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祁瑞倉大搖其頭,說:「恰恰因為我在招商局工作了好幾年,我才更深刻地認識到政府的作用必須受到約束。我們榆北招商局的工作,總體來說是有效的,大家也非常敬業。但不可否認,從局長到普通工作人員,在工作中都有個人的訴求,有的是追求政績,有的是追求招商獎勵,還有一些甚至帶有不可告人的私人目的。

  在理想的政府行為模型中,政府應當是追求市場利益最大化的。而實際上,政府追求的卻是自身的政績最大化,這就是目標的偏差。比如說,我們在招商的時候,引進了一些有污染的企業,這些企業經營產生了極大的外部性,這些外部性構成了全社會的成本。從理性的角度來說,榆北不應當引進這些企業,但政府官員卻不是這樣想的,他們考慮的是引進這些企業有助於自己的政績……」

  「這算是委託代理問題吧?」馮嘯辰賣弄道。他前世是學工科的,這一世卻讀了經濟學的碩士,所以也有些經濟學功底了。

  祁瑞倉說:「沒錯,我正是用了委託代理模型來解釋這種情況,同時引入交易成本和產權的概念,提出政府在產業復興中的角色選擇問題。另外,我在招商工作中,還認識到政府的決策其實也是存在著缺陷的,這個可以用有限理性的觀點來解釋吧,政府官員也不是萬能的,他們也會犯錯誤。市場的作用就在於用多個主體的智慧來修正個別主體的錯誤,如果一味強調政府主導,那麼政府犯了錯誤,經濟就要受到影響了。」

  「我倒是覺得,你們倆的觀點並不衝突嘛。」王振斌插話了。發計委官員也是需要有點理論水平的,所以王振斌平日裡也會看看經濟學期刊,對一些理論概念不算陌生。他對祁瑞倉和丁士寬說:「我覺得,小祁的觀點是市場為主,政府為輔,小丁的觀點是政府為主,市場為輔,說到底就是誰多一點,誰少一點的問題。相比你們倆10多年前的分歧,你們現在的分歧已經小得多了,我記得當年小祁是堅決反對產業政策的,現在他已經能夠接受政府的角色了,這就是一個很大的進步嘛。」

  祁瑞倉點點頭,說:「我承認,我過去的認識是有些偏頗的。在榆北工作這幾年,我看到了政府在市場培育中發揮的作用,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政府的干預,以榆北這樣一個老工業基地的情況,要想在短時間內完成產業轉型,建立起初步的市場制度,是完全不可能的。」

  「大家可能不知道,老祁在榆北的政府官員中,是一位堅定的制度大師。榆北的很多制度,都是老祁幫助建立起來的,包括外來投資商的行為規範、市場公平競爭的規定、人才流動的規定等等。沒有老祁,榆北的市場規則不會像現在這樣完善的。」馮嘯辰笑著向大家介紹道。

  「這就對了。」王振斌說,「我們在發計委的時候,也經常會請一些專家來講課。我感覺到,純粹在象牙塔里做研究的學者,會更推崇市場化,言必稱亞當斯密之類。而但凡有一些實踐工作經驗的,像小祁、小丁這種,多少都會對政府的作用給予一些肯定。前一段時間,中央領導有一個講話,提出中國的經濟發展道路有自己的特殊性,不能完全照搬西方教條,應當有我們自己的理論。小祁和小丁在探索中國發展道路方面,雖然有些分歧,但都是真知灼見。我想,你們倆為什麼不能聯起手來,共同搞一套符合中國特色的經濟學理論呢?」

  「我的確有這個想法啊!」

  祁瑞倉和丁士寬幾乎是同時說出了這樣一句,說完了才發現自己與對方說得驚人的一致,不由得相視大笑起來。他們倆都是有學術理想的人,的確都不止一次地想過要創立一套學術理論,當然,像王振斌說的那樣二人聯手搞研究,他們還沒有想過。此時聽到王振斌的提議,難免有些心動。

  馮嘯辰說:「我支持老王的意見,老祁和老丁是咱們班的理論大師,最為難得的是,他們都不拘泥於自己已有的學術觀點,而是積極地參與實踐,在實踐中檢驗和修正自己的觀點,憑這一條,就足夠把很多所謂的大師拋到幾里外去了。中國的經濟實踐為學術研究提供了豐富的思想來源,如果不把這些思想歸納起來,形成我們自己的理論體系,實在是太可惜了,也愧對這個時代。你們倆一個偏市場引導,一個偏政府管制,恰好具有互補性,聯合起來搞一個理論體系,我覺得肯定能夠轟動整個理論界。」

  「哈哈,承老么吉言。」祁瑞倉爽快地說,他在榆北呆了幾年,性格上變得更加豪放,他對丁士寬問道:「老丁,有沒有興趣聯手搞點研究,沒準過幾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就是咱倆的了。」

  「你來挑頭吧,我幫你整理資料。」丁士寬低調地說。

  「一言為定!」祁瑞倉沒有去糾正丁士寬的謙虛,他端起一杯酒,對眾人說道:「各位,剛才老么說得對,這20年,中國經濟的發展給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思想來源,不管是做理論,還是像老王、於姐你們這樣做實務的,都趕上最好的時代了。咱們都還年輕,還有大把大把的好時光,讓咱們加倍努力,不要愧對這個時代。」

  「對,不愧對這個時代!」

  眾人一起站起身來,高舉起酒杯,大聲地說道。

  (第二卷 完)

  第七百五十八章 有客東來

  2003年,英國倫敦,希思羅國際機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