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9頁
他要從現在開始著手準備,拉攏心腹。
孫堅對漢功勳只在皇甫岑之下。
劉備之能,襄陽一戰足已見識!
談話內容不長也不短,知道深夜,兩個人才從小皇帝的內宮走回。
但兩個人剛路過尚書房,便瞧見從對面走過一人,抬眼所見,正是尚書僕射田豐。
兩個人自然清楚,如今三省大人齊被皇甫岑徵調軍前效命,朝廷運轉名義上說交給蔡邕、馬日磾、鄭泰這三位老臣,但誰都清楚,真正掌握實權,發號示令的還是在尚書台,身為尚書台僕射,田豐可算是獨力支撐中樞運轉。
孫堅以為田豐是要找劉備的,隨即對著劉備點點頭,然後輕聲道:「玄德,你們聊,我先走一步!」
田豐出於盧植門下,雖是不記名弟子,卻也算是劉備師弟。
劉備也以為田豐是來找自己的,當即衝著孫堅回禮,然後快步來到孫堅近前,輕聲問道:「元皓,這麼晚還未回去?」
田豐沒有正面回應劉備,一臉剛毅的瞧著從自己身旁走過的孫堅,提醒道:「孫大人留步,聽聞你家大公子這幾日守衛皇宮都心不在焉,孫大人是不是該管教一下?」孫策如今是頂替孫堅出任光祿勛,保衛小天子劉協安危的,但孫策的心思全都在河北、山東兩地的戰場上,幾乎從來不見他當值的身影。所以,田豐才有所不滿。
其實,孫策早就跑到周瑜身旁,暗中從軍殺敵了!
聽這話,本是要走開的孫堅一怔,當即想起卻是有幾日未見孫策的身影,但他一直以來都以為孫策忙於守備,卻不想孫策竟然不在侍衛中。
「田大人說的是,我這就回去教訓去找這逆子!」
田豐頷首,沒有多說,看得出孫堅卻是不知道孫策這事。
孫堅怒氣哄哄離去後,劉備才轉回頭瞧著田豐,問道:「元皓不單是為了孫策一事而來吧?」
聽劉備回應,田豐頷首一笑,搖搖頭,回應道:「卻是不是,只不過我想問兄長一些私事,只是不知兄長可願告知?」
田豐口吻正式,倒是弄的劉備不知所措,當即搖搖頭,回問道:「元皓想知道什麼?」
「兄長可願告訴我,當初為何不早歸漢祚?」
聽田豐這驚異的一問,劉備苦笑著搖搖頭,仿佛早就猜到田豐會有此問。隨即走了幾步,轉回身瞧著田豐,輕輕道:「你是不是想到了些什麼?」
田豐不回應,低聲道:「沒有什麼,我只想知道,兄長與孫將軍方才見陛下可是為了此事?」
「這有什麼不妥嗎?」
劉備反問。
「是,不是?」
「非要有個答案嗎?」
「自然。」
「不是!」劉備很果決的回應著田豐這話,然後瞧著田豐,輕聲道:「你當真覺得我當日沒有率荊州百姓投誠與漢祚有關?」
「兄長是想問,我知道些什麼,二師兄又知道什麼吧?」田豐苦笑,未等劉備做出回應,搖搖頭,低聲自語道:「我什麼也不知道,同樣二師兄在外也什麼都不清楚,但是我能感覺到,當日二師兄去信勸你歸順,你卻遲疑不應。而能對兄長做出影響的除了兩位師兄還能有誰?既然不是二師兄,自然是大師兄了!」
聽著田豐的談話,劉備點點頭,回應道:「你說的沒錯,雖然到現在我也不清楚,大哥為何不讓我投誠,但是我相信他!」
「那兄長就不相信二師兄了?」
未等劉備說完,田豐急急的提醒著劉備,皇甫岑也是他劉備的結義兄長。
「可……」劉備遲疑,臉色變了變,瞧著田豐,幾難開口,卻終究率先開口回應道:「可二哥還是當年的那個二哥嗎?」
「你是說他如今的權勢?」
「連你都看到了,你想二哥還會甘於如此嗎?」劉備拳頭握了握,然後回身瞧著田豐,問道:「四夷盡服,內亂也是二哥一手平定的,大漢數百年功勳,你以為誰能有這份功績,而今天子年幼,什麼都有可能發生!」
聽著劉備這話,田豐怒氣上揚,拳頭握緊,猛地擊在劉備肩上,怒道:「就這樣,你寧可選擇那氣量狹小的大師兄也不願意二師兄功成名就?」
田豐的拳頭擊在劉備舊傷上,但劉備沒有還手。
「糊塗!」卻只見田豐,大罵道:「如果二師兄真有反意,當初信都城只要他不救天子,天下即會大亂!董卓入宮那陣兒,如果他坐擁河東不理,漢室必亡。這些年,他所作的一切都是為漢室而盡力,卻換得如今的你這般猜忌,你對得起二師兄隻身二次入遼東嗎?」
「可……世事變遷誰都難料……」
「你簡直就是無藥可救,千萬別企圖二師兄在外,有什么小動作!」田豐根本不念及劉備是其師兄一事,猛然回身手指劉備,還不忘嘀咕道:「這些年二師兄並無子嗣,這才是他不能反的原因,你當真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田豐這話仿佛讓劉備觸電一般,傻傻站在那裡不知如何是好?
大結局
北軍中候府。
燈籠高掛,燭火通明。北軍中候府內一如既往的安靜,府內也少有下人進出。自皇甫岑入主洛陽後,為了安撫洛陽上上下下的老士人,不僅沒有剝奪這些人的爵位,反而大肆提拔,所以劉表依舊繼任著北軍中候這個職位。
孫堅對漢功勳只在皇甫岑之下。
劉備之能,襄陽一戰足已見識!
