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後面所有的軍艦都知道了懸崖上有德國人的重炮,因此他們集中火力對著那裡狂轟濫炸。一時之間煙塵瀰漫,火光連連。雖然對德國工事沒有製造打的麻煩,可是他們也影響了重炮的觀瞄射擊。

  雙拳難敵四手,27艘軍艦可都是牙尖嘴利的。他們的炮彈也不是吃素的,在打退了第一波攻擊之後,估摸著大紅一師的另一個營會來了,他們肯定會跟沙灘上隱藏的那些和半死不活的人一道組成更強大的攻擊波。整個登陸正面80多公里。也就是能夠展開5個加強營規模的兵力。他們第一次登陸無一例外的都被德軍擊退。看來必須要增加力量才能夠有所作為了。

  於是第二波的攻擊果然犀利了很多,美軍飛機甚至直接把火箭彈往碉堡上面招呼。鑽進射擊孔的火箭彈很難得,但他們製造的高溫氣體也是帶著死亡的味道,因此多少對德軍造成了一定影響。主要是通過吃一點虧,盟軍找到了德軍陣地上隱藏的火力點。因此這一次有備而來。

  果然厲害的海陸空一體戰術很有效。德軍紛紛頂不住了!他們開始組織後撤,陣地上的88炮甚至被他們主動炸毀了。他們不想留給敵人用!

  後撤的道路是早就找好了的。機槍在持續射擊中也快要報廢了。迫擊炮也在盟軍的空襲中損傷嚴重,四腳朝天的德國戰車比比皆是,尤其是以120迫擊炮被擊毀的最多了!沿著交通壕急速後撤的德軍部隊運氣好的乘車離開,途中在德國空軍的保護下很安全。只有少數人被敵人堵在工事內,他們只有悲催的被憤怒無比的敵軍殺死!

  終於,在耗費了一整天的時間,死傷了20餘萬士兵之後。灘頭陣地建立了起來!德國人看來是無力阻止他們的登陸,他們撤向內陸組織防線去了。美軍艦隊強大的火力令人心悸,所以德軍不得不尋找他們打不到的地方再一次組織防禦。

  s

  十三節:爭奪制空權

  十三節:爭奪制空權

  後撤的道路是早就找好了的,機槍在持續射擊中也快要報廢了。迫擊炮也在盟軍的空襲中損傷嚴重,四腳朝天的德國戰車比比皆是,尤其是以120迫擊炮被擊毀的最多了!沿著交通壕急速後撤的德軍部隊運氣好的乘車離開,途中在德國空軍的保護下很安全。只有少數人被敵人堵在工事內,他們只有悲催的被憤怒無比的敵軍殺死!

  終於,在耗費了一整天的時間,死傷了20餘萬士兵之後。灘頭陣地建立了起來!德國人看來是無力阻止他們的登陸,他們撤向內陸組織防線去了。美軍艦隊強大的火力令人心悸,所以德軍不得不尋找他們打不到的地方再一次組織防禦。這一道防線其實莫德爾早就看好了的。那就是以瑟堡、聖諾和卡昂著三個盟軍登陸之後第一個攻擊目標為據點的戰線。莫德爾知道英美聯軍必須要拿下瑟堡,否則的話他們幾十萬大軍物資運輸不能保證。他們只有徹底拿下著三個城市才算得上是登陸成功。不然的話一個小小的登陸場算不了什麼的。沒準德國空軍只是組織一次半次猛烈的地毯式轟炸就會把他們殲滅在海灘上了!迫使莫德爾做出這個決定的是戰場形勢,因為德國海軍不給力,德國空軍這段時間也不能有效保護灘頭的天空。因此莫德爾決定把防禦的重點放在二線。

  英國人擁有強大的海軍,美國人的海軍也不遜色。兩個世界上排名第一第二的海軍加起來絕對是能夠掌控這個星球上絕大多數海洋的。德國大西洋艦隊只能夠在北海地區稱王稱霸的,在德國空軍的翅膀底下他們有能力擊敗任何對手,一旦脫離了這個範圍就只能是夾著尾巴做人了!在沒有制海權的情況下,制空權就尤其重要。邱吉爾曾經一再堅持著在歐洲沿海獲得絕對制空權之後再登陸。可是時不我待。蘇聯眼看就要丟掉他們最後的精神支柱---莫斯科。這樣的危機關頭實力強大的美國人終於坐不住了。雖然羅斯福想過----他們被迫出手的時候就已經失去了主動權,可是他們擁有這個星球上最強大的實力,加上英國跟蘇聯掌控的資源,德國人看來是沒有任何機會獲得勝利了。因此羅斯福決定跟一門心思推行精兵戰略的德國人較量一番。他知道一個德國兵頂的上2個以上的美國兵,可是他有800萬軍隊,而德國也只是800萬人。美國是在國內擇優入選的兵員,而德國人可就是最大限度的徵兵的結果了。這讓羅斯福有底氣放手一搏,畢竟只要美國贏了,那就是世界的老大,輸了打不了退回國內搞經濟建設。相信被戰火摧殘了數年的歐洲需求會很旺盛,美國的產品不愁沒有市場!因此他跟他的幕僚們決定放開了---打!

  他們底氣很足,可盟友英國人感覺卻不這麼好。英國首相邱吉爾對於諾曼第登陸這次史無前例的大型戰役並不怎麼放心,他曾經私下裡跟艾森豪交談,當時他幾乎是擎著眼淚說:“當我一想到諾曼第的海灘上擠滿了英美兩國的優秀青年,我就會不寒而慄。德國人強大的火力史我們無法預計的,因此這樣的登陸時及其冒險的。”美國人都知道邱吉爾念念不忘的是企圖在非洲進行登陸作戰,那樣的話在中東地區的英軍可以跟西部非洲作戰的盟軍一起夾擊隆美爾。勝利的話就能掌控地中海和進擊歐洲柔軟的下腹部。那一個著名的歐洲火藥桶----巴爾幹地區就是德國人的麻煩,英國人一直在那裡擁有勢力範圍,他們的情報部門在那裡早就遍地開花了。可是,胳膊擰不過大腿,美國人一直是實力為先,他們打仗從來都是喜歡直搗黃龍的。直來直往的作風貫徹他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就連打仗也會這樣的不懂變通。以美軍參謀長馬歇爾為首的諸位將領製造了在歐洲腹地登陸的計劃,在法國勝利進軍之後德國人就不得不應付困難的兩線作戰。美國人不相信德軍能夠撐住英美兩國的800萬大軍和蘇聯過千萬大軍的聯手一擊。再怎麼找美國佬有原子彈壓箱底,雖然在日本那裡用了兩顆,但是短時間內再造出兩枚也不是不可能。總之,在常規武器全面落後與德國的情況下美國人終於找到了他們領先的地方。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