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棟低價或者免費的房子,意味著他們可以少奮鬥三到八年時間,近年來隨著整個網際網路產業大環境的復甦,矽谷這邊的房價也一漲再漲,便宜的也有,但哪有在公司附近居住方便?

  每天省下一個小時的交通時間,間接意味著生命的延長,總而言之這個消息讓矽谷其他公司的職員們眼紅很久了,成功吸引到不少高技術人才、高級管理人才的加入,Facebook、Whatsapp等公司今年以來的高速擴張,和他們的加入也有一定關聯。

  葉冬青也一躍成為矽谷這邊最受歡迎的老闆,沒有之一。

  想要讓馬跑,就要先給馬吃草,他還算厚道,員工們能拿到的回報對的起付出。

  現如今既用房子吊著員工們的胃口,後面還有值錢的股權獎勵方案蓄勢待發,沒人願意丟掉工作失去這些,所以一個比一個認真,別忘了眼瞧又臨近年底,還有各種福利和獎金呢

  在哈佛大學念書時候,葉冬青看了許多企業管理方面的書,也從出色創業者的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嚴格來說他算是比較合格的老闆,會用人,也能抓住廣大底層員工們的需求,如果當老闆的整天都很累、整天都很忙,除了是在享受工作,天生就是工作狂這個原因之外,無非就是不相信手底下的員工,不願意放權。

  美國這邊成熟的職業經理人制度,讓他成功從各種繁忙事務中脫身,連監督環節都有人幫忙盯著,對他個人而言更加高效,這就是最近幾個月以來他比較閒,能夠去忙公益慈善事業的原因。

  這時候。

  隨便挑了棟聯排別墅,從車裡下來走進去,葉冬青手裡還拿著把小錘子,水平儀就在保鏢手上,擺明了是來找麻煩。

  土地可以節省,但房屋質量和裝修質量不能省,給福利就要給到位,用些粗製濫造的東西搞人心情那就不好了,他希望明年年初時候員工們能懷著高興、滿意、激動的心情住進來,而不僅僅只是「還不錯」。

  一棟房子分成兩邊,分別帶有前後小花園,這是高級職業經理人們將會分到的房子,僅需要付出極小代價,就能以遠遠低於市場水平的價格拿到它。

  籬笆、入戶石板道、信箱什麼的都看了看,工程隊負責人則讓人找出鑰匙打開門,開了燈讓葉冬青進去看。

  裝修風格各有千秋,這一套主打淡色,看上去比較溫馨,屈指敲敲牆壁,葉冬青先繞著花園看看,感覺蠻不錯,房子裡的裝修也挺不錯,味道不重,地面的瓷磚比較漂亮,家具什麼的需要員工們自己按照喜好去買,櫥櫃這些都已經安裝好

  第408章 上市計劃

  今年聖誕前的年會上將公布第一批有資格免費分、低價買房的員工名單,葉冬青今天剛好有空,提前來看看。

  等到明年第二季度時候,普通公寓式住宅也可以交付使用,幾家公司的員工們只需要支付極少的租金以及日常管理費用,就可以享受到比較不錯的居住、生活設施,學校以及醫院、體育設施那些都在建設中,未來可能還會在旁邊打造出一座高爾夫球場,儼然就像是一座聖克拉拉市的衛星城鎮一樣。

  隨著產業規模的擴大,在矽谷這邊的員工數量也越來越多。

  孤身一人的還好,有些拖家帶口的為了租金和子女教育問題考慮,只能分隔兩地,接下來許多人都能在這邊定居了,那所私立學校的規模以及質量很可能排進美國前五十名,跟不少名校共同合力打造。

  這些都算是員工福利了,有些老闆也有實力這樣做,但他們怕麻煩,並且不希望為員工們付出太多。

  而葉冬青更希望他們在自己公司找到歸屬感,順便也當是千金買馬骨了,因為高薪酬和高福利,再加上職位方面的上升制度比較合理,儘管採用末位淘汰制的狼性管理制度,還是成了讓頭公司省心的熱門企業。

  抽查了好幾棟,感覺蠻不錯,葉冬青吩咐說:「抽個時間,在那幾家公司里張貼公告,開放一部分房子讓他們先過來看看,尤其是中低層管理者們,告訴他們只要努力干以後可能也會有這些。

  執行官、財務官、運營官這些高層拿到的房子更大對吧,那些別墅在哪裡?」

  身邊站著不少人。

  其中負責承接建造工程的項目主管告訴他:「位置比這邊更好,坐落在一座小山丘上,頂上那些可以看見聖弗朗西斯科海灣,面積大概比這些大一倍,前後花園也更大,我們過去看看?」

  房子嘛,再漂亮能比得過葉冬青自己的那幾棟?

  差不多看看就行了,裝修殘留下的氣味讓他感到不舒服,隨口來了句:「算了吧,我想去看看學校和商場,招商工作什麼時候開始進行?不用多高端,能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就可以,我聽說在這個項目的帶動下,周圍已經有土地被開發商拿下?」

  「差不多就是這樣,英偉達公司在聖克拉拉,據說蘋果公司可能也會將部分業務搬到這邊來,再加上英特爾公司,挺適合建成高端公寓,而且價格比帕羅奧多,門洛帕克等地區低一些。在南邊,很快會建造出一片擁有大約三百棟房屋的社區,開發商曾來跟我們商量過學校的事,他們希望開放入學門檻,讓他們社區的孩子也得到入學機會。」

  說話的是淡水投資集團派過來監督工程的某位中年猶太人。

  葉冬青想了想,回答說:「可以啊,不過學費可能略高一些,公司員工的孩子要有,外部的學生也要有,大家一起互相交流嘛,總不能未來哪位員工離職後,孩子也得跟著轉學,這些都應該考慮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