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哎喲,這裡這麼熱鬧啊。”高安刷完了馬,從院外大步走進。石鳳臻叫他來事趕緊迎接郡守的,這傢伙一出聲,石鳳臻恨不得一頭撞死!

  “郡守大人來了怎麼不去檢查糧草?”高安道,“我們博陵人對糧草如此上心,怎麼你們吳國的郡守一點兒都不著急?”

  “大膽,敢對郡守無禮!”屋內一男子厲聲呵斥。

  高安一向是侯府侍衛里跳脫的一個,頓時道:“這年頭,說句實話也叫無禮了。你們吳國郡守的規矩還真大。等會兒檢查糧草前,是否還要沐浴齋戒三天?”

  “你——”

  那屬官氣的發抖。眼前這個到底是運糧官還是街頭混混,怎麼說話一點都不講究!

  鳳橋郡守對著自己的屬官擺了擺手,命他稍安勿躁,對高安道:“說了這麼多,你又是何人?”

  聽得高安乃是博陵侯府之人,鳳橋郡守立刻笑道:“原來是老侯爺府上的。老侯爺能帶頭樂捐出了這些糧草,本官自愧不如。”

  高安沒想到這老傢伙的臉皮竟然如此之厚,其前後態度轉變的也忒快了。

  鳳橋郡守也不多說什麼了,命眾人隨他去檢查糧草,若無誤,立刻裝車送往鳳橋郡糧倉,那裡正是高安等人此行的最終目的地。

  寇天佑悄悄找來一個侍衛:“你去告訴霍姑娘,這裡一切正常,讓她不必擔心。”

  此刻霍明明正陪著聶冬喝下午茶。霍明明一招龍抓手,盤子裡的兩塊小糕點瞬間消失了,咕嚕嚕,配著茶一口咽下。

  聶冬看著都覺得痛苦。

  霍明明如吞藥一般艱難往下咽,她實在是不喜歡吃這些甜的東西,偏偏老侯爺的下午茶全部基本上都是甜的點心!!

  聶冬垂著頭,心裡的小人不斷戳手指——這不是怕萬一全上你喜歡吃的就露餡了麼。

  “鳳橋郡守已經到了。”霍明明終於喘了口氣,“不知現在怎麼樣了。”

  “你在擔心他們?”聶冬問。

  霍明明果斷點頭:“寇天佑笨嘴結舌的,對方可是郡守啊,文官,嘴皮子肯定厲害!”

  可對面的老侯爺卻一臉毫不在意的模樣,霍明明覺得自己的擔心有些多餘了。她很確定現在在外面流傳的關於湯良的那些話不是她放出的,她也沒有那麼大的宣傳能量,這個幕後推手到底是誰,不言而喻。

  老侯爺這是要幹什麼呢?

  想要徹底搞臭湯良讓他永世不得翻身?

  雖然莫不清楚博陵侯的真實想法,但這樣的宣傳手段倒是十分解氣。為了從博陵侯這裡挖到更多的消息,霍明明決定再給他一個面子,

  她……再吃一塊點心好了!

  一低頭,眼前放著一盤椒鹽餅。

  是鹹的!!

  老大爺你終於人性化了一回,太不容易了!

  聶冬微微別過頭,他怕自己真的會笑出來。霍明明這模樣實在是……百年難得一見啊。他現在就想跟自家女王大人獨處一會兒,什麼湯良,什麼鳳橋郡守,通通都死一邊去!

  上次魏文杰利用輿論把他給黑了一把,聶冬決定這一次他要先下手為強。一個喜歡作的人,聶冬從來不屑於對其講什麼道理,看著他自己慢慢作死就行了。

  可那個作的人是皇帝呢?

  他不僅能把自己給作死,還能順帶作死一批人給他陪葬。

  借著這次機會抽中二小皇帝一個耳光,玩就玩把大的!

