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黎明時分,山林中忽然響起一聲長嘯,驚的飛鳥四散,一道人影在嘯聲中飛掠而至,飄然落地。

  出現在他面前的,是修羅煉獄般的場景,十來具慘不忍睹的屍體以各種姿勢分散在山坡上,來人目光落在位於這些屍體中心位置的兩個少年,沉聲喝道:“方煒!”

  坐在地上的少年沒有任何反應,來人一步跨至他身邊,蹲身探向他懷中的少年,方煒下意識的一掌拍出,被來人一把攥住手腕,內力源源湧入,梳理他紛亂不堪的內息,口中怒道:“方煒!”

  方煒緩緩抬頭,露出一張淚流滿面的惶然的臉,封毅心中怒意稍減:“方煒,小沫怎麼了?”

  方煒抬起自己的兩隻被鮮血染的通紅的手,顫聲道:“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他甚至連自己懷裡抱著的,是活人還是死人都不知道,他家小沫,眼耳口鼻,每一寸肌膚,每一個毛孔都在滲血,他怎麼擦都擦不乾淨……

  第210章 亂世30

  封毅嘆了口氣,手指按在方沫的腕脈上,內息化為遊絲點滴浸入,半晌以後才神色凝重的抬起頭來,對上方煒仿佛無助的孩子般的目光,道:“小沫逆轉經脈強行晉入一品,經脈承受不住,寸寸斷裂……好歹還留了一條命。”

  他解下外衣,將方沫仔細包裹起來,抱在懷裡,道:“先回庸城再說。”

  方煒此刻終於恢復幾分神志,上前便要接過方沫,道:“我們兩個現在是眾矢之的,老爹你還是不要卷進來的好。”

  封毅將他一袖拂開,冷冷道:“老子扔下一大家子,跑了幾千里到這裡來,就是為了聽你這句話?”

  方煒苦笑道:“我當然知道老爹你的好意,但是我已經害了小沫,若是他醒來,知道我連你都連累了,一定不肯原諒我……”

  封毅不耐煩的打斷道:“方煒你什麼時候變成了這般畏手畏腳的模樣?小沫他不是小孩子,來江城是他自己的決定,輪不到你來自怨自艾。你這樣倒讓我懷疑你到底配不配做小沫的兄弟……我要帶小沫回庸城,你愛去哪兒去哪兒。”

  不再理他,轉身便走。

  方煒沉默下來,默默跟在他身後,許久之後忽然開口道:“老爹你確地不後悔讓我去庸城?”

  封毅回頭看了他一眼。

  方煒淡淡道:“小沫成了這樣,不管他能不能活下來,會不會痊癒,霍家堡,狗皇帝,還有那些狗屁義軍,我一個都不會放過!老爹你確定還要讓我去庸城嗎?”

  封毅沒有回答,抱著方沫舉步緩行,良久之後才道:“苓兒死了。”

  方煒一愣。

  封毅淡淡道:“霍驚鶴離開庸城之後,沒有回霍家堡,而是和劉經業一起來了江城,見了那昏君。當時江城的戰事尚未吃緊,昏君還有閒心取樂,一眼就看上了苓兒,霍驚鶴表面大怒,暗地裡卻將苓兒灌醉,送上了昏君的床榻。苓兒醒來之後,一句話沒說,就投繯自盡了。”

  他神色淡淡,但方煒卻聽出其中的憤怒和悲傷,默然不語。

  封毅道:“我一直怒其不爭,認為她自己的人生,應該自己負責,不該總想著有人攙扶著她前進。後來我在庸城聽到你們的消息,很擔心你們的處境,在連夜趕往江城的途中,我忽然就明白了她為何對我如此失望和憤怒。因為如果換了是小沫的話,別說攙扶著他前進,就是背著他抱著他,我大概也是願意的。

  “她說的沒錯,的確是我這個做父親的,過於無情。也許她當初,其實是寧願我不顧她的意願,替她做一次主,將她強行留在庸城的。

  “所以到了江城,我就找到霍驚鶴,想要帶苓兒回家。可惜已經晚了。”

  封毅似乎答非所問,但方煒已經明白了他的意思:封苓兒等若死在昏君和霍驚鶴手中,他方煒不管想做什麼,封毅都不會反對。

  又問道:“霍驚鶴呢?”

  封毅淡淡道:“廢了他的武功,斷了他的右臂,碎了他的子孫根,命留給你日後去取。”

  方煒道:“多謝。”

  不是謝封毅廢了霍驚鶴,而是謝他留著霍驚鶴一條命。

  封毅看了他一眼,道:“你現在不傷心了?竟然還有空關心別人。”

  方煒微微一笑,道:“小沫告訴過我,他不管傷的多重,只要還活著,就一定會好……我從來都不會懷疑他的話。”

  封毅欲言又止,卻終究只是加快了步伐,輕嘆一聲。

  ——

  因為方沫出手太狠,十個一品一個都沒能活著離開,以至於方煒的那番皇帝還活著的話並未傳揚出去,不久之後,倒有另一番流言越傳越盛。

  當初義軍合力討伐昏君時曾有約定,誰殺死昏君,奪得玉璽,誰就是天下共主。而後皇帝被長沙軍高手方煒、方沫所殺,但因長沙軍勢弱,各路義軍翻臉不認不說,還派出十多位一品高手追殺方煒方沫二人,這十多位一品高手在得手之後又為了搶奪玉璽互相殘殺,最後同歸於盡,玉璽也不知所蹤。

  一時之間,原本因攻破江城而如日中天的義軍們頓時人望大減:什麼為民除害,還天下一個清平世界,全都是假的!說到底還不是為了自己當皇帝——換了這種人當了皇帝,難道老百姓就有好日子過?

  與之相反,關於方煒方沫兄弟的故事,卻在有心人的推動下,長了翅膀一般飛快的傳揚出去。

  譬如不顧生死,夜入皇宮,刺殺昏君。

  譬如當初昏君在八座城池嚴密布防,當其他義軍束手無策時,方沫方煒二人在內刺死主將章勇,長沙軍在外騙開城門,裡應外合之下,幾乎是兵不血刃的拿下鄭城,這才打開了局面……

  譬如昏君布置的八城,有三城是因為方煒方沫兄弟刺殺主將而被攻破,在討伐昏君一事中,這兄弟二人的功績無人能及……

  譬如這兄弟二人,向來只殺主動為昏君賣命的將領,從不傷普通百姓,甚至連普通士兵都不肯加一指,其仁其義世間無雙……

  這些事傳揚天下,自然噁心到了很多人,但是此時此刻,誰願意為了跟兩個死人計較以至於損失民心?不僅不能說他的壞話,甚至還要符合唏噓幾句,以證明傳言中翻臉不認人且派人追殺的義軍中,絕對不包括自己。

  當今的皇帝老兒死了,未來的威脅方煒方沫也死了,終於可以安安心心的爭奪皇位了,於是原本還並肩禦敵的義軍們很快就撕破了表面的和平,先是背後捅刀子,漸漸發展成正面開戰,最後更是亂成一團。

  短短數月之間,整個天下便處處都燃起戰火,盜匪流寇四處橫行,百姓日日惶恐不安,日子過得竟比昏君在位時還要悽惶。

  然而這天下,也並非沒有太平之地,那便是北方的庸城。傳言在庸城,百姓依舊安居樂業,沒有戰火,沒有沉重賦稅,沒有拉丁入伍,種地的依舊有地種,念書的還是可以安安心心讀書……於是無數百姓拖家帶口,逃往庸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