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兩個人把報紙攤在桌上,逐字逐句地讀了起來。這是一篇新聞稿,他們倆甚至懷疑是一份新聞通稿,也就是發布新聞的一方自己寫好,讓各家媒體的記者全文轉發的那種。新聞稿上說,中國政府於昨天在山北省某地舉行了某大型煤制油項目的奠基典禮,參加典禮的有若干政府官員,那一系列頭銜之類的布拉德曼他們也分不清楚,但至少知道都是份量比較大的,顯示出中國政府對此事的重視。而主持這一奠基典禮的,正是一周前與他們會談過的那位馮嘯辰。

  「這就是馮在那天向我們發出的威脅。」布拉德曼有些後知後覺地說。

  「是的,原來是這樣,他的威脅就是要用煤制油來替代從歐佩克的進口。如果這項技術得到突破,那麼對於歐佩克來說,將是一個非常大的威脅。」格雷姆說。

  布拉德曼說:「格雷姆,我記得煤制油技術的發展已經有很多年時間了,最早南非人搞這項技術的時候,也曾引起過歐佩克的重視,但事後證明南非人的實驗並不成功,煤制油的成本遠遠大於天然石油,所以它不可能實現對石油的替代。」

  格雷姆顯然是懂得更多一些的,他說:「到目前為止,煤制油的成本依然是遠遠大於天然石油的,當然,我是指目前的油價,……以及目前的煤制油技術。如果油價繼續上漲,煤制油就具有了一定的經濟性。而如果煤制油技術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樣可以具有經濟性。」

  「那麼,你認為中國人的煤制油技術是不是取得了重大突破呢?」布拉德曼問。

  格雷姆點點頭,說:「我懷疑他們已經做到了。你看看這段,中國人的這個項目,投資17.2億美元,形成年產400萬噸合成油的生產能力。如果他們沒有掌握足夠高的技術,怎麼可能投入這麼多的資金來進行建設?」

  「會不會只是一種宣傳策略呢?」布拉德曼猜測道。

  格雷姆皺緊眉頭,說:「不排除這種可能性,但也有可能中國人是玩真的。布拉德曼,你回憶一下,那天那位馮先生對我們是什麼樣的態度,如果他沒有足夠硬的底牌,他敢於這樣對我們說話嗎?」

  「我有點看不透這個人。我一直認為他是在虛張聲勢,包括這一次的新聞報導也是如此。」

  「你的意思是說,他們並沒有打算建設這個項目,而只是做一次宣傳?那麼,後續這個工地是否還要繼續施工呢?我們甚至都不需要派人到實地去考察,只需要購買一張衛星照片,就能夠判斷他們是否真的在建設這個項目。你覺得中國人會編一個如此拙劣的謊言來進行宣傳嗎?」

  布拉德曼被格雷姆問住了。事實上,他剛才的話也只是抬槓,是為了給自己的判斷失誤找一個證據,聽格雷姆這樣一說,他徹底啞了。是啊,一個投資十幾億美元的項目,建設規模是非常大的,是不是真的在進行建設,外人一眼就能夠看清楚。通過高清衛星圖片,歐佩克的專家可以清晰地看到現場的設備布局,如果這不是一套煤制油的設備,歐佩克專家也是能夠看出來的,中國人至於費盡心機去編一個這樣的謊嗎?

  既然不是撒謊,那就意味著中國人的確掌握了煤制油的技術。而且一次性建設年產400萬的項目,這與實驗室級別的研究是完全不同的。如果他們的技術還不成熟,不可能一下子鋪開這麼大的建設規模。中國人是在用這樣的方法向歐佩克隔空喊話,布拉德曼作為剛剛與中方洽談過的官員,有義務把這件事向秘書長進行匯報,再由秘書長決定是否要召開一次理事會的特別會議來討論這個變化。

  想到此,布拉德曼再也坐不住了,他拉著格雷姆,帶著那份報紙,來到了秘書長的辦公室。

  秘書長聽罷布拉德曼和格雷姆的匯報,又認真讀了一遍報紙上的內容,也是眉頭緊鎖。

  「為什麼和你們洽談的,不是中國商務部的官員,而是這位裝備工業公司的官員,你們考慮過沒有?」秘書長向二人問道。

  格雷姆在剛才就已經想過這個問題了,他說:「秘書長先生,我判斷,中國人上次約我們過去,並沒有與我們談判的誠意。他們更多的只是想向我傳遞一個強硬的信號,而他們的強硬正來自於他們所掌握的煤制油技術。這項技術應當是掌握在中國的裝備工業公司手裡的,所以才會有他們的官員來與我們洽談。」

  「這就對了。」秘書長點點頭,「很顯然,他們已經掌握了這項技術,否則負責談判的人員就不會是這位裝備工業公司的官員。我們現在必須弄明白,中國人掌握的技術達到了什麼樣的水平,還有,他們有多大的決心在國內推廣煤制合成油,這將決定我們對中國的策略。」

  「我和格雷姆會馬上到中國去,現場了解有關的情況。」布拉德曼鄭重其事地說。

  第七百九十四章 技術要造福於全世界

  再次踏上中國的土地,布拉德曼的心情非常地不好。他感覺自己被人耍了,卻又找不出一個反擊的辦法。上一次,中方主動邀請他們過來洽談,他是擺足了傲驕的,本以為能夠把對方嚇住。誰曾想,對方二話不說,直接用一篇煤制油項目開工的新聞稿,就把他給打敗了,迫使他灰溜溜地回來。如果對方早一點透露這個消息,他至於用不著往返奔波吧,時差剛剛倒過來又要跑一趟,誰也受不了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