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白土純冷冷一笑,說:「也就是說,內田君上一次被中國人欺騙了,並沒有汲取教訓,這一次又被同一個中國人欺騙了。試問,這是因為這位中國人太聰明了,還是因為內田君自己……呵呵,我想我不必明說了吧?」

  第八百零一章 賣了吧

  相比田雄哲也,內田悠的修為無疑是更深厚的。面對著白土純的譏諷,他只是淡淡一笑,說:「白土董事,市場部提交的報告中對可能存在的風險也做了評估,認為中國只是有比較大的概率落後於池谷製作所,並沒有認為不具有提前完成研發的可能性。我們在報告中提出希望公司加大對技術研發的投入,而當時白土董事是投了反對票的。」

  「那是因為你們認為中國人不會超過我們。」白土純急赤白臉地分辯道。

  「也就是說,白土董事對於我們的報告是深信不疑的。」

  「那是當然,你們是公司的市場部,當然會比我們這些董事更專業。」

  「既然白土董事也承認我們更專業,那我們做出的判斷出現差錯,也就是無可厚非的。如果換成白土董事去做這次調查,恐怕差錯會更嚴重吧?」

  「這……」

  白土純啞了。論耍嘴皮子,他怎麼會是做市場出身的內田悠的對手。內田悠的邏輯很強大:我是照章辦事,我是公司里最懂市場的,我出了錯不是我的鍋,換成別人會錯得更厲害。

  他能夠這樣強硬,也是因為白土純等人本身不是什麼好鳥。他上次提交的報告並非沒有破綻,甚至其中也提出了一些疑慮,但高井浩司和白土純等人都選擇性地忽略了那些不利的方面,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公司需要一個積極的消息來提升股價,董事們希望繼續分紅,而不願意為了一個潛在的威脅放棄分紅。

  堡壘從來都是從內部被攻破的,如果大家不貪婪,就不會漠視對手。兵法說,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如果你總是心存僥倖,覺得自己犯點錯誤也無所謂,對手一定會比自己犯更大的錯誤,那就未戰先敗了。池谷的情況,正是如此。

  高井浩司打斷了他們的爭論,事已至此,說這些還有個屁用。他敲了敲桌子,說道:「好了,董事會的決議是大家共同做出的,這個時候,大家需要共渡時艱,就不必進行這種無謂的爭吵了。內田君,你從市場部的角度說說看,我們現在應當怎麼做?」

  內田悠脫了困,心裡輕鬆了。他清了清嗓子,對眾人說:「各位,公司目前的困難,與整個日本面臨的困難是一樣的。我們的製造業受到了來自於中國的強大挑戰,中國人擁有強大的組織能力,從政府層面對產業給予了巨額補貼。而日本受到少子化和人口老齡化的影響,競爭力已經下降,出現現在這種局面,也是預料之中的。」

  高井浩司點頭附和:「是的。幾年前,我們的同行秋間會社就已經倒閉了,池谷製作所能夠堅持到今天,而且還有一定的競爭力,全得益於在座各位的努力。在此,我謹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謝,謝謝諸君。」

  說著,他站起身,向大家鞠躬。大家紛紛還禮,會議室里於是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內田悠繼續說:「從目前掌握的信息來看,中國人很有可能已經完成了新一代煤制油工藝的開發,並能夠製造用於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的裝置。中國人的裝置,至少從他們所披露的數據來看,技術指標是優於池谷的。我們如果按照原來的計劃推出我們研發的技術,將無法獲得市場的認可。」

  內田悠說得非常委婉,但大家都明白他的真實意思。沒有人吭聲,所有人都進入了待機狀態,眼觀鼻、鼻觀心,等著內田悠說後面的結論。

  內田悠沒有再兜圈子,他說:「事情發生後,市場部進行了充分的研究,提出了幾個方案,供董事會選擇。方案一,加大對目前研發項目的投入力度,爭取用兩年時間取得優於中國人的技術,然後進入國際市場上與中國人進行競爭,並最終擊敗中國人。」

  「請問內田君,你說的加大投入力度,具體是多少金額?」有人問道。

  內田悠眼也不眨地回答道:「30億美元,在未來兩年時間內投入。」

  所有人同時撇了一下嘴,開什麼玩笑,此前已經扔了5億美元了,結果你給我們看了這麼個結果。現在再扔30億進去,差不多是把大家的家底都搭進去了,萬一弄不出名堂怎麼辦?以中國人的瘋狂勁頭,我們扔30億的時候,對方沒準能扔100億,我們拼得過嗎?

  內田悠原本也沒打算讓大家接受這個方案,他笑了笑,說:「看來,大家對於這個方案沒有太大的信心。那麼我們還有第二個方案,那就是放棄目前的煤制油項目,尋找新的方向,爭取用兩到三年的時間內,形成我們新的增長點。」

  「內田君,你能告訴我們是什麼樣的新方向嗎?」又有人問道。

  內田悠搖搖頭,說:「目前技術部和市場部還在篩選這樣的方向,我必須坦率地說,這樣的方向是比較難以找到的。我們如果要進入高端市場,不可避免地要與歐美進行競爭;如果要進入中低端市場,則會面臨中國的競爭。中國人現在野心勃勃,想搶占我們所有的市場,我們無論做什麼,都不可能避免與中國人發生衝突。」

  眾人都沉默了。放在幾年前,大家或許會牛烘烘地說,怕什麼中國的競爭,我們的技術會比中國人差嗎?可眼前這件事已經給了他們一個教訓,中國已經遠非吳下阿蒙,他們敢於投入大量資金去進行研發,而且他們也遠比日本人更有幹勁,與中國人競爭將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