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頁
英國人對印度大陸各族人民的殖民統治造就了一個形式上統一的印度,但並未從根本上改變印度大陸各族人民,而只是在印度大陸原本就光怪陸離的各樣文明上又增添了一個更為遙遠、長期的霸權影響而已。英國人憑藉自身強大的實力將印度大陸硬擠在了一起,純粹是在自掘墳墓!儘管其在統治後期已經意識到分而治之的有效性,可還是做得不夠徹底——這可以理解為是其為了自身利益也就是想長期占據印度大陸而考慮的。
但康凡卻並沒有占據印度大陸的意圖,僅僅只是想加以利用,為夯實中國的防禦部署服務。而要想利用好這塊大陸(也僅僅是一塊大陸,並不能稱之為國家)也只能繼續並且必須更徹底的採用英國人分而治之的辦法了。
因此,康凡給予曾經幫助和支持過國防軍的多個邦國以大力扶持,將廣達4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印度大陸依照宗教信仰和種族傳統以及歷史習慣等劃分成了11塊,成立了11個忠於中國的邦國,迅速抽身而退,將印度大陸的混亂局面甩給了這11個邦國。
當然,這11個邦國都成為了中國宗藩體系中的新成員。而國防軍只在與印度大陸一水相隔的錫蘭島西南海岸建立了一個大型軍事基地,做為又一個西華島基地到馬薩瓦基地的中轉站。
錫蘭島陸地總面積6萬5千多平方公里,位於印度大陸南端外海,就像是印度大陸滴下的一顆淚珠,與印度大陸只隔著一條海峽。島上最大的城市也是最大的海港——科倫坡是歐洲與亞洲海上貿易的重要港口,素有“東方十字路口”之稱。16世紀後,該島先後被葡萄牙和荷蘭人統治,18世紀末期又成為英國的殖民地。
在國防軍趕走英國人後,該島的兩個主要土著民族——僧伽羅族和泰米爾族爆發內戰,爭奪對錫蘭島的統治權。歷史上,僧伽羅族曾經在錫蘭島上建立過僧伽羅王國,泰米爾族曾經建立過泰米爾王國,兩國之間戰爭不斷,但雙方誰也沒有能力消滅對方,直到英國人占領錫蘭島後,兩個王國先後滅亡,兩個民族才不得不共同接受英國人的奴役。而中國介入進來後,將兩個民族的領地範圍按照傳統習慣線強行固定了下來,使錫蘭島最終分為兩個獨立的國家——僧伽羅王國和泰米爾王國,終於迎來了和平,也使國防軍獲得了一個良好的駐軍環境。
“你真的很有頭腦,康凡。”朱迪說道,“這樣一來,從此之後這個世界上就再也沒有‘英屬印度’這個統一稱謂了,而將是11個新近獨立的、互不相讓的國家。這些國家中,任何一個都沒有單獨與中國抗衡的實力,並且他們相互之間的損耗將使他們永遠無法威脅到中國——只要中國不停下前進的腳步。”
康凡微笑不語。
國防軍攻陷英屬印度大陸的行動在整個印度洋周邊地區引起了劇烈的連鎖反應,從北到南,阿拉伯半島諸國以及吉布地、索馬利亞、肯亞、坦尚尼亞、莫三比克、南非聯邦等這些印度洋沿岸國家紛紛群起聲援中國,與埃國、蘇丹、埃及以及西亞和中亞的多個國家聯合,組成了一個龐大的國家聯盟,加入中國一方,與多國聯盟宣戰。
如此,國防軍就實際控制了東起中南半島、北至印度大陸、西至非洲東海岸、南至南非聯邦的環印度洋周邊地區!而這一地區不僅只為國防軍印度洋的防禦部署做著重要貢獻,更是影響著中國的未來——這裡蘊藏著的那些極其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潛在的巨大商品市場是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順利實施的長久保證,是中國持續壯大的資本!
“所以,為了我們祖國更加光明的未來,我還得把荷蘭人也趕出印度洋。”康凡說道。
朱迪苦笑,“仗打到這個份兒上…我想,荷蘭人早就該明白怎麼做了。”
“但願如此。”康凡笑道。
多國聯盟中,加拿大、日本、荷屬東印度、澳大利亞、紐西蘭等這些成員國由於地處亞洲-太平洋地區,與中國近在咫尺,懼怕國防軍的打擊,所以遲遲未敢實施真正的軍事行動,但他們暗地裡給予英、法等國的支持比如提供金錢、物資、兵員等絕對不能忽視。
尤其是日本這個國家,是少數幾個直接派遣兵員參戰的成員國之一,國防軍已經在戰場上發現大量穿著英軍軍服、配備英軍武器裝備的日本軍人屍體並抓獲了數百名這樣的日軍俘虜,證據確鑿。日本大和民族本性卑劣,政府行事更加無恥,對待這樣的國家和民族,康凡只用拳頭說話。
因此,國防軍在鞏固了埃及和南非聯邦的防禦部署後,從11月開始,駐紮於中國本土的國防軍陸航和海航部隊集中了幾乎全部的“飛行堡壘”轟炸機和“天鷹-乙”戰機,分別集結於北部的庫頁島和朝鮮半島,南部的綠島和南華島各個機場,開始對日本、荷屬東印度群島以及澳大利亞等3方進行懲罰性的空中打擊。
上千架戰機攜帶著高爆彈和燃燒彈黑壓壓的飛臨已經經過多次空中偵察而確定的諸如工廠、港口、橋樑、隧道、水電設施、機場、電站、車站、軍營、要塞防禦地域等重要軍、民用目標上空,密如雨點的炸彈從天而降,連續不斷的猛烈爆炸就像一塊“地毯”,將上述這些目標統統遮蓋了起來,盡數炸回了原始狀態!
