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頁
宋哲宗聽得如聞暮鼓晨鐘,大受啟發,續道:“具體而言,要如何實現這一點呢?你應該知道,要想官員個個都清廉正直,非常困難;要想百姓個個都遵紀守法,那就更加困難了!”
林星微微一笑,道:“皇上,我並沒有說,要每一個官員都清廉正直,更沒有說要每一個百姓都遵紀守法。皇上糊塗了麼?呵呵!讓微臣細細道來。所謂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官員不可能個個都像王安石、范仲淹、司馬光之流,微臣要皇上明白的是,瑕不掩瑜。一個官員,只要他能完成皇上交給的任務,那麼,即使他是一個貪贓枉法,徇私舞弊之人,皇上照樣可以任用他。”
宋哲宗聞言一驚,詫異道:“這怎麼可能?朕豈能任用這種官員?”
林星還有下文,並不著急,道:“皇上稍安勿躁。這就關係到我剛才所說的兩個字,任務!比如,皇上可以給一個州官下達一個任務:每年的賦稅達到多少萬兩,每年的糧食達到多少萬石,每年的金銀銅鐵上交多少萬斤。也可以下達這樣的任務:每年轄區的治安案件不得超過多少件,每年官員貪污的銀兩不能超過多少兩。皇上試想一下,如果一個知州,每年轄區產糧十萬石,然後他一年貪污幾千里銀子,去個幾次青樓,皇上還會降罪於他麼?”
宋哲宗一愣,道:“這倒不會。”
林星聳聳肩,道:“那就是咯!”
端王奇道:“你是說,讓朝廷默許官員貪污?”
林星嘆一口氣,道:“皇上,王爺,此所謂:高薪養廉。官員們的俸祿太低,應酬又太多,若沒有一定的銀兩周轉,勢必會走上貪污之路。加入皇上按照標準,默許官員貪污一定數量的銀子,比如,知縣每年可貪五百兩,知州每年可貪一千兩,知府每年可三千兩,並且立下死規矩,無論任何人,超過這個上限,一經發現,格殺勿論!那麼還會有這麼多的饕餮巨貪麼?”
宋哲宗聽得非常震撼,默默考慮此舉的可行性,道:“林星,你這方法,倒是新奇。”
林星微微一笑。
(作者註:關於高薪養廉,純屬瞎掰,本文是架空歷史的一本撲街書,隨手寫,史學家不可深究。憤青讀者不可罵人,喜歡的頂一下,不喜歡的一笑置之。)
林星又續道:“皇上,光是任由官員貪污,還不行!必須讓官員們明白,這些銀子不能白拿,既然當官了,必須要為朝廷服務,必須拿出政績。轄區的農業、礦業、漁業、紡織業、團練、軍工都必須搞好!皇上可以給各州制定目標,完成不了的官員,一律革職查辦!”
然後總結性道:“皇上,只有恩威並施,一面胡蘿蔔,一面大棒,才能讓官員服服帖帖的。要是有誰再敢魚肉鄉里,橫行無忌,皇上抓幾個來,殺一儆百,到時候,相信天下的官員,都會服服帖帖,效忠於皇上。”
宋哲宗忍不住笑道:“林愛卿所言極是!深和朕意。”
隨即又有些苦惱道:“朕雖然想這麼做,只可惜有些無力,先不說地方,光是朝中,就有許多官員難以制服,朕壓力很大啊!”
林星早已猜到,自從王安石變法以後,宋朝的新舊兩黨斗得不可開交,宋哲宗又是個偏軟弱的皇帝,當然很難駕馭這些老臣,這是事實,林星也只能略盡人事,勸說宋哲宗不要氣餒,淡淡道:“皇上,成大事者,不擇手段,是該到了雷霆萬鈞之時了。”
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二十八章 哲宗病危
更新時間2011-9-14 23:19:14 字數:2081
書接上文。
宋哲宗聽取了林星一系列關於治國的方針,並且回宮之後,認真考慮這些方針政策的可行性。經過研究,他發現林星的許多建議,都是切實可行的,因此,宋哲宗毫不猶豫地開始實施這些強國富民的政策,並且破格提拔林星為御史大夫,表面上是監察之職,實際是名副其實的改革大臣,只因為自王安石變法之後,“改革”一次太過敏感,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政治紛爭,宋哲宗才故意安排了這個從二品的職位。
至此,林星短短半月,就從六品官員,迅速變成二品大員,崛起之神速,令整個朝野震驚。非但如此,林星還深受皇帝的寵愛,更有傳聞稱,連太后也對林星青睞有加,甚至有小道消息稱,太后要把最寵的愛女慶國公主許配給林星當妾,一時間,輿論譁然。
事到如今,朝中再沒有人敢對林星心存非議,又或者說,即使敢怒,也不敢言。
事實上,當事人林星根本沒心思理會任何非議,得到哲宗器重的他,開始了忙碌的改革之路,當然,這條改革之路,並不坦蕩。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不說林星如何繁忙,單說宋哲宗自得到林星的啟發之後,大張旗鼓地實行改革,每天埋首正事,忙得不亦樂乎,那種緊張又充實的感覺,讓哲宗仿佛回到了當年王安石時期的朝氣蓬勃。
看到皇帝日理萬機,連端王和向太后都驚呼,那個年輕力壯,精力充沛的宋哲宗又回來了!
