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的確如此,這次陪著哈格納部長前來考察的那幾位阿根廷的工程師也去參加了我們的研討會,在會上提出了不少問題,我想他們應當是對我們的設備感興趣的。」王宏泰說。

  馮嘯辰點點頭,接受了王宏泰提供的信息,接著說:「這樣一來,我們下一步的壓力不是小了,而是更大了。出口訂單容不得半點疏漏,北化機和新陽二化機有生產大化肥成套設備的豐富經驗,但在釕觸媒工藝原理方面積累不足,非常需要你們學術界的專家給予他們大力的支持啊。」

  「這完全沒有問題。」王宏泰滿口答應,「我們也是為生產實踐服務的嘛,這樣說吧,我的實驗室大門永遠都向你們裝備部門敞開,任何時候,你們有什麼技術上的困難,都可以到浦交大來找我,我一定盡全力幫助你們解決。當然了,我是說在我能夠解決這些難題的前提下。」

  「呵呵,那我就代趙廠長、蔣處長他們感謝王教授的大力支持了。」

  「應該的,應該的嘛。」

  「另外呢,趙廠長、蔣處長他們還有一個要求,就是想借你的博士徐致遠到他們那裡幫幫忙,因為有些技術上的問題,恐怕需要到現場去看才能知道是怎麼回事。」

  「這個……」王宏泰這回沒有剛才那麼痛快了。

  馮嘯辰微微一笑,說:「其實呢,趙廠長他們最希望的,是能請王教授到他們廠里去掛個職,以你的水平來指導他們的工作,當然比徐博士要強得多了。未來阿根廷那邊的工程開始建設,肯定還得隔三岔五地請王教授過去看看,給他們把把關。」

  去阿根廷,而且還是隔三岔五,你這是打算要我的老命嗎?王宏泰在心裡罵著,他斷然道:「這是不可能的,我在學校還有教學任務呢,另外,我手頭還有幾個科研項目,也都是非常重要的。」

  馮嘯辰說:「趙廠長他們當時提出來,說是不是可以由經貿委出面,直接和國家教委聯繫,由教委發函調王教授你到企業去幫忙,這樣教學任務方面的事情就很好解決了。」

  「這……」王宏泰傻眼了,這算個什麼事啊!馮嘯辰和吳仕燦到浦交大去請他,他可以婉拒,甚至可以置之不理。但如果真的由經貿委出面,向教委請求調他到企業幫忙,王宏泰還真沒法回絕。這倒不是說教委會對他採取什麼強制行動,而是他身為大學教授,聲望、待遇之類的都是掌握在教委手裡的,得罪了教委,他可就沒什麼好日子過了。

  「王教授你別著急,我已經很嚴厲地批評過他們了。」馮嘯辰笑嘻嘻地給王宏泰吃了一顆定心丸,說:「我跟他們說了,王教授是國家的財富,不是你們這樣兩個小企業能夠獨占的。」

  「這倒不是,主要是……我這邊正在搞一個教改研究,意義還是比較大的,如果半途而廢,就有些可惜了。」王宏泰訕訕地解釋道,說罷,他又想起了什麼,連忙補充道:「其實,致遠的水平也是很高的,有些動手的能力甚至還在我之上,讓他代替我到企業去指導一下,應當是沒問題的。」

  「可是,這樣一來,會不會影響你這邊的科研工作?我聽說,徐博士可是你的得力助手呢。」馮嘯辰心中暗笑,臉上卻流露出體貼的神色。

  王宏泰裝出惋惜的樣子,說:「影響是肯定有影響,不過,支持國家的工業建設,這本來就是我們高校的職責嘛,讓致遠早點到實踐部門去學以致用,對於他的成長也是有好處的。」

  「那可就太感謝王教授了!」

  「應該的,應該的!」

  話說到這個程度,王宏泰心裡也明白了。眼前這位馮總,是看中了自己的博士生,要來撬牆角了。徐致遠是王宏泰的學生里最能幹的一個,可以這樣說,王宏泰這兩年出論文可都全指著徐致遠呢。這一次,馮嘯辰去浦交大請王宏泰出山,王宏泰自己不樂意來,便派了徐致遠過來,原想著就是應付一下,誰知道徐致遠表現如此出色,居然讓馮嘯辰動了搶人的念頭。

  依著王宏泰的想法,他可以讓徐致遠臨時到濱海二化來幫忙,但絕對不能容忍徐致遠到北化機、新陽二化機等企業去長期掛職,因為這樣一來,徐致遠就不可能有時間呆在實驗室里幫他做實驗,也沒時間幫他寫論文。招博士的目的不就是找個免費而且聽話的民工嗎,好不容易培養出一個,你馮嘯辰就要上手來搶,還有沒有王法了?

  可馮嘯辰放出風來,說打算讓經貿委出面,通過教委來借調王宏泰本人,這可就把王宏泰給嚇著了。他絲毫不懷疑馮嘯辰能夠干出這種釜底抽薪的事情來。當年馮嘯辰對付屈壽林的事情,王宏泰是知道的,因此也知道馮嘯辰這廝就是一個為達目的而不擇手段的人。

  王宏泰現在也算是一個牛人,但他的牛是在學術圈裡,而馮嘯辰是不講學術圈規矩的。王宏泰遇到他,可謂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還不如趕緊認輸,把徐致遠交出去,換個自己的平安。

  第六百九十七章 博士也是戲精

  「我這可就是徹底地背叛師門了。」

  馮嘯辰喜滋滋地把王宏泰同意放人的消息告訴徐致遠時,徐致遠半是釋然、半是惆悵地說。

  半年來在濱海二化的實踐,讓徐致遠深深地愛上這份工作。相比成天琢磨期刊編輯的口味,絞盡腦汁地把一個沒啥意思的觀點包裝成一篇美侖美奐的學術論文,徐致遠更喜歡這種能夠直接與生產一線需求相結合的研究工作。工業生產中的技術問題,並不像高校里的研究課題那樣追求理論高度,有時候也許只需要用到一些很基礎的知識就能夠解決,但產生的價值卻是難以估量的。蔣憲宇他們或許是學術功底不夠,或許是離開學術圈的時間太長,有些問題一下子看不透,徐致遠作為在讀的博士生,在這方面反而有更強的優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