但康凡卻並沒有占據印度大陸的意圖,僅僅只是想加以利用,為夯實中國的防禦部署服務。而要想利用好這塊大陸(也僅僅是一塊大陸,並不能稱之為國家)也只能繼續並且必須更徹底的採用英國人分而治之的辦法了。
因此,康凡給予曾經幫助和支持過國防軍的多個邦國以大力扶持,將廣達4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印度大陸依照宗教信仰和種族傳統以及歷史習慣等劃分成了11塊,成立了11個忠於中國的邦國,迅速抽身而退,將印度大陸的混亂局面甩給了這11個邦國。
當然,這11個邦國都成為了中國宗藩體系中的新成員。而國防軍只在與印度大陸一水相隔的錫蘭島西南海岸建立了一個大型軍事基地,做為又一個西華島基地到馬薩瓦基地的中轉站。
錫蘭島陸地總面積6萬5千多平方公里,位於印度大陸南端外海,就像是印度大陸滴下的一顆淚珠,與印度大陸只隔著一條海峽。島上最大的城市也是最大的海港——科倫坡是歐洲與亞洲海上貿易的重要港口,素有“東方十字路口”之稱。16世紀後,該島先後被葡萄牙和荷蘭人統治,18世紀末期又成為英國的殖民地。
在國防軍趕走英國人後,該島的兩個主要土著民族——僧伽羅族和泰米爾族爆發內戰,爭奪對錫蘭島的統治權。歷史上,僧伽羅族曾經在錫蘭島上建立過僧伽羅王國,泰米爾族曾經建立過泰米爾王國,兩國之間戰爭不斷,但雙方誰也沒有能力消滅對方,直到英國人占領錫蘭島後,兩個王國先後滅亡,兩個民族才不得不共同接受英國人的奴役。而中國介入進來後,將兩個民族的領地範圍按照傳統習慣線強行固定了下來,使錫蘭島最終分為兩個獨立的國家——僧伽羅王國和泰米爾王國,終於迎來了和平,也使國防軍獲得了一個良好的駐軍環境。
“你真的很有頭腦,康凡。”朱迪說道,“這樣一來,從此之後這個世界上就再也沒有‘英屬印度’這個統一稱謂了,而將是11個新近獨立的、互不相讓的國家。這些國家中,任何一個都沒有單獨與中國抗衡的實力,並且他們相互之間的損耗將使他們永遠無法威脅到中國——只要中國不停下前進的腳步。”
康凡微笑不語。
國防軍攻陷英屬印度大陸的行動在整個印度洋周邊地區引起了劇烈的連鎖反應,從北到南,阿拉伯半島諸國以及吉布地、索馬利亞、肯亞、坦尚尼亞、莫三比克、南非聯邦等這些印度洋沿岸國家紛紛群起聲援中國,與埃國、蘇丹、埃及以及西亞和中亞的多個國家聯合,組成了一個龐大的國家聯盟,加入中國一方,與多國聯盟宣戰。
如此,國防軍就實際控制了東起中南半島、北至印度大陸、西至非洲東海岸、南至南非聯邦的環印度洋周邊地區!而這一地區不僅只為國防軍印度洋的防禦部署做著重要貢獻,更是影響著中國的未來——這裡蘊藏著的那些極其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潛在的巨大商品市場是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順利實施的長久保證,是中國持續壯大的資本!
“所以,為了我們祖國更加光明的未來,我還得把荷蘭人也趕出印度洋。”康凡說道。
朱迪苦笑,“仗打到這個份兒上…我想,荷蘭人早就該明白怎麼做了。”
“但願如此。”康凡笑道。
多國聯盟中,加拿大、日本、荷屬東印度、澳大利亞、紐西蘭等這些成員國由於地處亞洲-太平洋地區,與中國近在咫尺,懼怕國防軍的打擊,所以遲遲未敢實施真正的軍事行動,但他們暗地裡給予英、法等國的支持比如提供金錢、物資、兵員等絕對不能忽視。
尤其是日本這個國家,是少數幾個直接派遣兵員參戰的成員國之一,國防軍已經在戰場上發現大量穿著英軍軍服、配備英軍武器裝備的日本軍人屍體並抓獲了數百名這樣的日軍俘虜,證據確鑿。日本大和民族本性卑劣,政府行事更加無恥,對待這樣的國家和民族,康凡只用拳頭說話。
因此,國防軍在鞏固了埃及和南非聯邦的防禦部署後,從11月開始,駐紮於中國本土的國防軍陸航和海航部隊集中了幾乎全部的“飛行堡壘”轟炸機和“天鷹-乙”戰機,分別集結於北部的庫頁島和朝鮮半島,南部的綠島和南華島各個機場,開始對日本、荷屬東印度群島以及澳大利亞等3方進行懲罰性的空中打擊。
上千架戰機攜帶著高爆彈和燃燒彈黑壓壓的飛臨已經經過多次空中偵察而確定的諸如工廠、港口、橋樑、隧道、水電設施、機場、電站、車站、軍營、要塞防禦地域等重要軍、民用目標上空,密如雨點的炸彈從天而降,連續不斷的猛烈爆炸就像一塊“地毯”,將上述這些目標統統遮蓋了起來,盡數炸回了原始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