  聶冬端起茶杯,掩蓋了漸漸浮上嘴角的笑容。

  第六十九章 博弈

  “湯良竟然叛國?!”皇帝陳睿不可置信的聲音迴蕩在書房內,“丞相為什麼沒有報給朕?”

  柴丞相立刻趴跪在地:“是臣失職。”

  從湯良被抓,到傳出叛國消息,到連皇帝都知道了,前後加起來不到五天。八百里加急的送到龍案之前,陳睿氣得發抖,此刻更是心煩意燥:“罷了罷了,你只說現在該怎麼辦吧!”

  “當務之急,需得派兵前去吳國了。”柴丞相道,“不管湯良此事是真是假,吳國國內肯定一片混亂,北疆已連奪吳國四地,不敢在過多深入吳國腹地,此刻正是派兵良機!”

  陳睿聽著連連點頭,坐視吳國和北疆鬥了那麼久,原本還想培養培養這個湯良,讓他成為自己安插在吳國的軍事棋子,沒想到這個不爭氣的東西!

  這不明擺著是被人給陰了麼!

  “那就調……”話至一半,陳睿向地圖看去,心生一計,“調易陽大營前去吳國!由讓執金吾調一隊北軍前去易陽,擬作監軍!”

  ”柴丞相立刻道:“臣遵旨。”

  陳睿負手而立。易陽郡因有博陵擔負糧倉之責,其守備士卒都是精兵,正好派去吳國摘下勝利的果實,順便消耗一下博陵縣的生力軍。且他還派了京師北軍前去,有天子之師作為督軍,誰敢耍花招?!

  如此,其一可揚天子之威,京師北軍哪怕只是去了一個人,最後的勝利也是天子的;其二北疆、吳國、博陵互相消耗,簡直就是一石二鳥!

  “朕,才是這天下之主。”

  陳睿頗為自信。

  霍明明不知聶冬和小皇帝之間的博弈,她只是憑藉自己的直覺與能力道:“湯良還有一千多的人馬在下溪縣外,現在大營肯定已經亂了。得讓寇天佑前去接管過來。”

  聶冬道:“為何不是鳳橋郡守或者鳳橋郡尉?”

  霍明明不屑道:“兩個包藏禍心的傢伙,要來何用?!”又擔心老侯爺不理解,耐心解釋道,“北疆已連續攻克吳國四座城池,他們雖然驍勇善戰,但不會守城,如今已搶到足夠多的東西了,當務之急是要如何消化這些戰利品。所以他們現在不會主動進攻,開始謀求全身而退。湯良在下溪縣附近的所作所為,鳳橋郡守還有郡尉二人,侯爺認為他們會不知道?派這樣的人去接收兵馬,和再派一個湯良去有何分別?寇天佑乃吳王近身侍衛,有這個身份就夠了,會不會打仗並不重要,因為現在,已經沒什麼仗好打了,跟在北疆人屁股後面收復失地就行了。”

  聶冬聽著不斷點頭,而且寇天佑的身份,還以將收復失地的勝利果實全部歸功於吳王身上。

  必須搶在皇帝所派的天子之師到來之前,收復第一座城池!無論在哪裡,第一個獲得勝利的永遠都是萬眾矚目的英雄,至於第二和第三是誰,從古至今,都沒有多少人去關注。

  “我?”寇天佑不可置信的指著自己的鼻子,“我……我只是個侍衛,最多也就帶過十幾個王宮禁衛罷了。讓我去帶一千多人的大營,這簡直就是兒戲!”

  “我們這群人里,再沒有人比你更名正言順了!”高安道,“難道你想讓那個什麼狗屁郡守去嗎?!今日在大牢中,你看他那個樣子,還想幫湯良脫罪。如今趕緊將湯良所募的兵送到中軍,有這個功勞,你也不必擔心鳳橋郡守日後報復了!”

  寇天佑還在猶豫。帶兵不是嘴巴說說就可,他連湯良手下到底有哪些將領都分不清,還有怎麼行軍怎麼打仗,他通通都不懂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