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頁
體驗到不可思議的經歷,緊張之中我的宇宙心智構想出一個形象,這一形象在被構想出的那一刻就粉碎了,變化了,它太蒼白了,不足以物化這場經歷。我眼前一片漆黑,回想在那一瞬間我所看到的,那顆星——造星主,一切存在的內在的中心,當時他是從無限的高度俯視我,他的生物。在我看見他之際,我立刻展開可憐的精神之翼向他飛去,結果我失明了,烤焦了,摔了下來。所有有限的精神都想和無限的精神結合在一起,這種渴求和希望在那一瞬間是我振翅高飛的力量。在我看來,那顆星,我的造物主,肯定會屈尊迎接我,將我擁進他的光芒之中。在我看來,我是這麼多世界的精神體,是這麼多年代開出的奇葩,是宇宙教會,終於配做上帝的新娘了。可是,強光之下,我失明了,烤焦了,被打了下來。
在我生命中的巔峰時刻,把我打下來的不僅是實實在在的強光。在那一刻,我揣測出了無限的精神是基於什麼樣的心境才造出了宇宙,不斷地扶持它,看著它痛苦地成長。這一發現讓我摔了下來。
我面對的不是一種友愛,而是另一種情緒。我立刻就知道了造星主造出我來不是為了做他的新娘,也不是他的寶貝孩子,他造出我來是為了別的目的。
在我看來,他從神性的高度俯視我,超然卻又熱情的目光就像是一位藝術家在審視自己完成的作品;看到自己的成功,心中有一種平靜的喜悅,但還是發現了構思上不可挽回的瑕疵,他已經開始渴望新的創作。
他目光如炬,平靜嫻熟地剖析著我,去除掉我的缺陷,而我世世代代苦苦掙扎的一點小小成就,他全吸收了,以豐富自我。
痛苦中我朝著我無情的造物主大喊大叫。我呼喊道,芸芸眾生的崇高勝過了造物主;芸芸眾生愛過,也渴望愛,甚至渴望身為造星主的那顆星的愛;但是造物主,也就是造星主,從來沒有愛過,也不需要愛。
我不假思索的悲哀中,我大喊大叫,可就在喊出來的那一刻,我又羞愧難當。我突然意識到造星主的美德必然不同於芸芸眾生的美德。如果造星主愛自己造出的芸芸眾生,那他愛的就是自己的一部分;而芸芸眾生讚美造星主,則讚美的是超越自己的無限。我明白了芸芸眾生的美德就是去愛,去敬仰,而造星主的美德則是去創造,作為無限體存在,是朝拜中的芸芸眾生無法實現也無法理解的終點。
我再一次對著我的造物主喊了起來,但這一次是懷著一顆羞愧的心和滿腔的敬仰之情,我說道,“這樣一個讓人又怕又愛的精神體,無盡的潛能,其本質超越了甚至是智能宇宙的理解,能夠成為這樣的精神的創造物,已經滿足了,相當滿足了。能夠被創造出來,有那麼一瞬間能夠體現無盡躁動的創造力,就是一件幸事。能夠被使用,成為某個完美創造的草圖,就更是幸運中的幸運。”
接著一種奇怪的祥寧和快樂降臨到了我的身上。
展望未來,看到自己的衰敗和沒落,我沒有悲哀,反倒是平靜中帶有興致。我看到恆星世界上的種族為了維持他們簡樸的文明,消耗掉越來越多的資源。恆星的內部物質被一點點地分解掉,剩下的已經很少了,他們的世界處在垮塌的危險當中。有的世界垮塌了,碎片落到空心裡,壓死了居住在那兒的人們。大多數恆星世界在臨界值到來之前,就採取行動,小塊小塊地重組重建,形成一個規模小些的世界。於是恆星世界,一個接著一個,都變成了行星的大小。有些只有月亮大小了。生活日漸捉襟見肘,人口縮減到原來的百萬分之一,小小世界的空洞裡,文明只剩下一副骨架,勉強維持著。
宇宙的巔峰時刻過後,億億萬年的未來,我看到這些種族依然竭盡全力維持他們祖輩文明的精髓,他們個人的生活依然充滿熱忱,不斷從事著各種新鮮的活動,依然和其他的世界保持著心靈感應的交流,分享他們各自精神生活中有價值的東西,他們依然支撐著一個真正的宇宙共同體,有著一個他們共同的宇宙心智。我還看到我自己,雖然越來越困難,但還是保持著自己清晰的意識。我抵抗著睏倦和衰老的襲擊,不是希望自己再有什麼進展,我已經到達了自己輝煌的頂峰,也不是希望再有什麼更次的珍寶可以奉獻在造星主的面前,我同睏倦和衰老抗爭,只是因為出於對體驗的渴望,出於對精神的忠貞。
