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馮嘯辰愣了一下,然後點點頭說:「這也是吳部長、蔣處長他們的理想,對了,當年你導師去京城申請釕觸媒課題的時候,也有這樣的理想。」

  「……」徐致遠無語了,好一會,他才避開這個話題,問道:「對了,馮總,有一件事我不太明白,這次您讓人請勃朗、埃爾這些公司的技術人員過來,幫助我們說服阿根廷農業部。按理說,他們和池谷製作所的關係應當是更近的,可為什麼會替我們說話呢?」

  「你覺得呢?」馮嘯辰笑著反問道。

  「是不是因為他們想從咱們手上拿到更多關於釕觸媒的技術細節?」

  「不完全是。」

  「那就是咱們採用了一些手段……」徐致遠含糊地說。所謂手段,其實就是賄賂了,大家在背後也議論過這個話題的,而勃朗公司、埃爾公司的那些技術人員離開中國的時候,也的確是拎著大包小包的禮品。

  馮嘯辰搖搖頭,說:「這些屬於很常規的禮尚往來,說不上是什麼手段。如果池谷要請他們去開會,同樣會送禮品。」

  「那麼,他們為什麼會幫咱們呢?我能感覺到,他們在哈格納面前說了一些話,已經超過正常技術鑑定的範疇了,有點……」

  「有點在給咱們做廣告的味道,是不是?」

  「是有那麼一點。」徐致遠點頭。

  馮嘯辰說:「這件事其實很正常,你看到勃朗、埃爾他們和池谷的關係很近,但你有沒有想過,他們之間是競爭關係。勃朗、埃爾都是歐洲老牌化工設備企業,池谷等一干日本企業算是後來者,但氣勢很足,咄咄逼人。據我們掌握的情報,日本的化工設備企業在過去五年中,已經搶走了歐洲老牌化工設備企業至少10%的市場份額,在這種情況下,勃朗、埃爾他們還會把池谷當成是夥伴嗎?」

  「可咱們也是他們的競爭對手啊!」徐致遠說。

  馮嘯辰笑著說:「咱們還不夠格呢。咱們現在也就是大化肥還有一些競爭力,國產大乙烯還在建設,缺乏國際競爭力。勃朗、埃爾他們已經放棄了大化肥這種利潤較薄的產品,主攻大型石油化工、煤炭化工方面的產品,咱們在這方面與他們並沒有競爭關係。相反,我們有共同的對手,還能算是朋友呢。」

  「我明白了。」徐致遠眼睛一亮,「您的意思是說,池谷製作所與勃朗公司有競爭關係,勃朗公司希望能夠通過扶持我們,來拉池谷的後腿。」

  第六百九十八章 功臣趙辛未

  徐致遠的猜測沒錯,勃朗公司、埃爾公司等歐美企業之所以願意支持中國搞出釕觸媒合成氨工藝,的確存著讓中國企業與日本企業互相競爭的心理,這樣他們就可以坐山觀虎鬥了。

  日本是一個後起的工業國,在五六十年代的時候,日本與八十年代的中國相仿,也是依靠大量引進西方技術,以形成自己的裝備製造能力。日本人的學習能力很強,加上勞動力成本低,很快就成為國際裝備市場上的一個強有力的競爭者,開始蠶食傳統上屬於歐美的裝備業務,其中也包括了化工設備的業務。

  歐美都已經過了靠出大力、流大汗來賺錢的階段,它們憑藉著技術上的優勢,乾的都是高附加值的業務。它們賣出去的一套設備報價幾億美元,其中的原材料等支出連13都不到,餘下的都是附加值,用於支付工人和管理人員的高薪以及股東的高額紅利。依靠技術上的壟斷,歐美國家的百姓能夠過上輕鬆而富裕的生活,同時還用詫異的眼光看著一干發展中國家的百姓,不明白他們為什麼起早貪黑地工作卻依然食不果腹。

  日本的崛起,從全球的利潤蛋糕上切走了巨大的一塊,讓歐美企業感覺到了威脅。日本人的技術水平稍遜於歐美,但勝在成本低,具有物美價廉的優點。在美國市場上,日本汽車就是劣質廉價的代表,但恰恰就是這種劣質廉價的汽車,卻搶起了許多美國老牌汽車廠商的份額,讓它們陷入經營困境。

  國際化工設備市場的情況也是如此,日本人最早做的化工設備比較低端,利潤菲薄,屬於歐洲人已經打算放棄的市場,日本人把這個市場占了,歐洲人並沒有什麼不滿。可誰曾想,日本人利用從低端市場上賺到的利潤,不斷地發展自己的技術,逐漸把爪子伸進了歐洲人的餐盤裡,這就讓這幫歐洲大爺感到憤怒了。

  日本人的競爭手段非常簡單,那就是打價格戰。日本雖然也已經是一個發達國家,但卻是一個非常勤奮的發達國家,以至於「過勞死」這樣的事情都是屢見不鮮的。歐洲的那些發達國家可都是貨真價實的發達國家,一天上六小時班,夏季有一個月的假期,還有各種各樣的福利,所以生產成本居高不下。

  在沒有日本人攪局的時候,歐洲人把設備賣貴一點,別人也沒辦法,只能捏著鼻子認了。現在日本人跑來推銷廉價設備,歐洲人如果還堅持原來的高價,市場可就全被日本人撬走了。但如果跟著日本人一起降價,歐洲企業能夠拿到的利潤就要大幅度縮水,一乾股東、高管、白領、藍領啥的,都等著分錢,利潤少了,企業怎麼向他們交代呢?

  中國企業的出現,給了歐洲人一個啟示。既然日本人能夠來撬我們的市場,我們為什麼不鼓勵中國人去撬日本人的市場呢?中國的勞動力成本更低,如果在低端裝備市場上和日本人幹起來,日本人應當是會非常狼狽的。低端市場是日本企業的提款機,一旦這個市場出了問題,日本企業就沒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持它們在高端市場上的競爭,歐洲企業就能夠收復失地,重新回到吃香喝辣的美好生活中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