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頁
倭寇經過幾個月的搶掠,財足糧滿,對明廷官兵早有防備。他們安營紮寨後,每天操練兵士,作戰技能不斷提高。倭寇看到官軍向自己包圍,鑼鼓齊鳴,試圖一鼓作氣突圍成功。他們面對的正是威震沿海的“戚家軍”。只聽一聲號令,憤怒的“戚家軍”沖向倭寇營地,士兵們將自製的火箭筒打開,噴射出濃濃的火焰,裡面夾雜著磚瓦石頭白石灰等物。白茫茫的煙霧頓時射向倭寇的眼睛,那石灰一粘到眼膜上,蜇得倭寇哇哇直叫,像無頭蒼蠅似的只顧盲目躲藏,哪裡還有戰鬥力?“戚家軍”還針對倭寇的特點,自己發明了一種叫莨筅的武器,即將胳膊粗的毛竹砍來,把其周身的細枝用鋒利的快刀削出鋒芒,就像一個大大的刺條一樣,有狼牙棒的功能。等兩軍相接的時候,“戚家軍”的兵士們揮舞著鋒利的莨筅如同攪粥一樣刺向敵人,直把倭寇戳得頭破血流,狼狽逃竄。潰不成軍的倭寇有的向左逃,有的向右跑,試圖找到逃生之路。哪知不管是向左的還是向右,都被官軍迎頭痛擊,倭寇們被逼得走投無路。經過幾個時辰的拼搏,左路劉顯,右路俞大猷沒有讓一個倭寇逃生的。那些返回來的以為可以找到生路的倭寇,卻跌進了戚繼光布置的防線,隱藏的兵士們突然衝出陣地,看見一個殺死一個,直殺得倭寇頭顱亂滾,血流成河。
在譚綸的精心指揮下,戚繼光率領“戚家軍”擺開主戰場,最終將倭寇盤踞多日的平海衛收復。官軍不敢懈怠,又馬不停蹄地趕赴興化,欲將那裡的倭寇消滅乾淨。豈料,待到三軍進入興化城後,所藏倭寇已知自己大勢不妙,竟提前撤退逃跑。經過搜查,才將三千多名被俘青壯年及婦女解救出來。平海衛一役,斬首倭寇兩千多人。以後他們又轉戰仙遊等地,將倭寇的巢穴一個個摧毀,砍殺溺死無數,一舉扭轉了福建沿海的局面,倭寇再也不敢隨便進犯了。
倭寇在浙江、福建沿海已無立足之地,但他們並不甘心放棄中國。經過一番窺視,他們認為閩南與廣東交界的海防比較薄弱,於是又將兵力悄悄南移廣東潮汕一帶。倭寇每到一地,故伎重演,對當地百姓的生產生活造成毀滅性危害。
廣東沿海失守的消息飛奏至朝廷,嘉靖皇帝又緊急調令俞大猷任廣東總兵官,擢升戚繼光為福建總兵官,鎮守全閩。那廣東海防人心渙散,兵力奇缺,俞大猷到任幾乎是光杆司令,根本施展不開拳腳。幸虧他在福建汀、漳地區招兵買馬六千多人,加上戚繼光支援的一萬四千多人,擁有總兵力達兩萬多人。雖然如此,俞大猷仍然沒有勝算的把握,請求與戚繼光聯合作戰。
戚繼光帶領“戚家軍”扼守閩南邊界,使倭寇毫無迴旋餘地,當他們又扭頭往南方潛逃時,“戚家軍”緊追不捨,一直追到廣東饒平。戚繼光在海上放戰船一百多艘,將一千多名倭寇圍困在海邊無法脫身,有的被砍死,有的被溺亡。
哪知,倭寇並不甘心自己的失敗,不久又糾集一萬多人,向福建沿海中部的仙遊蠢蠢移動,準備偷襲“戚家軍”。他們認為只有吞掉“戚家軍”,才能在中國沿海肆意橫行。“戚家軍”經過浙閩幾十場抗倭戰鬥,已經形成了職責明確的建制。整天在海上游弋偵察的船隻根據海上的動靜,便發現有大規模的倭寇正在向這邊撲來,向戚繼光報警。戚繼光立即調集軍隊,組織戰船在海上擺好陣勢,等待著敵人的來臨。
------------
章五十九 英雄出世 志與天接(4)
------------
黃昏時分,倭寇的艦船如蝗蟲般向“戚家軍”撲來。戚繼光的手下將領張諫發現倭寇來勢兇猛,向戚繼光建議道:“將軍,據觀察敵人不下萬人,趕快向俞總兵求援吧,否則,我們很難阻擋這些倭寇。”
戚繼光將手一甩道:“傳令,誰再說請求增援的,一律斬!”那張諫知道自己言語惹怒了戚繼光,再也不敢吱聲。
午夜時分,倭寇的艦船已經靠近仙遊海域,眼看前鋒倭賊開始登岸,戚繼光還是不下命令。兵士們急得眼睛冒火,恨不得立即將倭寇殺得一乾二淨。但一直等到倭寇的一半人上岸後,戚繼光才一聲令下:“打!”
