好意思。”霍文萱進屋先福了一禮,又將帶給小侄子的小玩意拿了出來。

  余氏一身鵝黃襖裙坐在一旁,親手點了幾杯茶:“這茶是剛從莊子上送來的,你來嘗嘗。”

  霍文萱笑道:“那我來的倒是巧了,一來就遇到了嫂子這裡的好東西。”說罷,也跪坐在余氏對面,略品了一口,“不知父親和哥哥現在倒哪兒了。”

  “前陣子來了信,你哥哥已經見到姑母了。說是姑母雖病著,但精神尚好,這次又帶了御醫去,病情倒是在漸漸好轉。”

  霍文萱放下茶杯,她是無事不登三寶殿,想了想,便問道:“我們都在博陵,尋常不會出遠門。聽說朝廷又增設了數個關卡,哥哥他們怕是會遇到吧。”

  “就算設上十個八個的又何妨。”余氏掩面一笑,“還能收到你我這樣府里麼。”

  “你我府中自然是不礙的。”霍文萱捏了捏帕子,“我就直說了吧,這次來府里其實是有事想求嫂子的。嫂嫂可得幫幫我。”

  “別急,你先說。”

  “我原有幾處鋪子……”霍文萱道,“……我想著不如與侯府一道……”

  余氏聽著霍文萱的意思,原來她是想讓沈府門下的商戶與侯府結個伴過關卡。沈府雖然有一縣尉的頭銜,但不如搭個侯府的順風車,還能用運貢品的名義。

  “又或者乾脆以縣衙的名義。”霍文萱又提出了一個方案,“咱們都以縣衙的名義來運,均輸買賣。”

  “均輸?”余氏有些不解。

  霍文萱道:“嫂子您想想,這送往京城的貢品都得是最好的,然而路途遙遠,哪怕那物件在博陵的時候還是好好的,等運到京城說不定就壞了。還不如在半路上若有高價就賣了,換了銀錢後,再採買要的物件以做貢品。”

  “這法子是誰告訴你的?”余氏驚奇道。

  “嫂子別笑話我。”霍文萱有些不好意思,“也就是我自己瞎琢磨的。”

  “妹妹別謙虛了,你倒是與你哥哥想到一塊去了。”余氏是昨日剛收到霍文鐘的信,信中命她近日將府里的商鋪進行梳理,將得用的,忠心的都記下來,組成大商行,掛到博陵縣衙名下,以作運送貢品的隊伍,來免除各類商稅。

  但這裡面並沒有包含沈府的商鋪,畢竟這是一件有些風險的事情。可霍文萱找上門來了,她這個當嫂子能拒絕嗎?

  余氏有些為難。霍文萱很少張口求人,而她提的均輸買賣似乎也很可行。而且沈江卓是縣尉,若最後以縣衙的名義來運貨的話,有沈江卓在會方便很多。他們雖然是侯府,但也不能時時刻刻拿著侯府的頭銜去逼迫縣衙嘛,能融洽相處幹嘛樹立敵人呢。

  心中細細一分析,余氏道:“妹妹的人想隨隊伍一道走自然也可以。你哥哥也與我提過此事,不過目前只是讓我清查那些商戶品性到底如何,你也知道,貢品不必一般物件,再怎么小心都不為過。”

  這是要先考察那些商戶能有資格入這個“大商行”了。

  霍文萱也不指望來一次就能全部敲定,當下道:“這是自然,我這就去仔細查查。”

  姑嫂二人敲定了一件大事,也都輕鬆起來,開始閒聊一些家常。

  商稅是大司農柴三郎上任後的第一件大事,柴彥安一系的人馬在推行商稅上是盡心盡力,像博陵這種小動作不斷的倒是沒幾個。畢竟徵稅對象是商戶,沒有人會在意小小的商人的。

  余氏將霍文萱登門的事寫信給霍文鍾,同時霍文萱也親自寫了一封信給她哥,闡述了她的均輸買賣的想法。

  霍文鍾還只是想接著路途中購入新貢品的名義進行買賣,霍文萱更狠,直接理直氣壯地說貢品壞了,雖然壞掉的貢品不能入京,但賣給普通百姓倒是綽綽有餘,就地賣了換錢!

  兩封信是一起發出的,霍文鍾接到這兩封信的時候,已經在回博陵的路上了。而此刻,整個池安卻面臨這一起自禁海後的大風波!

  “金文龍帶著三股海盜,從池南登岸了?!!”最後一個音不自然向上揚,還打了好幾個彎。聶冬手裡拿著剛從池寧傳來的消息,頗有些不敢相信。

  池南正在池安郡的南邊,也是一個沿海的縣。海岸線沒有池寧縣那麼長,是以他們禁海禁的很徹底,哪怕池寧連連獲勝了,池南縣也沒有鬆動的意思。

  “王慶元不是已經說動了金文龍了嗎?”聶冬微微張大了嘴巴。

  他用一個朝廷皇商的名頭引得海盜內鬥,金文龍又在池寧屢屢碰壁,已經暗中和王慶元商議要爭一個皇商的頭銜了,怎麼突然襲擊了池南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