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振斌收起剛才調笑的表情,認真地說:「小馮,你不是在跟我開玩笑吧?咱們原來不是說好了嗎,我們和外方的合同按照220億簽,表面上這些貸款將全部用於這3家高硫煉油廠,實際上你們可以用這些錢建成4家煉油廠。資金都撥付到你們裝備行業去,具體怎麼用,中東人哪裡管得著?」

  馮嘯辰說:「人家是管不著,但咱們做事得講究一些吧?我們建了4家煉油廠,發計委一分錢都沒投,這說得過去嗎?人家也是有信息渠道的,到時候說咱們打著建設高硫煉油廠的名義向他們貸款,資金卻挪用到其他方面去了,這不是影響咱們的國際信譽嗎?」

  「那也用不著200億吧?我們象徵性地投入一點就可以了。」王振斌說。

  馮嘯辰說:「這就是我今天要跟你談的事情。我希望發計委能夠立一個項,投入200億人民幣,建設一家年產400萬噸的煤炭液化項目。過去我們也曾提交過這方面的計劃,但因為國家資金上的不足,發計委遲遲未能批准立項。現在趁著有中東的低息貸款,我們希望發計委能夠通過這個項目。」

  「煤炭液化?你居然還在打這個主意。」王振斌震驚了。

  煤炭液化,也稱為煤制油,就是通過一系列的化工過程,利用煤炭生產出汽油、柴油以及合成蠟、乙烯、丙烯等石油化工產品,從而實現用煤炭代替石油的效果。煤炭液化的思路早在上世紀初就已經提出。南非作為一個缺油多煤的國家,從1955年就開始進行煤炭液化的研究並實現了工業化生產。70年代石油危機期間,西方國家普遍開展了煤炭液化的研究,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不過,隨著石油價格重新回落,煤炭液化的迫切性也下降了,雖然研究成果不少,但實際的應用項目卻寥寥無幾。

  我國在80年代初就已經開始了煤炭液化的研究工作,並建成了年產千噸級的實驗生產線。但因為技術上的問題,煤制油的成本居高不下,相比較為低廉的石油價格,煤制油完全沒有競爭力,因此這項技術也就只能停留在實驗階段,無法得到大規模應用。

  中國煤炭儲量豐富,石油儲量有限,開展煤炭液化能夠降低對進口石油的依賴,對於國家的能源安全是非常重要的,這一點,高層也非常清楚。但是,經濟上的約束決定了中國無法將煤炭液化置於優先的位置,國家不可能為了能源安全而讓國民經濟各部門放棄廉價的石油而選擇昂貴的煤制油。裝備公司向此前的國家計委打報告要求上馬大型煤炭液化示範項目,計委屢屢駁回,說到底就是因為兩個字:沒錢!

  這一回,馮嘯辰從中東油霸那裡詐來了220億美元,解了發計委的燃眉之急。發計委剛剛鬆了一口氣,正琢磨著把省下來的錢用在什麼地方,誰知道馮嘯辰居然盯上了這筆錢,又開始舊話重提了。

  「咱們國家的石油進口量越來越大了,對外依存度不斷提高,發計委就沒有一點擔憂嗎?」馮嘯辰問。

  王振斌說:「怎麼可能不擔憂?就光是答應每年進口4000萬噸中東石油的事情,發計委內部都爭論了好幾個月,核心問題就是原油供應安全的問題。現在海灣地區安全形勢非常糟糕,有一些領導提出來,萬一中東戰事再起,並涉及到周邊各國,我們的石油供應還能不能保證,新建的這幾家煉油廠,會不會面臨著無米之炊。」

  「這是完全可能的事情。」馮嘯辰篤定地說。

  「還有,就算是石油供應還能保證,萬一再發生一次石油危機怎麼辦?最近幾個月,國際原油市場價格猛漲,每桶原油已經漲了10美元了。如果再漲下去,咱們根本就買不起這麼多原油了。」

  「呵呵,據我的預測,漲10美元不過是開胃小菜罷了,未來油價漲到每桶100美元也不算是意外的事情。」

  「100美元!小馮,你可別嚇唬我!」王振斌可真是被馮嘯辰的大話給嚇著了。1998年,國際油價還不到每桶20美元,中國一年進口4000萬噸原油,花費約60億美元。未來進口量增長到1億噸以上,如果每桶原油價格超過100美元,花費豈不要達到700億美元?國家能拿得出這麼多外匯來嗎?

  馮嘯辰微微一笑,並不回答。王振斌沉默了片刻,點點頭,說:「雖然你這話有點危言聳聽,但也不能說完全沒有可能。真到那一天,煤炭液化就非常有必要了,屆時煤制油的價格恐怕比石油還要低呢。」

  「不管煤制油的價格如何,我們手裡擁有這個武器,總比手無寸鐵要強得多。萬一國外對我們進行石油禁運,或者用石油來勒索我們,我們掌握了煤炭液化的能力,就能夠從容應對了。中東那些油霸的人品可是不能相信的,我們必須小心他們翻臉不認人。」馮嘯辰說。

  王振斌笑道:「小馮,難怪於蕊一直說你精明過人。你剛剛和布列斯握手言歡,從人家手上借到了220億美元的低息貸款,一轉身就開始說人家人品不可信,要防著人家一手,這算不算是無奸不商啊。」

  馮嘯辰正色說:「老王,這不叫無奸不商,這叫未雨綢繆。我其實也很想和布列斯當朋友,但對方拿著我的把柄,我手裡什麼都沒有,這是註定無法成為朋友的。要當朋友就必須能力對等,否則我們就只能跪著等人家恩賜給我們好處了。你剛才說我有本事,能夠從布列斯王子手裡借到220億美元,其實這並不是我的本事,而是中國經濟發展到這個程度,由不得他們不向我們低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