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爹爹明顯更喜歡正院的那個人啊。”霍五娘努努嘴,“我雖也去了京城,萬一爹爹不帶我入宮怎麼辦。”

  “別瞎操心。那個野丫頭看著都快二十了,就她那樣的進宮是給陛下當嬤嬤的嗎。更何況她的生母還是沒名分的外室,聖上後宮怎麼可能要這樣一個女人。”周氏道,“你好歹是正經入了霍家族譜的女兒,比起那個野丫頭強出了一座山去,侯爺在大事上從不糊塗,怎麼會將你落下呢,落下你對咱們侯府又有什麼好處。”

  霍五娘點點頭,覺得周氏說的頗有道理。

  殊不知聶冬壓根就不想湊這次熱鬧。在他的印象里,皇宮那就是吃人的地方,而後宮中的女人們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政治的犧牲品,因為贏家只有一個。

  “可我不能替五娘決定她的人生。”聶冬嘆道,這姑娘生在侯府,就註定了不會平凡的過一輩子。“若太后傳召,我會將她帶入宮中,至於以後如何,就看她自己了。”聶冬如是想著。

  此時此刻,他突然覺得霍文萱嫁給沈江卓或許是一種幸福。沈江卓身為世家,卻是旁支,身份上有所欠缺,可家裡人口少,麻煩的事也少。沒有遠嫁,而是待在侯府周圍,雖然老侯爺不喜歡他,但好歹親哥還在,還算有一個娘家人能時刻照應,且沈江卓自身素質也不錯,打過幾次交道後覺得此人脾氣溫和,是一個很斯文的書生。可這只是一個現代人所認為的幸福,而對這個時代的人來說,堂堂嫡女沒有聯姻京城貴族,簡直不可思議。

  “霍南鵬,你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

  聶冬陷入了沉默,他不能拿現代人的幸福去衡量古人。

  當老侯爺以往的記憶漸漸甦醒後,聶冬越發覺得此人十分複雜。博陵侯仿佛一直活在一種巨大的矛盾漩渦之中,時而理智,時而瘋狂,時而溫情,時而殘忍,結合到霍文萱的身上,聶冬有時候都會懷疑這算不算是家族精神上的遺傳病?

  一家子都有潛在的歇斯底里人格。

  收拾完行囊後,聶冬終於啟程去京城了。

  各路歸國的列侯、諸侯們也紛紛帶著家眷們離開封地,向天子朝賀。

  霍明明打私心裡不願離開博陵,人還沒找到呢,她走什麼走啊。奈何皇后欽點了她,真是人怕出名豬怕壯,明明都是老侯爺為了拖延謝豪行軍進度的計謀,偏偏最後躺槍的是她一人。

  這段日子,博陵侯還專門給她送來了一個據說是宮中出來的嬤嬤,讓她儘快惡補宮廷禮儀。她每天出去找人都覺得時間不夠用,哪兒有工夫學這玩意兒啊!

  可那嬤嬤也是個有手段的,知道她目前頗得侯府寵愛,當她不想學的時候,也不責罵,只是跪下磕頭。看著三十多歲的人磕的砰砰響……

  作孽喲!!

  霍明明仰天長嘆,她這是倒了八輩子霉啊,竟然遇到了皇帝選秀這種事。想她已經二十四歲的高齡,小皇帝今年才十五,只要這皇帝不是明憲宗,她壓根就沒戲好麼,完全就是個陪跑的。

  京城因諸侯王及列侯的前來也熱鬧了起來,進入五月後,京城的警戒便提到了最高一檔。皇帝防著諸侯王,諸侯王們也擔心這是一場鴻門宴。

  陳氏諸侯們對皇帝選後興趣不大,反正不可能是自家的閨女。他們更害怕皇帝引的自己離開封國,然後找個藉口將他們扣下。

  不少諸侯將世子留在了國內,只帶次子或幼子前行。在聽說博陵侯將霍文鍾帶來後,幾乎所有人都翻了個白眼——這個沒心沒肺的!

