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6頁
“徐州軍傷亡慘重,水師也折損厲害,傳令岳飛和戚繼光操練新軍,同時負責防備江東。還有,告訴他們,我不想我的地盤被別人占據太久。”
劉協沉聲下令,廣陵郡不應該被程普掌握,徐州這次讓他很失望。
“喏。”
劉協又道:“周瑜領兵來援前,曹操和劉備必定會拖著不戰,我軍想要破敵,殊為不易,諸位可有計策?”
“我有一計。我在益州的時間很長,不管是對益州還是南蠻的了解都不算淺。蠻人實力很強,但缺乏智謀之人領導。而益州氏族林立,關係錯綜複雜,最是排外,曹操雖然占據益州,卻也以安撫為主,世家的力量不曾削減。如果我們能完全利用蠻人力量的同時,再鼓動世家作亂,曹操必定要遣大將引重兵回援才行。”
王玄策出列,建言道。
劉協深以為然,道:“既然如此,便請先生往益州一趟,李文忠、吳懿,由你二人負責先生安危。”
“喏!”
三人躬身領命,答喏退下。
郭嘉又道:“我亦有一計,周瑜暗中領兵來援,必定料想不到我軍會出其不意前去設下埋伏。唇亡齒寒,周瑜中伏,曹操、劉備必定來援,我等明攻周瑜,實際上卻遣重兵攻司隸,屆時益州外患內亂又起,曹操首尾不能兼顧。沒了曹操,周瑜來援便沒了意義,劉備也成了無根之浮萍,再不足畏懼矣。”
郭嘉侃侃而談,信手之間,便設下一個呼應王玄策,針對曹操、劉備、周瑜三方的驚人謀劃來。
第六百八十一章 兵危陳留
“此計不妥。”
諸葛亮搖頭,道:“奉孝之計,雖然遍算諸侯,唯獨算漏了潼關的李世民。李世民能和李靖對峙而不落下風,足見其厲害。屆時曹軍勢危,李世民必定來援,我軍本就分兩地作戰,兵馬不足,一旦被李世民所,很容易陷入險境之中。”
郭嘉卻不以為然,反駁道:“自古行兵,哪能盡數十全把握,欲破僵局,必定要行險招。如若不然,坐等周瑜領兵來援,屆時合三路諸侯之力,我軍又如何能與之一戰?”
劉協見兩人意見相左,也不相勸,郭嘉用兵素來偏險,諸葛亮卻以穩字著稱,難怪兩人會有此爭論。
“咦,聽了兩位的計策,我倒有了個新的法子,只是不知道靈也不靈。”
賈詡笑道,將爭論不休的兩人的注意力給吸引過來。
見眾人都一臉好奇地看著自己,賈詡卻是扭頭看向了劉協,道:“此計,卻要看主公的魄力如何了。”
……
果如劉協等人所料,孫堅退守合肥之後,本不欲再戰,奈何周瑜,魯肅等人看得長遠,情知若是曹操等人再敗,諸侯便再難抵擋劉協,等到幽、冀、並、豫三州也徹底穩定下來,劉協實力大成,真的是回天無力了。
禁不住麾下文武日夜請戰,孫堅最終命周瑜統率大軍,暗中前往司隸相助曹操、劉備,又遣諸葛瑾南下荊州,自己則領兵佯攻汝南掩人耳目。
周瑜等人隨諸葛瑾南下從荊州借道,繞過潁川的陳慶之,大約行軍一月之久,方才抵達司隸。
此時,曹操和劉備為了掩蓋周瑜領軍到來的消息,領兵向酸棗進行逼壓,卻不想劉協早就猜到周瑜必定會引兵來援,反倒從兩人反常的進攻里覺察到周瑜肯定已經到達司隸附近了。
不多久,懸鏡司查探歸來,得知周瑜並沒有引兵會合曹操、劉備,而是獨自領兵前往滎陽。