但是不可避免,我的衰敗開始了。一個個的世界裡,經濟越來越困難,人口數量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削減,人口已經降到了不足以維持自己世界集體智能的水平。就像是大腦里的一個中樞一樣,退化了,再也不能承擔它在宇宙體驗中的任務。
站在宇宙的巔峰時刻,我展望著未來,我看到了我自己,宇宙智能,一步步地走向死亡。在我宇宙智能的最後一個十億年,我所有的功能都在衰退,不斷衰敗的軀體嚴重地侵蝕著我那日漸式微的勇氣,但是我對過去的神智清明依然還有模糊的記憶,這讓我感到安慰。雖然迷糊,我知道即使在我最後的時刻,最悽慘的歲月中,我依然生活在造星主熱忱遙遠的注視之中。
還是在我心智最成熟,尚未枯竭的這一刻,我探究未來,我看到了自己的死亡,我賴以依存的心靈感應交流終結了。最後幾個倖存的世界在絕對的與世隔絕中過著未開化的生活,而人類稱這種生活為文明。接著這些倖存世界裡的物質文明也開始衰退,原子核變和光合作用的技術衰退得尤為厲害。一個個的世界要麼就是意外地引爆了僅有的物質儲藏,在無邊的黑暗中冒出一個閃亮的球體,接著就慢慢暗淡下去;其餘的世界則是悲慘地毀滅在飢餓和寒冷的手裡。除了無盡的黑暗和一股股暗淡的塵埃——那是曾經的星系,整個宇宙中空無一物。不知多少個十億年過去了,每一股的塵埃細粒通過引力作用吸附到了一起,期間的衝撞也曾引起沖天的火花,最後每股的塵埃細粒都集中起來形成了一個大塊頭的東西。這個東西外部巨大的壓力傳導到內部,內部灼熱起來,放出光芒,甚至發生了爆炸。但是天長日久,這些大塊頭的東西逐漸冷卻下來,宇宙最後的一點資源也這樣被輻射耗盡了。宇宙中什麼都沒有了,有的只是這一塊塊的岩石和莫名其妙的微弱的輻射波。宇宙依舊在“膨脹”,這些孤立的岩石間的鴻溝越來越浩瀚無邊,輻射波朝著宇宙的各個方向蔓延開來,但是速度太慢了,永遠也趕不上鴻溝加寬的速度。
在我生命中的巔峰時刻,把我打下來的不僅是實實在在的強光。在那一刻,我揣測出了無限的精神是基於什麼樣的心境才造出了宇宙,不斷地扶持它,看著它痛苦地成長。這一發現讓我摔了下來。
我面對的不是一種友愛,而是另一種情緒。我立刻就知道了造星主造出我來不是為了做他的新娘,也不是他的寶貝孩子,他造出我來是為了別的目的。
在我看來,他從神性的高度俯視我,超然卻又熱情的目光就像是一位藝術家在審視自己完成的作品;看到自己的成功,心中有一種平靜的喜悅,但還是發現了構思上不可挽回的瑕疵,他已經開始渴望新的創作。
他目光如炬,平靜嫻熟地剖析著我,去除掉我的缺陷,而我世世代代苦苦掙扎的一點小小成就,他全吸收了,以豐富自我。
痛苦中我朝著我無情的造物主大喊大叫。我呼喊道,芸芸眾生的崇高勝過了造物主;芸芸眾生愛過,也渴望愛,甚至渴望身為造星主的那顆星的愛;但是造物主,也就是造星主,從來沒有愛過,也不需要愛。
我不假思索的悲哀中,我大喊大叫,可就在喊出來的那一刻,我又羞愧難當。我突然意識到造星主的美德必然不同於芸芸眾生的美德。如果造星主愛自己造出的芸芸眾生,那他愛的就是自己的一部分;而芸芸眾生讚美造星主,則讚美的是超越自己的無限。我明白了芸芸眾生的美德就是去愛,去敬仰,而造星主的美德則是去創造,作為無限體存在,是朝拜中的芸芸眾生無法實現也無法理解的終點。