若是真這樣改革下去,宋朝就大有希望。
但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就在所有人都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宋朝的九五之尊,江山的帝王,國家的領路人,宋哲宗,由於過分操勞,病倒了。
林星微微一笑,道:“皇上,我並沒有說,要每一個官員都清廉正直,更沒有說要每一個百姓都遵紀守法。皇上糊塗了麼?呵呵!讓微臣細細道來。所謂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官員不可能個個都像王安石、范仲淹、司馬光之流,微臣要皇上明白的是,瑕不掩瑜。一個官員,只要他能完成皇上交給的任務,那麼,即使他是一個貪贓枉法,徇私舞弊之人,皇上照樣可以任用他。”
宋哲宗聞言一驚,詫異道:“這怎麼可能?朕豈能任用這種官員?”
林星還有下文,並不著急,道:“皇上稍安勿躁。這就關係到我剛才所說的兩個字,任務!比如,皇上可以給一個州官下達一個任務:每年的賦稅達到多少萬兩,每年的糧食達到多少萬石,每年的金銀銅鐵上交多少萬斤。也可以下達這樣的任務:每年轄區的治安案件不得超過多少件,每年官員貪污的銀兩不能超過多少兩。皇上試想一下,如果一個知州,每年轄區產糧十萬石,然後他一年貪污幾千里銀子,去個幾次青樓,皇上還會降罪於他麼?”
宋哲宗一愣,道:“這倒不會。”
林星聳聳肩,道:“那就是咯!”
端王奇道:“你是說,讓朝廷默許官員貪污?”
林星嘆一口氣,道:“皇上,王爺,此所謂:高薪養廉。官員們的俸祿太低,應酬又太多,若沒有一定的銀兩周轉,勢必會走上貪污之路。加入皇上按照標準,默許官員貪污一定數量的銀子,比如,知縣每年可貪五百兩,知州每年可貪一千兩,知府每年可三千兩,並且立下死規矩,無論任何人,超過這個上限,一經發現,格殺勿論!那麼還會有這麼多的饕餮巨貪麼?”
宋哲宗聽得非常震撼,默默考慮此舉的可行性,道:“林星,你這方法,倒是新奇。”
林星微微一笑。
(作者註:關於高薪養廉,純屬瞎掰,本文是架空歷史的一本撲街書,隨手寫,史學家不可深究。憤青讀者不可罵人,喜歡的頂一下,不喜歡的一笑置之。)
林星又續道:“皇上,光是任由官員貪污,還不行!必須讓官員們明白,這些銀子不能白拿,既然當官了,必須要為朝廷服務,必須拿出政績。轄區的農業、礦業、漁業、紡織業、團練、軍工都必須搞好!皇上可以給各州制定目標,完成不了的官員,一律革職查辦!”
然後總結性道:“皇上,只有恩威並施,一面胡蘿蔔,一面大棒,才能讓官員服服帖帖的。要是有誰再敢魚肉鄉里,橫行無忌,皇上抓幾個來,殺一儆百,到時候,相信天下的官員,都會服服帖帖,效忠於皇上。”
宋哲宗忍不住笑道:“林愛卿所言極是!深和朕意。”
隨即又有些苦惱道:“朕雖然想這麼做,只可惜有些無力,先不說地方,光是朝中,就有許多官員難以制服,朕壓力很大啊!”
林星早已猜到,自從王安石變法以後,宋朝的新舊兩黨斗得不可開交,宋哲宗又是個偏軟弱的皇帝,當然很難駕馭這些老臣,這是事實,林星也只能略盡人事,勸說宋哲宗不要氣餒,淡淡道:“皇上,成大事者,不擇手段,是該到了雷霆萬鈞之時了。”
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二十八章 哲宗病危
更新時間2011-9-14 23:19:14 字數:2081
書接上文。
宋哲宗聽取了林星一系列關於治國的方針,並且回宮之後,認真考慮這些方針政策的可行性。經過研究,他發現林星的許多建議,都是切實可行的,因此,宋哲宗毫不猶豫地開始實施這些強國富民的政策,並且破格提拔林星為御史大夫,表面上是監察之職,實際是名副其實的改革大臣,只因為自王安石變法之後,“改革”一次太過敏感,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政治紛爭,宋哲宗才故意安排了這個從二品的職位。
至此,林星短短半月,就從六品官員,迅速變成二品大員,崛起之神速,令整個朝野震驚。非但如此,林星還深受皇帝的寵愛,更有傳聞稱,連太后也對林星青睞有加,甚至有小道消息稱,太后要把最寵的愛女慶國公主許配給林星當妾,一時間,輿論譁然。
事到如今,朝中再沒有人敢對林星心存非議,又或者說,即使敢怒,也不敢言。
事實上,當事人林星根本沒心思理會任何非議,得到哲宗器重的他,開始了忙碌的改革之路,當然,這條改革之路,並不坦蕩。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不說林星如何繁忙,單說宋哲宗自得到林星的啟發之後,大張旗鼓地實行改革,每天埋首正事,忙得不亦樂乎,那種緊張又充實的感覺,讓哲宗仿佛回到了當年王安石時期的朝氣蓬勃。
看到皇帝日理萬機,連端王和向太后都驚呼,那個年輕力壯,精力充沛的宋哲宗又回來了!
若是真這樣改革下去,宋朝就大有希望。
但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就在所有人都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宋朝的九五之尊,江山的帝王,國家的領路人,宋哲宗,由於過分操勞,病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