滎陽臨近潁川和陳留,劉協很快就反應過來,周瑜恐怕是想要以雷霆之勢打下潁川,以此會合攻打汝南的孫堅大軍,再趁著他和曹操劉備糾纏難以脫身之際攻下陳留,徹底斷了他的後路。
陳留並非好的治所,以前蔡邕、宋濂等老臣就多次向劉協提議過改治青州,但劉協自信兵強馬壯,不懼他人來攻,如今弊端終於顯現,一旦被周瑜得手,甚至連他自己都有性命危險。
劉協當機立斷,吩咐陳慶之收縮兵力據城而守,同時遣大將薛禮領兵前去抄掉周瑜退路形成包夾。
陳慶之並沒有料想到周瑜會突然出現在滎陽,大意之下,為周瑜所乘,丟了潁川大部分縣地,所幸陳慶之並非庸才,且戰且退,領兵駐守在許昌,合楊再興、羅成、岳雲三將之力,終於把周瑜大軍抵擋在陳留之外。
而許昌,距離陳留只有不到三日的路程罷了。
周瑜領軍偷襲的消息傳來,陳留人人自危,荀彧連忙命人鎮壓謠言,甄宓得知後,又和孫尚香親自出面穩定人心,兩人一個是劉協正妻,一個剛剛才名鎮徐州,威信都極高,百姓們見到她們出面,方才放下心來。
畢竟,若是陳留真的有危險的話,武王的夫人不可能還留在陳留的。
“陳慶之確實不凡,聽說他極善用陣,他要固守許都,短時間之內我們很難繞過他威脅到陳留。”
周瑜以雷霆之勢連下潁川三關六縣,可是陳慶之反應過來後,硬是在許都將他給擋了下來。
楊再興、羅成、岳雲三員大將勇猛非常,江東軍中,唯有孫策、陸文龍、周泰能與之匹敵,同樣十分的難纏。
魯肅勸道:“公瑾莫憂,主公已經拿下汝南,相信不出三日,就能領兵趕到許昌,到時以我絕對大軍之力,陳慶之再是厲害,也抵擋不住。”
劉協沉聲下令,廣陵郡不應該被程普掌握,徐州這次讓他很失望。
“喏。”
劉協又道:“周瑜領兵來援前,曹操和劉備必定會拖著不戰,我軍想要破敵,殊為不易,諸位可有計策?”
“我有一計。我在益州的時間很長,不管是對益州還是南蠻的了解都不算淺。蠻人實力很強,但缺乏智謀之人領導。而益州氏族林立,關係錯綜複雜,最是排外,曹操雖然占據益州,卻也以安撫為主,世家的力量不曾削減。如果我們能完全利用蠻人力量的同時,再鼓動世家作亂,曹操必定要遣大將引重兵回援才行。”
王玄策出列,建言道。
劉協深以為然,道:“既然如此,便請先生往益州一趟,李文忠、吳懿,由你二人負責先生安危。”
“喏!”
三人躬身領命,答喏退下。
郭嘉又道:“我亦有一計,周瑜暗中領兵來援,必定料想不到我軍會出其不意前去設下埋伏。唇亡齒寒,周瑜中伏,曹操、劉備必定來援,我等明攻周瑜,實際上卻遣重兵攻司隸,屆時益州外患內亂又起,曹操首尾不能兼顧。沒了曹操,周瑜來援便沒了意義,劉備也成了無根之浮萍,再不足畏懼矣。”
郭嘉侃侃而談,信手之間,便設下一個呼應王玄策,針對曹操、劉備、周瑜三方的驚人謀劃來。
第六百八十一章 兵危陳留
“此計不妥。”
諸葛亮搖頭,道:“奉孝之計,雖然遍算諸侯,唯獨算漏了潼關的李世民。李世民能和李靖對峙而不落下風,足見其厲害。屆時曹軍勢危,李世民必定來援,我軍本就分兩地作戰,兵馬不足,一旦被李世民所,很容易陷入險境之中。”
郭嘉卻不以為然,反駁道:“自古行兵,哪能盡數十全把握,欲破僵局,必定要行險招。如若不然,坐等周瑜領兵來援,屆時合三路諸侯之力,我軍又如何能與之一戰?”