我再一次對著我的造物主喊了起來,但這一次是懷著一顆羞愧的心和滿腔的敬仰之情,我說道,“這樣一個讓人又怕又愛的精神體,無盡的潛能,其本質超越了甚至是智能宇宙的理解,能夠成為這樣的精神的創造物,已經滿足了,相當滿足了。能夠被創造出來,有那麼一瞬間能夠體現無盡躁動的創造力,就是一件幸事。能夠被使用,成為某個完美創造的草圖,就更是幸運中的幸運。”
接著一種奇怪的祥寧和快樂降臨到了我的身上。
展望未來,看到自己的衰敗和沒落,我沒有悲哀,反倒是平靜中帶有興致。我看到恆星世界上的種族為了維持他們簡樸的文明,消耗掉越來越多的資源。恆星的內部物質被一點點地分解掉,剩下的已經很少了,他們的世界處在垮塌的危險當中。有的世界垮塌了,碎片落到空心裡,壓死了居住在那兒的人們。大多數恆星世界在臨界值到來之前,就採取行動,小塊小塊地重組重建,形成一個規模小些的世界。於是恆星世界,一個接著一個,都變成了行星的大小。有些只有月亮大小了。生活日漸捉襟見肘,人口縮減到原來的百萬分之一,小小世界的空洞裡,文明只剩下一副骨架,勉強維持著。
宇宙的巔峰時刻過後,億億萬年的未來,我看到這些種族依然竭盡全力維持他們祖輩文明的精髓,他們個人的生活依然充滿熱忱,不斷從事著各種新鮮的活動,依然和其他的世界保持著心靈感應的交流,分享他們各自精神生活中有價值的東西,他們依然支撐著一個真正的宇宙共同體,有著一個他們共同的宇宙心智。我還看到我自己,雖然越來越困難,但還是保持著自己清晰的意識。我抵抗著睏倦和衰老的襲擊,不是希望自己再有什麼進展,我已經到達了自己輝煌的頂峰,也不是希望再有什麼更次的珍寶可以奉獻在造星主的面前,我同睏倦和衰老抗爭,只是因為出於對體驗的渴望,出於對精神的忠貞。
但是不可避免,我的衰敗開始了。一個個的世界裡,經濟越來越困難,人口數量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削減,人口已經降到了不足以維持自己世界集體智能的水平。就像是大腦里的一個中樞一樣,退化了,再也不能承擔它在宇宙體驗中的任務。
站在宇宙的巔峰時刻,我展望著未來,我看到了我自己,宇宙智能,一步步地走向死亡。在我宇宙智能的最後一個十億年,我所有的功能都在衰退,不斷衰敗的軀體嚴重地侵蝕著我那日漸式微的勇氣,但是我對過去的神智清明依然還有模糊的記憶,這讓我感到安慰。雖然迷糊,我知道即使在我最後的時刻,最悽慘的歲月中,我依然生活在造星主熱忱遙遠的注視之中。
還是在我心智最成熟,尚未枯竭的這一刻,我探究未來,我看到了自己的死亡,我賴以依存的心靈感應交流終結了。最後幾個倖存的世界在絕對的與世隔絕中過著未開化的生活,而人類稱這種生活為文明。接著這些倖存世界裡的物質文明也開始衰退,原子核變和光合作用的技術衰退得尤為厲害。一個個的世界要麼就是意外地引爆了僅有的物質儲藏,在無邊的黑暗中冒出一個閃亮的球體,接著就慢慢暗淡下去;其餘的世界則是悲慘地毀滅在飢餓和寒冷的手裡。除了無盡的黑暗和一股股暗淡的塵埃——那是曾經的星系,整個宇宙中空無一物。不知多少個十億年過去了,每一股的塵埃細粒通過引力作用吸附到了一起,期間的衝撞也曾引起沖天的火花,最後每股的塵埃細粒都集中起來形成了一個大塊頭的東西。這個東西外部巨大的壓力傳導到內部,內部灼熱起來,放出光芒,甚至發生了爆炸。但是天長日久,這些大塊頭的東西逐漸冷卻下來,宇宙最後的一點資源也這樣被輻射耗盡了。宇宙中什麼都沒有了,有的只是這一塊塊的岩石和莫名其妙的微弱的輻射波。宇宙依舊在“膨脹”,這些孤立的岩石間的鴻溝越來越浩瀚無邊,輻射波朝著宇宙的各個方向蔓延開來,但是速度太慢了,永遠也趕不上鴻溝加寬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