只見岸上埋伏的兵士呼啦一下如天兵一樣降到敵人的面前,正在得意登陸成功的倭寇哪會料到身邊竟有伏兵?他們掉頭就想往海邊跑。但一望身後,海面上已成一片火海。“戚家軍”的艦船兵士射出的箭支個個帶著火苗沖向敵艦,敵艦沉的沉,燒的燒,只聽到海面上傳來哇哇的倭賊叫聲。陸地上的倭寇走投無路,只得奮力突圍。他們瘋狂地向進攻的“戚家軍”撲來,試圖殺開一條血路。“戚家軍”面對成倍於自己的敵人,毫不退縮,頑強拼搏,終於在仙遊將倭寇最後的主力打敗。
從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開始,戚繼光橫掃東南沿海倭寇幾十年,終於蕩平倭賊的進犯,實現了“但願海波平”的豪言壯言。
------------
章六十 痛陳弊政 丹化歸仙(1)
------------
嘉靖皇帝一聽,憤怒中不免有些吃驚。這個人連死都不怕,還能說假話嗎?便又將奏文撿起來細細看了一遍。他邊看邊嘆息,覺得海瑞的奏疏說得頭頭是道,句句有理,但那犀利的言語卻像劍芒,刺得皇帝睜不開眼睛。
在譚綸的精心指揮下,戚繼光率領“戚家軍”擺開主戰場,最終將倭寇盤踞多日的平海衛收復。官軍不敢懈怠,又馬不停蹄地趕赴興化,欲將那裡的倭寇消滅乾淨。豈料,待到三軍進入興化城後,所藏倭寇已知自己大勢不妙,竟提前撤退逃跑。經過搜查,才將三千多名被俘青壯年及婦女解救出來。平海衛一役,斬首倭寇兩千多人。以後他們又轉戰仙遊等地,將倭寇的巢穴一個個摧毀,砍殺溺死無數,一舉扭轉了福建沿海的局面,倭寇再也不敢隨便進犯了。
倭寇在浙江、福建沿海已無立足之地,但他們並不甘心放棄中國。經過一番窺視,他們認為閩南與廣東交界的海防比較薄弱,於是又將兵力悄悄南移廣東潮汕一帶。倭寇每到一地,故伎重演,對當地百姓的生產生活造成毀滅性危害。
廣東沿海失守的消息飛奏至朝廷,嘉靖皇帝又緊急調令俞大猷任廣東總兵官,擢升戚繼光為福建總兵官,鎮守全閩。那廣東海防人心渙散,兵力奇缺,俞大猷到任幾乎是光杆司令,根本施展不開拳腳。幸虧他在福建汀、漳地區招兵買馬六千多人,加上戚繼光支援的一萬四千多人,擁有總兵力達兩萬多人。雖然如此,俞大猷仍然沒有勝算的把握,請求與戚繼光聯合作戰。
戚繼光帶領“戚家軍”扼守閩南邊界,使倭寇毫無迴旋餘地,當他們又扭頭往南方潛逃時,“戚家軍”緊追不捨,一直追到廣東饒平。戚繼光在海上放戰船一百多艘,將一千多名倭寇圍困在海邊無法脫身,有的被砍死,有的被溺亡。
哪知,倭寇並不甘心自己的失敗,不久又糾集一萬多人,向福建沿海中部的仙遊蠢蠢移動,準備偷襲“戚家軍”。他們認為只有吞掉“戚家軍”,才能在中國沿海肆意橫行。“戚家軍”經過浙閩幾十場抗倭戰鬥,已經形成了職責明確的建制。整天在海上游弋偵察的船隻根據海上的動靜,便發現有大規模的倭寇正在向這邊撲來,向戚繼光報警。戚繼光立即調集軍隊,組織戰船在海上擺好陣勢,等待著敵人的來臨。
------------
章五十九 英雄出世 志與天接(4)
------------
黃昏時分,倭寇的艦船如蝗蟲般向“戚家軍”撲來。戚繼光的手下將領張諫發現倭寇來勢兇猛,向戚繼光建議道:“將軍,據觀察敵人不下萬人,趕快向俞總兵求援吧,否則,我們很難阻擋這些倭寇。”
戚繼光將手一甩道:“傳令,誰再說請求增援的,一律斬!”那張諫知道自己言語惹怒了戚繼光,再也不敢吱聲。
午夜時分,倭寇的艦船已經靠近仙遊海域,眼看前鋒倭賊開始登岸,戚繼光還是不下命令。兵士們急得眼睛冒火,恨不得立即將倭寇殺得一乾二淨。但一直等到倭寇的一半人上岸後,戚繼光才一聲令下:“打!”
只見岸上埋伏的兵士呼啦一下如天兵一樣降到敵人的面前,正在得意登陸成功的倭寇哪會料到身邊竟有伏兵?他們掉頭就想往海邊跑。但一望身後,海面上已成一片火海。“戚家軍”的艦船兵士射出的箭支個個帶著火苗沖向敵艦,敵艦沉的沉,燒的燒,只聽到海面上傳來哇哇的倭賊叫聲。陸地上的倭寇走投無路,只得奮力突圍。他們瘋狂地向進攻的“戚家軍”撲來,試圖殺開一條血路。“戚家軍”面對成倍於自己的敵人,毫不退縮,頑強拼搏,終於在仙遊將倭寇最後的主力打敗。
從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開始,戚繼光橫掃東南沿海倭寇幾十年,終於蕩平倭賊的進犯,實現了“但願海波平”的豪言壯言。
------------
章六十 痛陳弊政 丹化歸仙(1)
------------
嘉靖皇帝一聽,憤怒中不免有些吃驚。這個人連死都不怕,還能說假話嗎?便又將奏文撿起來細細看了一遍。他邊看邊嘆息,覺得海瑞的奏疏說得頭頭是道,句句有理,但那犀利的言語卻像劍芒,刺得皇帝睜不開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