劉協見兩人意見相左,也不相勸,郭嘉用兵素來偏險,諸葛亮卻以穩字著稱,難怪兩人會有此爭論。
“咦,聽了兩位的計策,我倒有了個新的法子,只是不知道靈也不靈。”
賈詡笑道,將爭論不休的兩人的注意力給吸引過來。
見眾人都一臉好奇地看著自己,賈詡卻是扭頭看向了劉協,道:“此計,卻要看主公的魄力如何了。”
……
果如劉協等人所料,孫堅退守合肥之後,本不欲再戰,奈何周瑜,魯肅等人看得長遠,情知若是曹操等人再敗,諸侯便再難抵擋劉協,等到幽、冀、並、豫三州也徹底穩定下來,劉協實力大成,真的是回天無力了。
禁不住麾下文武日夜請戰,孫堅最終命周瑜統率大軍,暗中前往司隸相助曹操、劉備,又遣諸葛瑾南下荊州,自己則領兵佯攻汝南掩人耳目。
周瑜等人隨諸葛瑾南下從荊州借道,繞過潁川的陳慶之,大約行軍一月之久,方才抵達司隸。
此時,曹操和劉備為了掩蓋周瑜領軍到來的消息,領兵向酸棗進行逼壓,卻不想劉協早就猜到周瑜必定會引兵來援,反倒從兩人反常的進攻里覺察到周瑜肯定已經到達司隸附近了。
不多久,懸鏡司查探歸來,得知周瑜並沒有引兵會合曹操、劉備,而是獨自領兵前往滎陽。
滎陽臨近潁川和陳留,劉協很快就反應過來,周瑜恐怕是想要以雷霆之勢打下潁川,以此會合攻打汝南的孫堅大軍,再趁著他和曹操劉備糾纏難以脫身之際攻下陳留,徹底斷了他的後路。
陳留並非好的治所,以前蔡邕、宋濂等老臣就多次向劉協提議過改治青州,但劉協自信兵強馬壯,不懼他人來攻,如今弊端終於顯現,一旦被周瑜得手,甚至連他自己都有性命危險。
劉協當機立斷,吩咐陳慶之收縮兵力據城而守,同時遣大將薛禮領兵前去抄掉周瑜退路形成包夾。
陳慶之並沒有料想到周瑜會突然出現在滎陽,大意之下,為周瑜所乘,丟了潁川大部分縣地,所幸陳慶之並非庸才,且戰且退,領兵駐守在許昌,合楊再興、羅成、岳雲三將之力,終於把周瑜大軍抵擋在陳留之外。
而許昌,距離陳留只有不到三日的路程罷了。
周瑜領軍偷襲的消息傳來,陳留人人自危,荀彧連忙命人鎮壓謠言,甄宓得知後,又和孫尚香親自出面穩定人心,兩人一個是劉協正妻,一個剛剛才名鎮徐州,威信都極高,百姓們見到她們出面,方才放下心來。
畢竟,若是陳留真的有危險的話,武王的夫人不可能還留在陳留的。
“陳慶之確實不凡,聽說他極善用陣,他要固守許都,短時間之內我們很難繞過他威脅到陳留。”
周瑜以雷霆之勢連下潁川三關六縣,可是陳慶之反應過來後,硬是在許都將他給擋了下來。
楊再興、羅成、岳雲三員大將勇猛非常,江東軍中,唯有孫策、陸文龍、周泰能與之匹敵,同樣十分的難纏。
魯肅勸道:“公瑾莫憂,主公已經拿下汝南,相信不出三日,就能領兵趕到許昌,到時以我絕對大軍之力,陳慶之再是厲害,也抵擋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