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周閣老的事,很快就被調查得一清二楚,隆寧帝震怒:這位早年並非被當成皇位繼承人培養的、在國朝最高位置上坐了將近二十年的男人, 似是越來越不能容忍自己被器重的大臣欺騙, 因為這總會提醒他,他並沒有當皇帝的資質。周閣老年過而立才買了功名開始自己的官路,可以說是隆寧帝一手提拔起來的臣子,如今鬧出這樣大的一個笑話, 隆寧帝或許對別的大臣,還有幾分耐性,但是對他, 早年一點君臣相得的情分,一夕之間就被銷毀殆盡。

  隆寧帝少有地雷厲風行了一把,處決了周閣老,並把順帶著查處出的一眾大臣都治了罪, 而這些人, 在有心人眼中,身份又都那樣明白:他們幾乎全都是淮王系的大臣, 又或者說,就是這些人,組成了淮王一派。在查處了這些人之後,淮王一派的骨幹臣子也已經所剩無幾,等到王恆從扶南回來, 等待他的,就是多年經營被人毀得一乾二淨。

  而這,恰恰是王彥一手營造出來的、他想要看到的情形。

  當王恆知道,在京城等待他的,是他重新變成孤家寡人,他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呢?

  王彥從來都不會低估自己這位異母兄長的野心,吃過一次虧,只能看得更加明白,而這一世,他選擇搶先動手,將王恆逼迫到一個不得不選擇的境況下,他相信,王恆一定不會讓他失望的。

  消息從京城傳到扶南,最慢也就一個月的時間,但是顯然王恆得到消息的速度比眾人想像之中的還要更快一些,周閣老等大臣被斬首示眾之後,不過二十日南邊就傳來了淮王叛變的消息。

  王恆身邊本就有一眾跟隨他去扶南的兵士,而且,據說他還得到了扶南國長公主的幫助——扶南公主本就對王恆芳心暗許,又有復國平叛的恩情在,兩人就是在這幾個月中又發展出更多的情誼,茴娘也不覺得稀奇。

  只是,這消息一經傳來,京城中和王恆有關的其餘人,可就受到了不少牽連。

  這樣的消息,傳得自然是快的,也根本沒有人敢瞞著隆寧帝——隆寧帝剛聽到消息的時候自然是震驚的,隨即又是震怒,第一個承受其怒火的,自然是魏貴妃。被關進冷宮,沒有被處死,已經是隆寧帝看在多年夫妻情分上從寬處理了。大長公主府及魏家,自然是立時就與魏貴妃和王恆劃清了界限。隆寧帝或許並不相信魏家的清白,但是在派人去魏家從裡到外翻查了一陣之後,就真的把大長公主及魏家輕輕放過了。

  不過,大長公主府和魏家能輕而易舉地摘乾淨自己身上的嫌疑,秦家卻沒那麼容易——秦孟遠雖然近十幾年來立身謹慎,沒真的摻和進各種皇子身邊的小勢力之中,但是,如今的淮王妃可是他的嫡女,這份連帶關係,哪裡是那麼容易被人忽略的?

  縱然芝娘嫁給王恆時間不長,又性子不夠沉穩,就連隆寧帝自己,也不覺得芝娘身上背著什麼嫌疑,但是——派官兵把淮王府重重圍困看管起來,也是必須要做的事。芝娘即便一點都不像是提前知曉消息、甚至參與到王恆謀反一事中的,但是她身為王恆的妻子,身為淮王妃,在如今的情形下,哪能繼續逍遙自在?自然也跟著淮王府中的管家、僕從們一道被囚禁在這座華麗的王府中了。

  茴娘也是在這個時候,被秦府的管家請回了娘家。

  秦孟遠請她回去,是為了什麼茴娘一清二楚,她想了想,還是沒帶女兒,只帶著半夏去了秦府——發生了那麼大的事,就算是老太太,恐怕都沒心思關心重外孫女了吧?更不用說秦孟遠和魏氏了——魏氏對泠虹本來就是面子情,秦孟遠雖然對外孫女態度稍好些,但是在關係到他自己的仕途甚至身家性命的時候,也就顧不上外孫女了。

  茴娘雖然不緊不慢,但是秦家人卻不給她葳蕤耽擱的機會,到了秦家一下馬車,直接就被一頂小轎抬到了老太太屋裡,秦孟遠和魏氏也正等在那裡——其餘一個小輩都沒有見到,這樣少有的陣仗,也著實讓茴娘嚇了一跳。

  而更讓茴娘驚訝的是,魏氏身份尊貴,日常最是精於保養,她上一次回娘家的時候見到魏氏,還是滿頭烏髮呢,這次一見,卻依然變成了花發——甚至白髮還要比黑髮更多一些。她不禁心下惻然:秦孟遠子息運不能說不好,但是顯然他的兩任正妻,子息運都欠佳,都是一生只有一個親生女兒。白氏去得早,從根子上斷了再生孩子的可能,但是魏氏在生下芝娘後,也並沒有再傳出過什麼好消息。一輩子只有這麼一個親生女兒,未出閣的時候在家裡千寵萬嬌,出嫁後遇上了這種事,當娘的怎麼能不憂心忡忡、愁白了頭髮?

  一見茴娘進門,秦孟遠立時就開口問道:“茴娘,你知不知道如今皇上是個什麼意思,淮王的事,還會不會再牽連別人?”

  自王恆叛變的消息傳來,茴娘也有十餘日沒有進宮給皇后請安了,不是她不想進去,而是如今發生了這麼大事,皇后不傳旨出來招她們進去,她們也不敢隨意進宮探聽消息,免得一時犯了什麼忌諱,反而惹出大禍。

  秦孟遠的這個問題,茴娘就有些答不上來,只能道:“最近我們都不好隨意進宮,只是聽姑爺說,這幾日風聲似乎沒那麼緊了,陛下雖然還是生氣,但是更多是放在了和大人們商議如何平叛的事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