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倒是袁紹點頭認可曹操的話,但袁紹沒有開口承認。

  袁紹這反常的反應早看到曹操眼中,但曹操沒有心思戳穿袁紹所想,不過他倒是想私下裡問一問袁紹究竟作何打算,畢竟現在他們是一條線上的螞蚱。現在唯一要做的是穩住這些人的心思,否則他們一旦動搖,就在絕無搬回的可能!當即上前出言道:「如今只有火速給公孫瓚去信,許之重利,或許尚有一絲希望。另外派人去與張婕兒聯繫,讓她務必小心。」

  曹操說完,眾人點頭稱是。

  袁紹也未曾發表任何意見,好似突然在帳外瞧見什麼,當即回身急匆匆道:「暫時就這麼定了,等到公孫瓚有所回應大家再定奪!」話罷,率先離席而去。

  眾人不明所以,袁紹怎麼會這麼急。

  倒是只有曹操瞧見帳外那一閃而過之人,是陳琳,昔日大將軍幕府下的幕僚。

  ……

  黑山。

  多年未曾有過大動靜的黑山軍,在皇甫岑兩路大軍開入河北,晉陽、鄴城相繼大捷後,她倒是率先急了起來,唇亡齒寒的道理她還是清楚的,雖然她有百萬之眾,但能戰之士究竟有多少,她自己很清楚。

  恰恰,幾日前,有一人深夜來訪,拿出當年張角一事許諾。

  張婕兒權衡利弊,最後還是同意了此人建議,當即率領百萬黑山南下,企圖與冀、兗、青三州交界處的他們相聚。

  「真是不明白少主為何要助那袁紹,他皇甫岑是我們死敵,袁紹不也一樣?」

  於毒回頭瞧著身旁的褚燕問道。

  褚燕自從被張婕兒奪權軟禁後,就自覺很多,再不胡言亂語。

  聞言,只是短暫的一怔,然後理也不理的朝著自己的營帳走去。

  倒是帶著人剛剛路過的張婕兒瞧了眼於毒,警惕道:「少要在軍中散布流言蜚語,小心我斬了你的頭!」

  聽此言,於毒乖乖的閃走。

  退卻於毒,張婕兒回到自己的營帳,轉回身瞧著一人,道:「公台先生,聽聞公孫瓚正帶軍南下,我該如何是好?」

  那人正是東郡陳宮,當年皇甫岑苦尋的謀士,雖未曾迎到,但倒是沒少給皇甫岑惹出麻煩。當日南宮城內,皇甫岑與董卓在邙山腳下相商,是他勸說呂布奪兵,卻不想呂布與曹操聯手俱敗孫堅之手。當日呂布南下投靠袁紹,而陳宮卻隻身退往黑山,舌說黑山軍南下。當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陳宮與陳琳是本家,他們都是為某個黑衣人服務的。

  「少主勿憂,南下之行照舊!」

  「照舊?」

  張婕兒鳳目一瞪,回身瞧著陳宮,似乎也想到什麼。

  陳宮似乎也並不打算隱瞞,對著張婕兒點點頭,輕聲道:「少主所慮不錯,推翻皇甫岑,勝負只在此一舉!」

  「當真?」

  「自是當真!」

  ……

  白馬。

  對面便是盟軍大營,皇甫岑只是負責徵調黃忠帶領并州人馬趕往鄴城協助張飛困守鄴城,又令關羽配合麴義南下,對盟軍主力呈包圍之勢。雖然距離很近,但兩方似乎並沒有打算開站的想法。

  從鄴城得破到現在,都沒有開動什麼。

  不過沒有戰事,並不代表他們不憂慮。

  袁紹的盟軍等待的是張婕兒的黑山軍援軍。

  而皇甫岑等待的卻是公孫瓚的遼東大軍。

  其實就算沒有公孫瓚的大軍,穩紮穩打,幾年內盡吞盟軍,眾人也是有把握的。此番做法很大的層次上是因為,許多人都在質疑公孫瓚存在的態度。

  而皇甫岑一直不願意承認,也不願意面對的事情就擺在他的眼前,事到如今他想不面對都不行了。

  所幸,李儒正對他的心思,提出了這麼一個辦法。

  可當夜,從各地傳來的快報上來來看,從戲志才、沮授、法正、劉曄、魯肅、華歆等人的態度上來看,沒有人對此抱有任何信心,當然他們也清楚李儒此計倒是讓皇甫岑認清楚公孫瓚的面目。但是信中幾番提醒,要皇甫岑注意把持分寸,千萬不能事事盡托公孫瓚。

  所以,當夜程昱、李儒、賈詡等幾個人也私下裡碰了一下。

  「公孫瓚是何反應?」

  李儒問向程昱。

  程昱拿出信箋戰報,回應道:「他已經興夜南下!」

  「那劉虞那裡是怎麼解決的?」

  李儒繼續問道。

  程昱搖頭,回應道:「沒有任何消息表明公孫瓚與劉虞有何反應?」

  「一個被盟軍欲立新帝,一個帶兵南下支持大將軍,他公孫瓚怎能安心坐視劉虞在幽州?竟然沒有任何反應,你們怎麼看?」

  很少見李儒說話這麼直接,他與賈詡一般,都是心思細膩之人,從來不會觸怒他人,但是今天沒有任何遮掩,當即問向賈詡。

  幾個人中,偏偏只有賈詡沒有說話,而二人也很清楚,皇甫岑麾下能臣良將眾多,當中說話有分量當屬戲志才寥寥幾人,如今戲志才在麴義軍中應對劉虞、袁紹、黑山三路人馬,根本不能隻身回來勸說皇甫岑。而現下,能夠說得上話的只有賈詡一人,但偏偏賈詡什麼話都不說,這讓程昱這類人很不爽。

  賈詡早把二人臉色瞧入心中,不動聲色道:「此事,我等擅自揣度也不見有何效果,我想大將軍心中早有分寸!」

  二人沒有聽見賈詡話外之音,還以為賈詡又玩官場那一套,當即都眉頭擰起,不悅的對視一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