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你是說,你們有四座同樣的車間?」另一位來自於英國的風機企業代表雷丁問。

  李松搖搖頭,說:「不,我們有六座這樣的車間,其中四座是過去半年中新建的。另外,我們在中國國內的幾家風電場旁邊還建設了組裝基地,這些基地的產能合計在每年500兆瓦以上。」

  勒芬韋爾掰著手指頭算了算,驚訝地問道:「這麼說,你們公司至少擁有年產1400兆瓦風機的生產能力?」

  「目前是這樣。」李松說。

  「可是,這麼大的製造能力,你們能消化得了嗎?」埃米琳也加入了談話。年產1400兆瓦風機的產能,在歐洲也沒有幾家企業能夠達到。普邁算是歐洲老牌的風機製造商之一,目前擁有的產能也不到1000兆瓦,而且還嚴重開工不足,每年的產量也就是6、700兆瓦的樣子。林重風機在業界的地位遠遠不及普邁,卻敢於形成1400兆瓦的產能,這算是一種盲目擴張的舉動嗎?

  李松微微一笑,說:「這算什麼,我們還打算再建至少10個更大規模的車間呢,當然不是在這個廠區,而是在靠近風電場的地方。我們公司的中期規劃,是到2015年之前形成4000兆瓦的生產能力。」

  瘋了!

  這是所有的歐洲人同時產生的想法。2007年全年,全世界風電新增裝機容量也只有20000兆瓦,按照林重風機的規劃,他們一家企業就要占據全球20%的份額,這難道不是瘋了嗎?如果這個規劃能夠實現,那麼歐洲的風機企業就可以洗洗睡了,中國人喜歡說的一句話是啥: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嗯嗯,這意思就是說沒他們這些外國人啥事了。

  第八百五十四章 白菜是如何煉成的

  帶著重重疑竇,一干歐洲人跟在李松的後面走進了生產車間。車間裡是一派熱火朝天的生產場面,十幾個巨大的風機機艙一字排開,每個機艙周圍和內部都有工人在忙碌著,把各種配件安裝進去。頭頂上的行車往來穿梭,把一個個部件吊裝到位。

  調查組裡的歐洲人大多數都來自於風機製造企業,對於這樣的場面並不陌生。像埃米琳這種歐盟官員,看到的自然只是現場的熱鬧,但其他人看的卻是其中的門道。

  「你們用的是鑄造機架!」

  在一台機艙前,雷丁敏銳地發現了工人們正在安裝的機架上並沒有焊接痕跡,而是鑄造成型的,不由得大驚小怪地喊了起來。

  機架是風機上重要的結構件,用於連接齒輪箱、偏航軸承、偏航驅動等部件。機架的結構非常複雜,同時在工作中需要承受極大的載荷,加工難度很大。機架的成型一般有兩種工藝,即鑄造工藝和焊接工藝。前者是先製造一個模具,再把鋼水澆鑄到模具里,一次性地製造出整個機架。後者則是把機架分成幾塊分別製造,再用焊接方法拼成一個完整的機架。

  焊接工藝的優點是不需要複雜的模具,成型工藝比較簡單,劣勢則是焊接的工作量較大,而且焊縫質量直接影響到機架的強度,存在很大的質量隱患。鑄造工藝避免了焊接工藝的缺陷,唯一的問題就是製造模具的成本很大,如果生產批量小,就顯得很不經濟了。

  雷丁所在的公司,曾經研究過機架的鑄造工藝,但終因模具成本問題而放棄了這項工藝,所以直到現在仍然是使用焊接工藝的。他深知這兩種工藝的差別,所以在看到林重居然是使用鑄造工藝時,便感到震驚了。

  李松在旁邊解釋說:「我們已經全面採用了鑄造工藝。我們計算過,使用焊接工藝製造一個前機架,成本大約是22萬人民幣,合2.1萬歐元。而改用鑄造工藝,成本可以下降到14萬人民幣,也就是1.3萬歐元。僅此一項,我們就能夠把每千瓦風機的造價降低8歐元。」

  「可是,你們沒有把模具的成本計算進去。」勒芬韋爾在旁邊提醒道。他本人就是做技術的,對於生產成本有足夠的了解。李松說的焊接機架成本,他覺得是比較合理的,雖然比歐洲企業的成本低一些,但也在可接受的範圍之內。而鑄造機架的成本能夠低到1.3萬歐元,這就超出他的常識範圍了,他所在的公司曾經做過測算,結論是鑄造機架的成本比焊接機架要高出30%以上,其中主要的部分就是模具成本的分攤。

  鑄造工藝的成本,不外乎三部分:鋼水、模具和勞動力。其中模具是一次性投入的,製作好一套模具後,可以反覆地使用。如果不考慮模具的成本,僅僅計算鋼水和勞動力成本,鑄造機架是非常便宜的,比焊接機架的成本要低得多。但製作一套模具的成本是近百萬歐元,如果一套模具能夠生產100個機架,每個機架分攤的成本就達到近1萬歐元,這樣就根本沒有成本優勢了。

  李松剛才說林重風機用鑄造工藝製造一個機架的成本是1.3萬歐元,照勒芬韋爾的看法,這就是沒有考慮到模具分攤的因素,否則,光模具分攤這一項就有1萬歐元,其他的成本還怎麼算呢?

  李松呵呵一笑,說:「勒芬韋爾先生,我們當然計算了模具成本的分攤。在我說的1.3萬歐元中間,有2000歐元就屬於模具的分攤。」

  「才2000歐元?」勒芬韋爾皺著眉頭,「難道你們製造一套模具的成本才20萬歐元嗎?」

  「不,我們的模具成本是大約100萬歐元。」李松道。

  「這就意味著,你們一套模具能夠製造500個機架,你們需要這麼大的產量嗎?」勒芬韋爾脫口而出,說完他才想起來,李松此前向他們說起過,林重現在有每年1400兆瓦的產能,而且在幾年內準備發展到4000兆瓦。如果這個目標是真實的,那麼林重的確可以毫無心理壓力地使用鑄造工藝,這就是大批量製造和小批量製造之間的差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