談話內容不長也不短,知道深夜,兩個人才從小皇帝的內宮走回。
但兩個人剛路過尚書房,便瞧見從對面走過一人,抬眼所見,正是尚書僕射田豐。
兩個人自然清楚,如今三省大人齊被皇甫岑徵調軍前效命,朝廷運轉名義上說交給蔡邕、馬日磾、鄭泰這三位老臣,但誰都清楚,真正掌握實權,發號示令的還是在尚書台,身為尚書台僕射,田豐可算是獨力支撐中樞運轉。
孫堅以為田豐是要找劉備的,隨即對著劉備點點頭,然後輕聲道:「玄德,你們聊,我先走一步!」
田豐出於盧植門下,雖是不記名弟子,卻也算是劉備師弟。
劉備也以為田豐是來找自己的,當即衝著孫堅回禮,然後快步來到孫堅近前,輕聲問道:「元皓,這麼晚還未回去?」
田豐沒有正面回應劉備,一臉剛毅的瞧著從自己身旁走過的孫堅,提醒道:「孫大人留步,聽聞你家大公子這幾日守衛皇宮都心不在焉,孫大人是不是該管教一下?」孫策如今是頂替孫堅出任光祿勛,保衛小天子劉協安危的,但孫策的心思全都在河北、山東兩地的戰場上,幾乎從來不見他當值的身影。所以,田豐才有所不滿。
其實,孫策早就跑到周瑜身旁,暗中從軍殺敵了!
聽這話,本是要走開的孫堅一怔,當即想起卻是有幾日未見孫策的身影,但他一直以來都以為孫策忙於守備,卻不想孫策竟然不在侍衛中。
「田大人說的是,我這就回去教訓去找這逆子!」
田豐頷首,沒有多說,看得出孫堅卻是不知道孫策這事。
孫堅怒氣哄哄離去後,劉備才轉回頭瞧著田豐,問道:「元皓不單是為了孫策一事而來吧?」
聽劉備回應,田豐頷首一笑,搖搖頭,回應道:「卻是不是,只不過我想問兄長一些私事,只是不知兄長可願告知?」
田豐口吻正式,倒是弄的劉備不知所措,當即搖搖頭,回問道:「元皓想知道什麼?」
「兄長可願告訴我,當初為何不早歸漢祚?」
聽田豐這驚異的一問,劉備苦笑著搖搖頭,仿佛早就猜到田豐會有此問。隨即走了幾步,轉回身瞧著田豐,輕輕道:「你是不是想到了些什麼?」
田豐不回應,低聲道:「沒有什麼,我只想知道,兄長與孫將軍方才見陛下可是為了此事?」
「這有什麼不妥嗎?」
劉備反問。
「是,不是?」
「非要有個答案嗎?」
「自然。」
「不是!」劉備很果決的回應著田豐這話,然後瞧著田豐,輕聲道:「你當真覺得我當日沒有率荊州百姓投誠與漢祚有關?」
「兄長是想問,我知道些什麼,二師兄又知道什麼吧?」田豐苦笑,未等劉備做出回應,搖搖頭,低聲自語道:「我什麼也不知道,同樣二師兄在外也什麼都不清楚,但是我能感覺到,當日二師兄去信勸你歸順,你卻遲疑不應。而能對兄長做出影響的除了兩位師兄還能有誰?既然不是二師兄,自然是大師兄了!」
聽著田豐的談話,劉備點點頭,回應道:「你說的沒錯,雖然到現在我也不清楚,大哥為何不讓我投誠,但是我相信他!」
「那兄長就不相信二師兄了?」
未等劉備說完,田豐急急的提醒著劉備,皇甫岑也是他劉備的結義兄長。
「可……」劉備遲疑,臉色變了變,瞧著田豐,幾難開口,卻終究率先開口回應道:「可二哥還是當年的那個二哥嗎?」
「你是說他如今的權勢?」
「連你都看到了,你想二哥還會甘於如此嗎?」劉備拳頭握了握,然後回身瞧著田豐,問道:「四夷盡服,內亂也是二哥一手平定的,大漢數百年功勳,你以為誰能有這份功績,而今天子年幼,什麼都有可能發生!」
聽著劉備這話,田豐怒氣上揚,拳頭握緊,猛地擊在劉備肩上,怒道:「就這樣,你寧可選擇那氣量狹小的大師兄也不願意二師兄功成名就?」
田豐的拳頭擊在劉備舊傷上,但劉備沒有還手。
「糊塗!」卻只見田豐,大罵道:「如果二師兄真有反意,當初信都城只要他不救天子,天下即會大亂!董卓入宮那陣兒,如果他坐擁河東不理,漢室必亡。這些年,他所作的一切都是為漢室而盡力,卻換得如今的你這般猜忌,你對得起二師兄隻身二次入遼東嗎?」
「可……世事變遷誰都難料……」
「你簡直就是無藥可救,千萬別企圖二師兄在外,有什么小動作!」田豐根本不念及劉備是其師兄一事,猛然回身手指劉備,還不忘嘀咕道:「這些年二師兄並無子嗣,這才是他不能反的原因,你當真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田豐這話仿佛讓劉備觸電一般,傻傻站在那裡不知如何是好?
大結局
北軍中候府。
燈籠高掛,燭火通明。北軍中候府內一如既往的安靜,府內也少有下人進出。自皇甫岑入主洛陽後,為了安撫洛陽上上下下的老士人,不僅沒有剝奪這些人的爵位,反而大肆提拔,所以劉表依舊繼任著北軍中候這個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