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以派出所正在進行調查為名,馮嘯辰把打人事件給壓下來了。德方人員被限制使用電話,因此也就無法把消息傳遞給德國國內或者駐華使館。派沃亨總部那邊已是群龍無首,因此也沒人有暇關注在中國的這個工地。這樣一來,馮嘯辰就贏得了幾天的時間,他需要用這幾天時間,把德國人手上掌握的技術和其他有用信息最大限度地壓榨出來。

  中方的工程師們開足了馬力,他們白天與德方人員一起了解設備,晚上則要湊到一起分析技術,甄別所搜集到的信息。有些德方員工本身也不精通技術,所說的東西似是而非,如果不加甄別,難免會把大家引入誤區。

  機械、電子兩部這一次也是下了血本,從各地抽調過來的,都是各單位壓箱底的技術大牛,光是那種頭髮雪白、早年曾經留美留英的老專家,就有六七位之多,這些人在機電行業里浸淫多年,知識結構或許有些老化,但論技術敏感,能夠把諸如陳紵這樣的小字輩甩出幾條街。

  有些設計,陳紵他們還要琢磨一下是什麼原理,這些老專家直接就能說出來:這玩藝是1925年某家公司最早提出來的,後來被應用在什麼產品上,再後來又發生了什麼變革,年輕一代聽得木木訥訥,恨不得立馬跪下給老先生們磕上一個了。

  「太了不起了,真是大手筆啊!」

  一天的工作下來,陳紵精神亢奮,怎麼也睡不著覺,於是索性跑來向馮嘯辰大發感慨。

  「什麼大手筆?」馮嘯辰卻是有些不在狀態,他要操心的事情多得很,這些技術上的細節還真不入他的法眼。

  陳紵說:「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集中這麼多行業里的頂尖專家,這真是大手筆。我帶著十幾個專利回來,還覺得自己的技術非常了不起了。誰知道,國內真是藏龍臥虎,今天接觸的幾位專家,我在美國讀書的時候曾經讀到過他們發表的論文,你別急,我說的是他們在40年代發表的論文!」

  馮嘯辰笑了笑,說:「這也不奇怪啊,你想想看,中國畢竟是一個裝備工業大國。雖然在技術水平上和西方國家還有差距,但論規模和體系的完整性,西方能夠和中國比一比的國家好像算不出幾個吧?」

  「也就是美國能比吧。」陳紵倒也懂行,直接幫馮嘯辰把話補上了。英法德意日這些國家,技術的確是領先的,但因為國家體量有限,不可能掌握所有的工業門類。再加上西方市場是一個整體,很多國家也不需要自己掌握所有的技術,因此按照體系的完整性來說,的確是不如中國的。

  美國在20世紀的前半期充當了「世界工廠」的角色,尤其是在二戰期間以及戰後歐洲重建的時期,擔負著為整個西方世界提供工業產品的職責,因此工業門類非常完整。這些年,美國也在逐漸退出一些勞動密集型產業,把主要精力轉向利潤率更高的高技術產業以及金融業,傳統的工業體系處於瓦解消融的狀態。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至少從眼下來看,美國的工業體系比中國還是要強大得多的。

  馮嘯辰說:「這就是了。咱們搞了40多年的工業建設,而且大多數時期是在孤立的條件下自力更生,由此形成的工業底蘊是不容小覷的。你們作為新一代的海歸,見識廣,知識結構新,這是你們的優勢。如果能夠把你們這種優勢和中國的工業底蘊結合起來,那麼不出20年,世界第一工業強國的位子就該輪到中國來坐了。」

  「呵呵,20年恐怕不夠,不過,有個30年到40年,我估計能夠實現馮總你說的目標。」陳紵略顯保守地說。

  馮嘯辰沒有與他爭論時間的問題,而是順著他的話頭說:「這麼說來,陳博士對於中國的工業發展也是有信心的羅?」

  陳紵不好意思地笑笑,說:「老實說,原來我的信心不太足,只是覺得國內的創業門檻比較低,所以才接受祁師兄的邀請回國來了。這一次到紅山港來,原本的想法就是馮總幫了我的忙,我應當投桃報李,助馮總一臂之力。我當時還覺得這裡的事情離了我不行,國內其他的工程師不一定有這樣的水平。剛才參加完專家組的討論,我是真的服了,我這兩下子,跟那些專家相比,簡直就是小學生的水平啊。」

  「這倒不至於吧。」馮嘯辰笑著說,「我也聽到匯報了,大家對你的評價還是非常高的,說你基礎紮實,眼界開闊,好幾個技術難題都是你給大家提供了啟發。」

  「不足掛齒!」陳紵謙虛地說,「我只是因為剛剛博士畢業,看到的東西比較新,能夠說出一點來。其實就算沒有我,大家找最新的文獻看看,這些問題也是能夠解決的。對了,剛才我還沒說完,我覺得,我這趟到紅山來,真是來對了,經過今天一天的工作,我對中國的工業發展真的有信心了。」

  「就因為有這些水平高超的專家?」馮嘯辰試探著問道。

  陳紵堅定地搖了一下頭,說:「這只是一方面,而且還不算是最重要的一方面。最重要的,是我看到了國家的動員能力,能夠在24小時不到的時間內就集中這麼多專家,這樣的動員能力恐怕只有1941年的美國能比。」

  馮嘯辰啞然失笑了,陳紵的這個評價,實在是太高了。1941年的美國,那可是一個工業強國全力以赴投入戰爭的狀態,巔峰時期一天就能夠生產出100架戰鬥機,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動員能力。不過,陳紵畢竟沒有經歷過那個年代,所以看到這一次紅山港的事情,會發出這樣的感慨也不奇怪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