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出國不歸的事情,在90年代並不罕見。單位對於這種事情自然是深惡痛絕的,內部通報里也屢屢要求大家以此為戒,還上綱上線說什麼政治覺悟不強、民族意識淡薄之類。但許多人對於這些出國不歸的同事都是持艷羨態度的,只是礙於自己膽量不足,或者沒有機會,從而無法模仿。

  在當年的人看來,能夠留在國外,幾乎就是一步登天了,能夠脫離貧困的生活,享受西方世界的富貴。楊倩霽逃日之後,有幾年不敢回國,後來見政策比較寬鬆,才時不時地回國一趟,既為了看望自己的親人,也為了在昔日的朋友和同事面前顯擺一下自己優越的生活狀況。

  不過,楊倩霽的得意並沒有持續太長時間。90年代以後的日本經濟幾乎是處於停滯狀態的,而中國的經濟卻是一日千里。楊倩霽每一次回國,都會發現國內的情況與上一次相比有了明顯的變化,國內同事的收入不斷提高,有了大房子,買了私家車,舉家出國旅遊也不算什麼新鮮事了,隨便吃頓飯也捨得拍出七八張大鈔。

  楊倩霽最後一次回國,是受內田悠的指派,去探聽國內在煤化工技術方面的技術進展。那一次,她專門邀了從前的閨蜜林丹燕一起吃飯閒聊,旁敲側擊地打聽自己想知道的消息。而林丹燕卻也正好接受了馮嘯辰的指示,讓她向楊倩霽透露一些假消息,用以迷惑內田悠。

  那一次的情報刺探,楊倩霽並不成功。但更讓她覺得窩心的,是在與林丹燕見面的過程中,她看到了閨蜜富裕的生活狀態,這讓她感覺到了失落。

  在那之後,她已經有好幾年沒有回去了,這其中固然有經濟上的考慮,畢竟回一趟國也是需要花費不少錢的,但更重要的原因,則是她不想去看中國的現狀,這種現狀讓她覺得心痛難耐。

  可誰曾想,在這樣一個不經意的時刻,她卻見到了林丹燕。此時的林丹燕,穿著職業裝,一副白領、骨幹、精英的模樣,而且從內田悠和田雄哲也對她的態度來看,她應當是這個場景中的主角,集萬千榮耀於一身。而反觀她楊倩霽,穿的是日本餐飲行業女服務員的服裝,低眉順眼,像是任憑誰都能夠踩上一腳的樣子。

  「丹燕,怎麼會是你啊,你這是……」楊倩霽強擠出一個微笑,對林丹燕問道。

  林丹燕說:「我們兼併了池谷製作所,我被院裡委任到池谷研究院來臨時負責,唉,其實也就是退休之前給我一個待遇罷了。對了,倩霽,你怎麼……」

  說到這裡,她停下來了,不知道如何往下說才好。

  楊倩霽尷尬地說:「這兩年,日本經濟不太景氣,我先生的公司裁員,……然後我們就開了一個小飯館,呃,今天負責送便當的服務員有事沒來,我就臨時頂替一下……」

  說這話的時候,她擔心地看了看內田悠和田雄哲也,生怕他們揭穿她的謊言。因為她和丈夫開的小飯館,並不存在什麼送便當的服務員,這種事情都是她這個老闆娘親自做的。

  「這樣啊……」林丹燕愣了一下,然後笑道:「這樣挺好的,自己創業,說不定過幾年就成大老闆了呢。」

  「呃呃,是啊是啊,我也是這樣想的……」楊倩霽明知閨蜜是在打圓場,也只能這樣回應了。林丹燕畢竟沒有當面打臉,這已經足以讓楊倩霽感念閨蜜的厚道了。

  閨蜜……,以後我們還能是閨蜜嗎?楊倩霽在心裡悲哀地想到。

  兩個人顯然是沒法再聊下去的,楊倩霽把便當送完,找了個理由便落荒而逃了。與林丹燕同來的一個年輕人上前來小聲問道:「林總,剛才這位……歐巴桑,是咱們中國人?」

  「怎麼說話的!」林丹燕假意地瞪了那年輕人一眼,然後轉頭向田雄哲也說:「田雄先生,剛才這位酒井女士,跟咱們研究院很熟悉嗎?」

  田雄哲也說:「是的,她也曾經在我們研究院工作過一段時間,後來因為公司裁員而離開了。現在她和她的丈夫在研究院旁邊開了一家小餐館,便當的味道倒是挺不錯的,我們偶爾會訂他們的便當。」

  「原來是這樣。」林丹燕點點頭,然後鄭重地說:「這位酒井女士,是我過去的同事。如果可能的話,還請田雄先生和其他各位同事多多關照她的生意。」

  第八百八十六章 讓美國重新偉大

  2012年秋,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處競選現場。

  共和黨推舉的總統候選人梅普站在主席台上,對著台下數以千計的選民,正在發表自己的競選演說。在台下前排就坐的,有來自於全球各地的數十名新聞記者,他們得到了授權,可以在現場對梅普進行提問,這也是梅普競選宣傳的需要。

  「過去的一年,中國人在全球發起了超過1200起併購案,總金額達到近500億美元。目前,中國在核電、高鐵、火電、水電、風電、太陽能、石油化工、海洋工程等方面,都達到或者至少接近了世界一流的水平,進而威脅到了美國的全球地位。2012年美中貿易逆差達到1500億美元,中國人通過這種不合理的貿易從美國人手裡至少攫取了300萬個就業機會,這就是美國人貧困的根本原因!」

  「總統先生,請問你認為美中之間出現巨額貿易逆差的原因是什麼?」一位美國記者舉手提問道。

  「當然是中國人採取的不公平的貿易條件。」梅普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中國人盜竊了美國人的技術,而且他們還違背國際承諾,瘋狂擴充產能。以發電量為例,1990年,中國的發電量為6000億度,相當於美國的15;而在去年,中國的發電量卻達到了5萬億度,比美國的發電量高出20%。中國人消耗了大量的資源,任憑中國這樣發展下去,世界經濟都將受到嚴重的影響。」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