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林星上台之後的首要任務,就是改革軍制,提高宋朝軍隊的戰鬥力。他試圖採取同步措施,一次性改革禁兵、廂兵、鄉兵和蕃兵,從而事半功倍。

  但是,一場突如其來的戰爭,很快打亂了林星的計劃。

  公元1101年,西夏趁宋朝新換皇帝,根基未穩,揮師二十萬,大舉進攻宋朝宣威城,宋夏宣威城之戰爆發。

  (作者註:史書記載,宣威城之戰發生在公元1105年,此處略有出入。本書純屬架空,史學家不可深究。)

  一時間,朝野震驚,天下聳動。

  值此國家危難之際,宋徽宗第一個想到的,當然是林星。如今林星已經成為救世主的代名詞,無論遇到什麼事情,能解重圍的,唯有林星一人而已。

  當下召集百官,會聚朝堂,共同商議軍機大事。

  宋徽宗畢竟剛剛當上皇帝,大戰在即,難免底氣不是很足,詢問道:“林愛卿,西夏大舉進攻,宣威危險,朕該如何應對?”

  林星並不著急,先從源頭說起,道:“皇上稍安勿躁,西夏人狼子野心,向來覬覦我大宋國土,近百年來雙方戰事不斷,今天大舉圍困宣威城,也算正常,沒什麼大不了。皇上不可過於操心,依臣愚見,西夏人必定是趁著皇上新近登基,百廢待興,所以趁機發動戰爭,想給皇上一個下馬威,好讓皇上知道西夏人不是好欺負的。”

  早有蔡京排眾而出,斥責道:“這幫西夏狗,真是欺人太甚,皇上豈是好欺負的主?他們這樣做,分明是不把我們大宋放在眼裡!”

  宋徽宗亦是非常惱火道:“西夏夷狄,竟敢藐視我華夏天威,實在是罪不容誅!這口惡氣,朕一定要出,否則無法給天下人一個交代!”

  右相曾布最會揣摩聖意,心知這不過是皇上的狠話,狠話誰不會說?關鍵還是得有實力,所以他轉而將話題拋回給林星,道:“皇上,現在戰事已開,關鍵在於備戰,皇上何不問問林大人,有何退敵妙計?”

  宋徽宗回過神來,連連點頭,道:“不錯!林愛卿,你可有退敵良策?”

  林星微微一笑,話語中滿含無限的豪氣,道:“退敵?呵呵!讓西夏人退回西夏,豈不是便宜了他們?在我林星的字典中,沒有退敵二字,只有殺敵!西夏人既然進入我大宋國土,想退可沒那麼容易。我要讓他們知道,大宋不是他們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地方!”

  這番話說得豪邁不已,朝堂上陡然升起強大的鬥志。

  宋徽宗聞言喜道:“這麼說,林愛卿有戰勝西夏人的把握?”

  林星淡淡道:“微臣不是有把握,是有必勝的把握!”

  曾布年長了幾歲,見過大宋和西夏打了多場戰,多是勝少輸多,底氣可沒林星那麼足,遂出言提醒道:“林大人,西夏大軍有二十萬猛士,你自稱必勝,是否有些托大?”

  所有人都懷著同樣的問題,一起看著林星。

  林星斬釘截鐵的聲音響徹大殿,道:“托大?等到我全殲西夏二十萬大軍時,曾大人就不會這麼覺得了!”

  所有人聞言一震。

  宋徽宗不能置信道:“林愛卿,西夏大軍來勢洶洶,你的勇氣和信心從何而來?”

  面對宋徽宗,林星則要謙遜一番,道:“皇上,西夏軍看似來勢洶洶,實則是外強中乾!”

  “外強中乾?”

  林星續道:“不錯!表面上西夏人兇猛異常,實際是軍心渙散。皇上可知為何?據探子回報,西夏崇宗李乾順雖然十幾年前就即位了,但當時他只有三歲,真正親政還是去年的事情。夏崇宗為了親政,殺滅了梁氏一族,此舉雖然幫助他獨攬大權,但也引起朝野震驚,群臣離心,現在的西夏可以說是政局動盪,搖搖欲墜,隨時都有爆發內戰,爭權奪勢的可能性。”

  說罷話鋒一轉,道:“今時今日,西夏國內亂糟糟的,絕不是各位想像中的那樣強大。由於國內矛盾重重,無法調和,所以夏崇宗急需發動一場戰爭,來轉移民眾視線,將戰火蔓延至宋朝,他好利用這段時間去整頓國內事務的一個陰謀。因此,這一場戰爭,西夏必定是準備不足,甚至軍士之中,派系林立,各自為政,說是一盤散沙,烏合之眾亦不為過。”

  然後面帶微笑看著宋徽宗,道:“皇上,現在你還覺得西夏大軍是虎狼之師麼?呵呵!反觀我大宋,君明臣賢,政令暢通,單從氣勢上,已經壓倒對方,所以我斷言,此戰宋朝必勝!”

  宋徽宗聽得精神大振,拍案而起道:“好!林愛卿,說的太好了!朕就派你為帥,領兵出陣,殺退西夏賊兵!”

  所有人都一起看著林星。

  林星卻又不緊不慢了,淡淡道:“皇上,若要微臣出戰,需得依微臣三個條件?”

  宋徽宗自然而然問道:“哪三個條件?”

  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二章 揮師北上

  更新時間2011-9-18 9:02:20 字數:2288

  書接上文。

  面對著所有人的目光,林星釋然說出第一個條件,道:“皇上若要微臣領兵出陣,首先要充分放權,讓我全權指揮,不受任何限制。”

  事實上,前文說過,由於樞密使勢大,早已蓋過三衙的風頭,三衙無不唯其馬首是瞻,林星一統天下兵馬,已經成為事實。林星此舉,只不過是要宋徽宗的一個承諾罷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