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霍明明任憑吳嬤嬤絮叨,也沒反駁什麼,時不時丟個“嗯”“哦”作為回應。吳嬤嬤一聲長嘆,她算是看透了,這個霍姑娘的臉皮比城牆還厚!只見霍明明從木匣里拿出一張白紙,她正要湊上前看看,被霍明明輕掃了一眼,嚇得她立刻停住了腳步。

  “嬤嬤放心吧,我不會再出門了。”霍明明道,“我有些累了,嬤嬤在外面守著就成。”

  吳嬤嬤雖滿心好奇,可也不敢違背霍明明的命令,“姑娘若有事要辦傳喚老奴便是”

  鋪好紙,又拿出了炭筆,霍明明專心致志的畫出她這幾天看到了佛像。方才在後院灶房那裡,她看見幾個當地驛卒腰間掛著的福袋,上面也是繡著類似的圖案。

  “這是什麼佛?”霍明明對著畫好的佛像看了半天,模樣看起來像是彌勒佛,但又不太像。她問了一下驛卒,對方見她是女流之輩並沒有打理。霍明明雖有些好奇,也不好多問。

  “早知道就問之前賣桃子的婦人了。”

  自從她腦洞大開想尋一些得到高僧指點一下迷津後,對佛啊菩薩之類的事就格外上心。“要不……問一下博陵侯?”霍明明心道,“可萬一給那些人惹麻煩了怎麼辦。”

  古代對百姓要拜什麼佛是有規定的,不按照官方指定的拜那叫做淫祀。霍明明不想惹麻煩,可心裡又痒痒的,萬一這個佛很靈驗呢?

  對著佛像呆坐了半響,霍明明將紙揉成了一團,重重扔在腳下:“啊——!!我到底在幹什麼!!”

  霍明明覺得自己快瘋了,竟然開始將找人寄託神明這種虛無縹緲的事上。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聶冬便命眾人啟程。

  許牧一晚上也沒睡著,聽得外面的動靜,立刻披著衣服推開了窗,後院裡博陵侯府的侍衛們井然有序的將行囊裝上馬車。

  一種人群中,突然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是她?!”

  許牧一驚,昨天黃昏時遇到的女人,竟然是博陵侯府的女眷。見一老奴扶著她上馬車,看起來大小還是個主子。可為什麼當時一個人在那亂糟糟的後廚里?

  來不及多想,博陵侯府的人已經準備妥當。見一個侍衛率先上了馬,一抬手,幾乎是唰的一聲,後面跟著的十幾個侍衛同時翻身,穩妥的坐在馬背之上。

  “我的天啊……”

  許牧微微張著嘴,這,這是博陵侯的侍衛嗎,永安王王宮的精銳侍衛們也不過如此了。博陵侯一介已歸封地又無任何官職的列侯,為什麼要訓這樣一支侍衛?

  身為謀士的許牧腦子高速運轉。

  “博陵侯是要染指兵權了?”許牧心道。

  無論這支侍衛是博陵侯自己訓的,還是他的佐官訓出來的,都意味著博陵侯府內肯定有人擁有將領之才。

  千兵易得,一將難求。

  小皇帝劍指諸侯王,一旦逼得諸侯王謀反,霍太后會肯定會立刻任命博陵侯為大將軍前去平叛。

  “原來如此!”

  許牧眼前一亮,難怪當年小皇帝登基後博陵侯什麼官職都不要就回博陵了。

  “永安王的確有覬覦大位的心思,可博陵侯……”許牧摸了摸下巴,什麼功勞都比不過擁立之功,他許牧不僅是一個謀士,還是一個狂生,他篤定自己不是凡夫俗子,他的才能絕對是在世人之上,他天生就是要成為一代名臣!

  當初先帝去世,幼帝登基,原本應該輔佐幼帝的霍氏外戚被朝臣擠兌的差點沒地方站了,最後以博陵侯離開京城為妥協,外戚與朝臣之間才勉強維持了平衡。所有人都以為那是一次朝臣的勝利,霍太后費盡心思替霍氏一族撈到了一個列侯,沒想到竟是一個什麼實權都沒有列侯。而現在,許牧不這麼想了,如果這些侍衛真是如他所猜測的那樣,那麼當年博陵侯確什麼都沒帶走,可他帶走了一支精銳之師!!

  霍氏一族根基不深,霍太后雖對宮廷權術了如指掌,可惜卻不懂治國之道。朝上諸公又各懷心思,皇帝年紀太小,還未來得及樹立威信。面對這樣的局勢,許牧斷定這天下不會太平太久。若皇帝乃明主,等他年紀稍長些,或許能夠坐穩這江山。奈何到現在皇帝都快十五了,這朝堂之上竟然還是外戚與朝臣之爭,無論是哪一邊這小皇帝都沒搞定。而原本應該爭取的,也是最容易得爭取到的外戚力量,卻被他推得遠遠的。

  “這大好江山,應擇英主事之。永安王乃如今宗室之長,人品貴重,頗有高祖之風,理應繼承大統。”

  他已經孜孜不倦的向永安王推銷他的造反理論有兩年了,還能活到現在,就證明了永安王那曖昧的小心思。原本並沒將博陵侯這荒唐人物放在心上的許牧,在看到那些侍衛後頓時警覺起來——永安王若要稱帝,首先就要除掉擁有將才的博陵侯!

  “皇帝似乎也不喜歡博陵侯啊……”許牧輕輕闔上窗戶。

  ——所謂借刀殺人,最是高明不過。

  第七十九章 進宮

  “喲,這又是那一路的貴人?”城門下,幾個小卒望著不遠處緩緩前行的車隊竊竊私語。

  “在京城裡貴人多如牛毛,咱們啊,小心著點。”另一個人低聲道,“反正都得罪不起。”

  “你那膽子真是比針還小,我就不信了,天子腳下,什麼這侯爺那侯爺的,還不都得乖乖的。若是鬧大了,嘿嘿,參他們一本藐視聖上,可是吃不完兜著走。當年東陰王是怎麼沒的,那還是先帝的親兄弟呢,如今這還差著一輩兒……”

  幾個城門小卒就著皇親國戚嘮了小一會兒,聽得城門校尉的咳嗽聲,這才趕緊又站直了。

  “來的是誰?”茶攤旁,一個劍眉星目的高個男子問道。

  “似乎是……”另一個模樣有些清秀的書生壓低了聲音,“博陵侯,誒,小唐,你等一下,人還沒進城啊!”

  那男子聽而不聞,匆匆跑下,心中頗為激動。

  “終於到了。”馬車裡的聶冬長長舒了一口氣,“來人,本侯騎馬進城。”

  早就換好了列侯的制服,翻身上馬後,聶冬伸手正了正帽冠。眾人跟隨在他身後,聶冬微微抬頭,四周掃了一眼,挺直了背脊,微微抬手:“出發!”

  聶冬走在最前面,其後跟著霍文鍾,秦蒼,高安張大虎等人則跟在馬車前後。馬蹄聲陣陣,原本喧譁的城門口不由的安靜了下來。

  “快快快,是博陵侯來了!”城門內不少人亂成了一團,“快去通知長信宮!”

  “不用去了。”隨著一道拂塵一擺,一個尖細的聲音響起,“咱家早就在這兒候著了。”

  於是聶冬剛一入城,就看見了這熟悉的身影。

  鄧公公也顧不得和城門下的眾人顯擺,八個皇宮禁衛護送著他走到聶冬面前:“太后懿旨!”

  博陵侯府眾人立刻下馬,跪了一地。

  “著博陵侯霍南鵬攜家眷即刻入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