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內田悠接到了不少業內同行向他通報將去中國工作的信息,他也知道這些人被挖到中國去會對日本自己的產業帶來什麼樣的威脅,但他已經無力回天。池谷製作所本身的業務狀況也很糟糕,本公司的雇員都面臨著裁員的風險,內田悠又哪裡有辦法安置那些可憐的同行?

  「馮總,我真是服你了。亞洲金融危機,別人看到的都是那個危字,你卻看到了那個機字,能夠抓住這個機遇,從海外弄回來這麼多好東西,這份眼界,讓我老王實在是佩服啊。」

  在裝備工業公司的辦公室里,專程前往拜訪的羅丘冶金機械廠副廠長王偉龍翹著大拇指,不無真心地向馮嘯辰表示著敬佩。

  馮嘯辰親自給王偉龍倒了一杯茶,然後坐在王偉龍旁邊的沙發上,笑呵呵地說:「老王,你啥時候也學會恭維人了?我這不過就是順勢而為,哪裡談得上什麼眼界不眼界的。」

  王偉龍正色說:「這的確是一種眼界。你想想看,從來都是日本人來兼併我們中國的企業,啥時候輪到咱們去兼併日本人的企業了?可你馮總就能夠抓住時機,促成了這次大併購,你看阮福根他們那些民營老闆,可都是撿到寶貝了。說到這,我得抱怨一句了,這麼好的事情,憑什麼都便宜了那些民營企業,我們這些國營大廠也是可以去占占便宜的嘛。」

  馮嘯辰說:「老王,這個你還真不能怨我。金融危機期間,國家要求各企業減少開支,國營企業肯定是要帶頭的。如果放開讓國企去海外進行併購,國家就收不住口子了。讓民營企業去收購,資金是他們自己籌措的,國家沒有什麼負擔。」

  「這個理由說不過去。」王偉龍不滿地說,「我們也可以想辦法找到預算外的資金,不會給國家增加壓力,說到底,就是你小馮厚此薄彼。」

  馮嘯辰笑道:「如果這個理由你不接受,那麼還有另外一個理由。那就是讓民營企業去收購,不會刺激到日本政府的敏感神經,同時也是做給美國和歐洲看的。咱們國家現在正在進行入世談判,人家提出的條件里就有要求我們經濟多元化的條款。如果我們組織一批國企去收購日本的破產企業,難免會讓人家說我們是國家主導,不是市場經濟。而讓民營企業去收,看起來就好多了。」

  「真是特喵的!」王偉龍暴了句粗口,「咱們國家採取什麼制度,還要看外國人的臉色,他們管得著嗎?」

  馮嘯辰說:「世貿組織是人家搞起來的,咱們要想加入,就得照著人家的標準做,否則人家就可以把你排除在外。現在咱們的經濟還很弱,胳膊肘擰不過大腿,所以也只能忍了。」

  王偉龍無奈地點了點頭,說:「既然你馮大總經理都這樣說,那咱們也只能忍了。你說,咱們國家苦哈哈地求著人家要進入這個什麼WTO,到底有什麼好處?我光是看到報紙上各種宣傳,也不知道是真是假的。」

  馮嘯辰說:「加入WTO對於咱們來說肯定是有好處的,最起碼,美國沒法每年都拿最惠國待遇的問題來卡咱們了。咱們沿海那些開發區生產的服裝、鞋帽,因為關稅的問題,競爭力受到很大影響。如果咱們加入了WTO,各國的進口關稅就會大幅度縮減,對於咱們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而言,絕對是一個福音。」

  「對他們來說是福音,對於我們這些裝備企業來說,就是危險了。」王偉龍說,「到時候咱們的進口關稅也要減少,國外的大型裝備要想賣進來就更容易了。像我們羅冶這樣的企業,技術沒法跟人家西方企業比,再沒有關稅保護,那就是等著被別人宰割的命運了。」

  聽王偉龍這樣一說,馮嘯辰臉色變得凝重起來,他說:「關於裝備製造業的問題,國家在進入入世談判的時候也是考慮到的,會努力爭取給我們提供一個儘可能長的保護期。但保護期再長,也是有限的,咱們必須在保護期結束之前成長起來,這樣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第七百一十五章 去一趟非洲

  中國從80年代中期開始進行恢復關貿總協定締約國地位的談判,可直到90年代中期關貿總協定壽終正寢,談判也沒取得成果。隨後,中國便轉入了所謂「入世談判」,也就是申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談判,並在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了世貿組織,也就是人們日常說的WTO。

  對於入世這件事,中國官方其實也是頗有一些忐忑的。加入世貿組織,將可以極大地減少中國商品出口的障礙,對於蓬勃發展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無疑會有極大的促進作用。但同時,入世承諾也使中國相對比較幼稚的裝備製造業、金融業等面臨國外的競爭壓力,稍不注意就可能會全面崩潰,最終使中國淪為只能依靠低端產業生存的失敗國家。「拉美化」這個詞,很長時間都是中國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也成為大小公知們詛咒中國的時候必須掛在嘴邊的慣用語。

  不過,如果站在一名穿越者的角度來看,就會發現當年的擔心其實都是多餘的。入世20年,中國的裝備製造業非但沒有在國外同行的衝擊下潰不成軍,反而是在激烈的競爭中愈戰愈勇,許多個領域都衝到世界前列,以至於大洋彼岸的大統領聽到「2025」這個數字都嚇得夜不能寐,費盡心機想讓中國把這個2025計劃廢止掉,這當然就是後話了。

  王偉龍不是穿越者,但他對馮嘯辰的預言一向是有幾分信任的。他點點頭,說:「小馮,這些年你一直催著我們羅冶要加快吸收引進技術,又逼著我們把好不容易賺來的錢投進去開發新技術。說真的,廠領導和中層幹部里對你說三道四的人可真不少呢,可現在回頭看看那些因為缺乏核心技術而瀕臨破產的同行,再想想入世以後的惡劣環境,大家又都忍不住誇你有遠見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