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這個時候,內閣成員中,也有不少人受到皇后歐仁妮的宴請,收了不少好處,當然,條件自然是英國儘快出兵。內閣成員原本就一直奉行歐洲大陸平衡政策,而英國方面早就宣布了對普魯士的宣戰,但一直苦於不捨得軍費開支,並且不願意犧牲本國將士性命,因為一直保持觀望沒有真正派出陸軍,只是派兩支海軍艦隊襲擾波羅的海,目的也只是想搶占海上勢力。如今,有了一些軍費開支,儘管很少,但這也是很好的藉口,最關鍵的是,普魯士擊敗法國之後就會變得在歐洲一家獨大起來。儘管大家知道普魯士的崛起無法阻擋,但也不想他們如此強大,因此,內閣成員和國會議員們還真的想限制住普魯士王國不要過於崛起。

  這樣一來,在一些利益相關的人員一番運作之下,竟然還真的通過了這個決議。

  新登基的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直接宣布,王室捐出10萬英鎊用於軍費開支,以幫助大不列顛的軍隊戰勝普魯士王國。

  在這名魯莽的國王催促之下,在一些有心人的運作之下,英國還真的迅速組織了一批7萬人的陸軍,渡過多佛爾海峽在法國小城加來登陸。而這個時候,普魯士的8萬大軍正攻打比利時王國的布魯塞爾,英軍連忙趕去救援。

  得知英軍陸軍的加入戰場,普魯士軍隊撤去對布魯塞爾的圍攻,後退至於盧森堡一帶防守。同時,普魯士10萬陸軍已經攻占貝特尼和勒拜,直逼巴黎50公里的距離,並且,普魯士又增加10萬兵力從普法邊境攻向法國,合計20萬兵力準備一舉攻占巴黎,徹底將法國占領。

  法國的臨時政府組織北方軍團的16萬兵力趕來攔截,但指揮官指揮失誤,士兵們也無所適從,在聖康坦遭遇慘敗。而另外,法國東南面的里昂軍團和中部的圖爾軍團都表示對巴黎的臨時政府不予認可,並不支援巴黎,而是與進攻凡爾登的普魯士軍隊作戰,只有最南部的馬賽軍團雖然不認可巴黎臨時政府,但仍然趕來支援巴黎,不過路途比較遙遠,遠水救不了近火。

  法國巴黎遭受普魯士20萬軍隊火炮轟擊半個月之後,法國臨時政府終於按捺不住,直接提出與普魯士方面的代表俾斯麥談判,簽訂停戰投降協議。協議約定,巴黎要塞大部分炮台連同火炮和彈藥移交給了普魯士軍隊,並且賠款10億法郎,當然,還有法普邊境線上的洛林和阿爾薩斯地區以及盧森堡等都移交普魯士王國,同時,一半賠款到位後普魯士軍隊退出巴黎地區,賠款全部到位之後,普魯士軍隊在一個月內退出法國邊境。

  這個消息一經傳出,立刻在巴黎和整個歐洲都引起巨大的轟動。

  第1334章 巴黎公社

  巴黎境內的工人、無產流浪者、手工業工匠以及小商販等將近2萬人爆發了起義,他們搶奪警察局、部隊等武器,組建起巴黎工人自衛隊,而臨時政府急忙派士兵鎮壓,不過,不少士兵倒戈,組建了巴黎士兵自衛隊,同臨時政府發起了爭奪巴黎街巷的內戰。這兩個以工人和士兵為主體的自衛隊,準備搶占巴黎,抵制普魯士軍隊的侵略。

  城外,普魯士軍隊卻顧不得巴黎這裡了,他們將一半的兵力部署在巴黎城西北部和東部,以防止法國增援的兵力趕來救援巴黎,另一半兵力全部部署在西南面的凡爾賽鎮這裡,戒備森嚴,因為,他們的國王威廉一世,馬上將在這個凡爾賽宮內加冕登基,成為德意志帝國的皇帝!

  在普魯士首相俾斯麥的一番運作之下,早在包圍巴黎、攻占凡爾賽宮之後,普魯士王國便開始醞釀建立德意志帝國,而如今,法蘭西的臨時政府也已經代表法國投降了,巴黎也是隨時可取,國王正式登基成為帝國皇帝的時機已經來臨了。

  經過幾天的等待,德意志聯盟的幾個王國、公國都已經派遣代表團來到了凡爾賽,於是,威廉一世登基為德意志帝國的皇帝的加冕儀式正式開始。

  而之所以要選擇在這法國境內的凡爾賽宮舉行加冕儀式,這就純粹是對法國的羞辱,也是向整個歐洲乃至世界宣稱,普魯士完完全全地統一了德意志聯邦,建立神聖羅馬帝國的大業也終於達成。

  加冕儀式正式開始。

  威廉一世身穿普魯士元帥軍服,頭戴極富日耳曼特色的德意志尖頂頭盔,他的軍服從領口到衣襟上,掛著好幾枚功勳勳章,有他年輕的時候還在做少尉軍官時的鐵十字勳章,還有他當少將時立下的大十字功勳勳章等,而胸口還掛著布蘭登堡紅鷹勳章和柏林銀質勳章,手持權杖,顯得非常地莊嚴肅穆。

  被臨時抓來的一幫法國教區紅衣大主教和巴伐利亞請來的新教大主教同時為他祝福加冕。見威廉一世走了過來,他們都紛紛上前迎接。威廉一世看了他們一眼,哈哈大笑。

  而威廉一世身後一群佩戴著銀白色面罩的普魯士容克騎士們,都是普魯士軍隊中的將軍和其他巴伐利亞、黑森、漢諾瓦、薩克森等軍隊的軍官們,他們紛紛拔出撥出明晃晃的配劍,往上用力地高舉刺空,一邊高聲大呼:「請陛下登基就任德意志帝國的皇帝!」

  眾主教們都嚇得目瞠口呆,臉色大變,半晌才回過神來,連忙一起唱起讚美詩來。四名紅衣大主教將精美的皇冠抬了過來,威廉一世迫不及待地自行將頭頂的德意志尖頂頭盔摘下,大主教們將皇冠戴在威廉一世的頭上,他正式成為德意志帝國的皇帝!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