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皇上年紀還小,居然就這麼多的心機,他在大都住慣了,想要再回去,就得讓己方這些人,拖著一家老小,也都住到大都去…

  「皇上,那錢糧之事,關係重大,還請皇上三思啊!」別的方法不管用了,只有這一個救命稻草了,禮部尚書朱升,哭得鼻涕都出來了:「現在在應天,隨時都有江南的稻米,到了北方,運輸不便,恐怕,北京搬去數月,百姓就得餓肚子啊!」

  朱升也不想搬,他已經非常老了,這一路顛簸,到了北京,恐怕骨頭都散架了。

  「朱大人無須多慮,想當年,韃子的時候,大都繁華也有上百萬人口,也沒有見那些人餓肚子啊!」陳風說道:「現在,漕運依舊便利,而且,藉助著我們水運的發達,可以從海上運輸糧食,這些,都不是問題。」

  「但是,到了冬季,運河會冰封,而渤海也會冰凍,那個時候,又靠什麼來解決錢糧運輸問題?」朱升問道:「要是在那幾個月里,只靠那些商人們的話,糧食的價格,會變得很高。」

  任何一個朝代,商人都是不受歡迎的,他們不從事勞動,靠著買賣來賺錢,這讓很多自命清高的讀書人都看不起。

  但是,在大明朝,由於有陳王爺的關係,商人的地位,變得越來越高了,這也引起了這些酸臭的文人們的不滿,而現在,朱升就是在代表文人們,變相地表達自己的這種態度了。

  聽到了朱升的話,陳風笑了笑:「朱大人,這件事,就不用勞煩您費心了,我們還會補充陸地上的運輸。」

  「陸地運輸,耗費會很大啊。」朱升說道。

  「不會,因為,我們採用的是全新的工具。」陳風說道:「這件事情,正在籌劃之中,再過一兩年,大家想要從北京回南京,只需要七日的時間,而且,還不用顛簸。」

  不想在北京住了,想要回來探親,也就七日的時間,陳風這話一出,眾人更加驚訝,那究竟是什麼?

  陳王爺,絕對沒有說過謊話,既然這麼說,那就一定能辦到,不過,究竟是什麼,卻讓他們開始好奇了。

  「我們將使用蒸汽機車。」陳風說道:「現在,蒸汽機車在揚州和泰州之間,已經來回開始試用了,我們即將鋪設從北京到揚州的鐵路,以後,只需要在黃河和長江換乘船隻,其餘的路線,全部坐蒸汽機車就可以了。」

  蒸汽機車!陳風這次回來,最大的收穫,就是得到了蒸汽機車開始試用的消息。

  在揚州和泰州之間,蒸汽機車終於開始使用了,這兩天,陳風跑到揚州去,就是去親自坐這蒸汽機車了。當看到那鐵製的火車,在鐵軌上開始行走的時候,陳風就是莫名的激動。

  有了蒸汽機車,就相當於有了大動脈,從大都到南方,鋪上一條鐵路,這樣,南北貨物的運輸,人員的往來,就會方便很多!

  可惜,由於這個時代,建造橋樑是件很複雜的事情,能夠承受住火車行駛時的震動的跨越長江和黃河的大橋,是不可能建造成功的。

  雖然歷史上,也有過跨越長江的大橋,不過,要麼是鐵索橋,要麼是使用船隻搭起的浮橋,而火車的橋樑,需要比它們堅固多了。

  所以,只能在這些天塹之處,改為用船渡過,只能在這兩段之中,使用火車。

  即使如此,這也是一個非常浩大的工程了,所需要的人力,物力,都會是天文數字。這樣的工程,只可能在陳風的手裡完成。

  因為,這個項目,是陳風提出來的,同時,也獲得了朱棣的完全支持。

  而且,最主要的,就是關於修建這條鐵路所需要的費用,是從島國運來的銀子中專門劃撥出來的,當鐵路修建成功之後,可以在十年之內,就將這些銀子,再全部賺回來。

  陳風給朱棣出的第二條計策,最終解決這物資運輸問題的,就是這火車。

  「各位如果有興趣,可以到揚州去看一看,坐一坐,保准讓你們滿意。」陳風說道。

  眾人完全在驚愕之中,還沒有回過味來,就聽到朱棣說道:「這件事,就議到這裡,各位愛卿,還有別的事嗎?」

  眾人都沒有反應過來,朱棣身邊的貼身太監就已經喊了起來:「退朝…」

  朱棣站起身子來,向後面走去,等到朱棣走了出去,這些官員們才想起來,這件事,真的就這麼地定下來了?應天,不,南京,真的以後就作為留都了?想起要去北方那個寒冷的地方,他們不由得覺得後背有些發涼。

  皇上走了,按說也該輕鬆一下,可以相互交流交流,但是,陳王爺卻跟著百官們,一同出了大殿。

  於是,他們只好用恭維的目光望著陳王爺,同時,將自己要說的話,都咽在了肚子裡。

  今天回去,還是趕緊收拾東西,準備搬家吧。

  還好,由於朱元璋在位時,對官員們的腐敗行為,看管得非常嚴,所以,有的官員即使是有錢,也不敢多置辦家具,否則,錢的來源說不清楚,也會被追查的。

  所以,他們的家當不多,真的收拾起來,也不費太多的力氣。

  朱棣在旁邊的大殿內批改奏摺,想起今日之事,立刻臉上就能露出笑容來,還是師傅的主意高,今日就這麼爽快地把大事給定了下來,群臣們居然也沒有怎麼反應,爽快,真是爽快!

  「啟稟皇上,陳王爺來了。」正想著,就聽到了太監的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