  當初就是他,第一個將列侯府內部分屬官的任命權交給中央,害的其他人不得不也跟著上表;如今又是他,竟把嫡子就這樣大大咧咧的帶入京城了,要不要這麼急著表忠心啊!要知道霍文鐘不僅是嫡長子,還是博陵侯唯一嫡子,讓其他只帶著小兒子或者只是庶子的人怎麼辦!

  “哼,他還算有些眼色。”皇帝陳澤聽聞此事後,對博陵侯的做法表示了滿意,“不過別以為做些花樣子,就真的將朕當傻子糊弄了!”雖然沒有實質性的證據,但陳澤得到暗報博陵侯一連十幾天沒露面八成就是去吳國了。

  奈何博陵侯這隻老狐狸沒有留下任何把柄,反而還把謝豪訓了一頓,陳澤心中頗為不悅。太后還讓他將府里女眷帶來,聽聞博陵侯只有一個嫡女,已經嫁了,那麼這次帶了的肯定是庶出。

  “母后也太偏心了!為了博陵侯,難道要將一個庶出的女子塞進朕的後宮?!”陳澤知道自己應該不久後就會大婚,他的皇后當然應該出身名門,他也不介意納幾個庶出女子,可博陵侯的女兒……

  “那樣的人家能教出什麼來!”

  “他……真是這樣說的?”霍太后抖著聲音,不可置信的看著鄧公公。

  鄧公公恨不得將頭埋在地上:“許是奴婢聽岔了,奴婢該死,奴婢該死。”說著,便開始掌嘴。

  長信宮內一片靜謐,宮人早在鄧公公來之前就被打發到了外面。

  霍太后捂著胸口,她費盡心血,先帝後宮中那麼多的女人,她好不容易在這宮裡站穩了腳步,她是為了誰才這樣!

  而如今,她的親生兒子,將她的娘家說成是“那樣的人家”。

  呵呵呵……

  當年她在宮裡死了三個孩子,若不是博陵侯拿命換到了可以守備宮廷的衛將軍一職,恐怕她早就死在了深宮之中。

  “他以為他的舅舅是為了誰——,才歸的封地!!”

  嘩的一聲,矮几上茶盞摔了一地,茶水從矮几上緩緩滴落在地上。

  “太后息怒啊。”鄧公公跪行到霍太后腳邊,“聖上還小呢,還需您慢慢教導才是。聖上都是被那些傳聞給矇騙了,等老侯爺進京後,聖上一定會喜歡侯爺的。”

  “六弟就是心太善,以為交了兵權朝堂里的那些個人就不會說什麼,殊不知人善被人欺。”霍太后語氣溫柔,目光卻透著冰冷,“哀家不能讓他們毀了哀家的兒子!傳哀家懿旨,博陵侯入京後,便立刻進宮。”

  第七十七章 序曲

  陳澤登基的第五年,註定是不平靜的一年。從去年冬天大旱開始,到三月的時疫,隨後北疆犯邊,壞消息一個接一個。離十五歲還差幾個月的陳澤都快急出少年白了,而進入到下半年後,首先是趙縣的時疫得到了控制,在夏天也沒有蔓延,說明時疫已經開始好轉了,吳國也開始收復失地,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太后終於鬆口要為他選後。雖然中間會有一些他不喜歡的人家,不過大婚就意味著成年,意味著他終於可以成為這天下真正的主人。對於討厭的人要進京朝賀這件事,陳澤也不那麼不耐了。

  官道上,黃沙瀰漫,時時有車隊經過。不少商販拿著貨品站在官道外販賣,以給車隊做補給,諸侯列侯們進京的這一路,也變相的帶動了官道兩側的經濟。

  比起上次偷偷摸摸去吳國,這一次的進京之行,聶冬舒服了不少。雖然還是長時間的坐馬車,不過有時候還可以下來走一走,透透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