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西奈半島南部海岸和不遠處的紅海海面上集結著中國國防軍上百艘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船舶,而從北寧遠洋運輸公司徵調來的遠洋商船也都前來幫忙,它們都是來接國防軍官兵們回中國的。

  西奈半島岸邊,軍容威武、氣宇軒昂的國防軍官兵們排著整齊的方隊,依次有序的登船,密密麻麻的一眼望不到邊。數不清的國防軍戰車、汽車、履帶車、火炮、工程機械等匯成了一片綠色的海洋,在震耳欲聾的馬達轟鳴聲中,一輛接著一輛開進那些艙門大開的巨艦里。各類軍用物資被軍車不停的運過來,堆積在岸邊,等待停靠在岸邊船舶上的吊機吊到船上,裝載回國。口令聲、哨聲、擴音器聲、發動機的轟鳴聲、船舶的汽笛聲等混雜在一起,熱鬧非凡…

  這個碼頭就是國防軍登陸作戰部隊使用過的那個登陸場,現在這裡又派上了大用場。實在得感謝那些可愛的工兵部隊戰士們,如果不是他們在短時間之內建成了這樣一個功能完備的臨時碼頭的話,國防軍的登陸和撤軍行動就都有成為泡影的可能!

  而從這個忙而有序、大而不亂的撤軍場面上也就可想像到當初國防軍在組織這次登陸作戰行動時具備了多麼高超的指揮藝術和多兵種合成能力以及強大的遠洋兵力投送能力!

  並且,國防軍標準化、專業化、系列化的單兵裝備、技術兵器、作戰保障裝備以及優越的物質待遇也透射出中國傲視全球的先進科技水平、超越時代的戰術理念、巨大的工業生產能力和強悍的綜合國力!

  只從物質待遇方面來講,與國防軍比起來,一向代表著當代最高水準的聯軍只能用寒酸來形容,更別說其他的東西了。將聯軍戰敗的主要原因歸結為在技術兵器方面存在巨大的差距是片面的,儘管中國國防軍擁有當代最強大的航空兵部隊,占據著絕對的空中優勢,其兇猛的攻擊力足以讓聯軍的一切作戰行動變得難以實施,但事實是,聯軍與國防軍的差距是全方位的。

  觀摩國防軍撤軍的各國軍界代表都是資深軍人,何嘗看不出這一點?而到此時,他們才真正琢磨出了康凡說過的那句“明犯中華者,雖遠必誅!”的話意味著什麼——俄、日、英、法、荷蘭、西班牙等等這些國家無一不是為了掠奪經濟利益而曾對中華民族施加過殘酷迫害的國家,所以他們才會遭致這樣的武力報復!現在的中國已經不是原來的那個大清帝國了,她的軍隊——國防軍事實上已經具備了能夠將這句話隨時付諸於行動的實力,與中國為敵,你具不具備那個實力?你又能躲到哪裡去?

  ☆、第一百三十九章 我能休息了

  隨著戰事的結束,多國聯盟的解體,中國全球第一強國的地位也隨之確立,這條“東方巨龍”終於騰飛了!

  “龍威”之下,南非、東非、北非、印度大陸、印度洋、荷屬東印度群島等地紛紛誕生了多個擺脫歐洲殖民勢力統治的新型國家。這些國家與朝鮮、中南半島諸國、中亞和西亞諸國等以中國為宗主國,自發的組成了一個龐大的、聯繫緊密的多國聯盟,並共同起草了《中國與多國全方位友好互助合作條約》,所有國家在條約制定的框架內行使各自職責和承擔各自義務,積極推行中國倡導的互不干涉內政、相互尊重國家主權、平等互利等新型國際交往準則,與世界各國和平共處。

  後來,為了交往方便,國際上將這個以中國為首、多國加盟的國際組織簡稱為“中盟”組織。

  中盟組織的成立,使中國以條約的形式名正言順地擁有了眾多的海外原料供應地和廣闊的商品銷售市場,加上巨額戰爭賠款的注入,進一步刺激了中國經濟的發展,經濟的發展當然就會推動整個社會事業向前發展。而作為中盟組織領頭羊的中國,從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文化、醫療、教育等社會建設事業所包涵的各個領域對組織中的各個成員國施加著全方位的影響,在平等、友好、合作、互利、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框架下,實現“共贏”。 這必將推動組織中所有成員國向現代文明邁進的步伐。

  這一組織的成立,也使以英、法兩國為主導的另一個多國國際聯盟——國聯有了一個強勁的對手。

  為維護中盟組織內部穩定、共同抵抗外來侵略、捍衛中盟組織中各成員國利益,中盟組織組建了自己的軍隊。

  這支軍隊的軍費由中盟組織各成員國按比例分擔,官兵都是從中盟組織各成員國現役軍隊中選調的軍人,全部採用中國生產的武器裝備,並由中國國防軍負責訓練與管理工作,接受中盟組織的最高軍事機構——中盟軍事委員會的指揮,是一支真正的多國聯合武裝力量,被國際軍界稱之為“中盟聯軍”。

  而國聯卻沒有屬於自己的軍隊,其各成員國各自掌控自己的軍隊,無法形成統一、有效的軍事干預,處理內部與外部事務的能力註定要比中盟弱許多。

  至此,中國在當代這個動盪的世界中已不用象從前那樣的去單打獨鬥了,她擁有很多藩國、擁有很多盟友,能得到很多幫助,為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創造了一個極其優越的國內、國外環境——“中國龍”可以大顯身手了!

  隨著戰後世界新秩序的形成,國際局勢也逐漸趨於穩定,中盟組織各成員國都在中國的引領下進入了和平建設與發展的新時期。在大戰中經受了實戰歷練的一大批年輕的國防軍優秀基層軍官成為了國防軍的中流砥柱,紛紛走上重要指揮崗位。新一代國防軍的年輕將領進入國防部,構成了國防軍的大腦。而新組建的中盟聯軍更是成為了這些軍官們向世界各國展現中國軍人風采的舞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