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是了,如果朝廷真要打仗,還會有人進言不可窮兵黷武;但朝廷現在只是收錢準備一下戰略物資做守衛疆土用,是沒有幾人會真的去反對的。

  褚慶濤將池寧的公文拿出:“這一月池寧三戰三勝,金文龍等海寇竟沒有一次成功登岸。”

  褚成元道:“這是好事啊。”

  “池寧這是要至朝廷禁海令於不顧了嗎?”褚慶濤橫了他一眼。

  褚成元道:“可是父親,朝廷禁海是讓漁民內遷,沿海空出來。如今沿海各處的確是空出來,朝廷並沒有要讓士卒內遷啊。”

  “這是狡辯!”褚慶濤一甩袖,背過身去。

  褚成元無奈的看了褚慶濤的背影一眼。

  在旁邊一直懶洋洋的褚成沛終於開口道:“敢問父親,朝廷禁海的目的是什麼?”

  褚慶濤不答。

  褚成沛緩緩站直了身體。三年前的海戰的失利,讓他成為族裡的罪人。母親為了讓族人饒他一命,命他以後都不得沾任何政事軍事,只當一個富家公子,沒心沒肺的活著就好了,哪怕成為一個只能招貓遛狗的紈絝。

  整個褚家不會因為沒了褚成沛就完蛋,可他父親這一支呢?

  他哥哥身子不好,如今都硬撐著出山了,聽說前幾天還咳了血。褚成元是最不喜這些俗物的,如今竟也每天都往大營跑,而每次來,必定會以不熟悉路,不知道自己一個文人如何與那些軍士打交道為由一定將他給拖來,還請舅舅做說客……

  褚成沛,你要還是條漢子,就再拼一次!大不了就是一條命!!

  “朝廷禁海的目的是什麼?!”

  褚成沛又問道。

  褚慶濤轉過身:“你說呢?”

  “朝廷禁海,是為了保護治下百姓。”褚成沛一臉壞笑,“如今百姓都活的好好的,足以說明朝廷禁海是有成效的。既然這個目的達到了,誰又會千里迢迢來池安問過程呢?大哥說的也不無道理,朝廷禁海是內遷百姓,但那塊地還是朝廷治下的,難道就不派士卒去駐守了麼?我們士卒打了勝仗,這可是大好事啊,依我看,應當上表!”

  “說得好!”聶冬用力拍手。這種捨我其誰的流氓風範頗令人眼熟啊。這小子之前還一副要死不活的樣子,怕被他帶“壞”了,還被霍氏給打髮帶著媳婦去老丈人那裡省親。

  “你們……”褚慶濤被兩個兒子堵得說不出話來。

  聶冬作為跟他平輩的,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以一個資深老流氓的口吻說道:“大郎二郎說的都有道理啊!而且如今朝廷為什麼要諸軍?不就為了打勝仗麼。如今咱們池安打了勝仗,這可是開門紅啊,聖上知道了絕對是只有高興的!朝上誰敢說三道四?誰若想說什麼,就讓他來池安,我跟他說!”

  褚慶濤默默將聶冬的手從自己的肩膀上扒下來,又往旁邊走了幾步:“只要百姓沒有傷亡,池寧自己練練兵,也算是他們的縣尉沒有尸位素餐。”

  這算是給池寧一事定下基調了。

  褚慶濤作為本地郡尉相當軍區司令兼公安廳廳長,是各縣縣尉的直屬領導。他默認了池寧之事的合法性,池寧縣的抵抗海寇行為再明面上不會受到來自本地官方的阻礙。

  而池寧海戰也讓他看到了以武力取勝的希望。若是整個池州郡都贏了,這對於一郡郡尉而言絕對是只得大書特書的政績!有了這個政績,褚成沛的海戰失利的舊聞,也就……不值得一提了。

  褚慶濤心思千迴百轉。可如果全面海戰再次失利的話,對他這一系也就是毀滅性的打擊,四代之內,再無翻身可能!

  第一六零章 心喜

  外面男人的世界總是波濤洶湧的,相比起來,內宅之中就平靜多了。霍氏看著病怏怏的,說話也是溫溫柔柔,又臥床不起就快半年多了,可整個後院中沒有哪個姨娘敢在這個時候冒頭討巧。

  她的女兒都嫁出去了,唯一一個兒子褚成沛這段日子也不在身邊,庶子庶女們意思到了就行,該上學的去上學,該練女紅的李就去練練針線,值得霍氏拿出精力出來關心還真沒幾個,正好來了個侄女可以湊一起解悶,也是對弟弟的重視。

  霍明明目前處於無所事事的階段。她穿來最大的目的就是尋找聶冬,如今人找到了,雖然換了個殼子,但她的目的也達到了。至於怎麼把聶冬給換回去,這種問題得交給老天爺,霍明明表示姐從來都不是自尋煩惱的人,頂多就是看看寺廟,拜拜佛,但這都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做完的。

  霍明明又不想現在出風頭,老實窩在霍氏身邊,聽霍氏說一些人□□故也挺好的。這回就說到了鹽之一事。

  正好廚房進了幾道鹽焗風味的小菜,霍明明嘗了一口,說道:“外面倒是吃不到,在府里時,鹽雖不缺,但也沒有這樣的做法。”

  霍氏矜持一笑:“喜歡就多用點,這也不值得什麼。”

  這年代,老百姓並不是一年四季都能吃得上鹽的,在農閒時,都儘量少吃鹽甚至不吃鹽,留著在農忙需要用力氣的時候吃。敢用鹽焗這種做法菜,那絕對是菜餚中的愛馬仕。博陵侯府是有錢,但也沒有富到這程度,博陵又不是產鹽地。

  對於霍明明這個之女,霍氏以前沒有見過。聶冬也只是含混的說了幾句,無非就是依著大家的猜想那樣說的。對於弟弟私生活混亂這種事,霍氏已經見怪不怪了。放在旁人家是沒規矩,一個連姓名都不知的外室女生的女兒,絕對是上不了台面的。霍氏到沒有這個想法,反正她閨女都已經嫁出去了,霍明明的風評也影響不到她。更何況,這個外室女還被朝廷封了縣主,絕對是有幾分本事的。

  女人出身不好不可怕,腦子不好才是可怕!

  霍氏只是找人來解悶,順便表明自己關心弟弟的立場,幾日的相處,霍明明雖不大說話,但也並不糊塗,這樣的表現就足夠了。

  “原本還準備讓沛兒他們帶你在城內走走。”霍氏笑道,“我們這兒雖比不得京城繁華,但因靠海也算是有幾分野趣。可惜這幾個猴小子這幾天也不知道野到哪裡去了,整日不見人影。我已吩咐下去,明兒府里請一班小戲來。”

  霍明明的藝術細胞基本為零,這個建議可有可無。見霍氏精神有些乏了,便道:“姑母每日處理家事也乏了,侄女先告退。”

  霍氏點點頭,命身邊的嬤嬤送她回去。

  雖然霍氏對霍明明表示出了關心,但也不會帶霍明明出門交際。一來弟弟的態度不明確,二來畢竟身份問題,哪怕是縣主,但池安水深,霍氏不想給自己平添麻煩。

  然而霍明明入池安的消息到底還是傳到了一些人的耳朵里,正在查軍械的唐愈就其中一個。

  “她她她……她怎麼來了?!”唐愈驚得連手裡的筆都掉了。

  門下人沒想到他家公子反應這麼大,解釋道:“博陵侯命其來陪趙國夫人解悶的。”女人家的事也沒什麼大事,只是事關博陵侯所以才說了這麼一句reads;。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