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晏樂琴、馮華等人對於馮嘯辰的宏大計劃都表現出了震驚,馮嘯辰的這番運作,可不是簡單地收購幾家企業,而是直接關係到了國家命運。別看歐洲是個龐然大物,但真的細究起來,也就是十幾個產業在支撐著而已,而每個產業又是由幾家龍頭企業作為核心的。如果照馮嘯辰的設想,在某一天中國能夠收購歐洲的大型企業,不用多,只要收購上十家八家,歐洲的產業就會被掏空,而中國獲得這十家八家大型企業之後,實力則會躍上一個新台階。此消彼長的結果,就是在國際地位上的次序反轉,說這是涉及到國運的行為,又有什麼誇張呢?

  「三叔,十多年前,我拜託你和嬸子幫我收購菲洛軸承公司的時候,你會想到今天辰宇集團能夠在展會上搶了普邁的市場嗎?」馮嘯辰笑呵呵地對馮華問道。

  「我想到了。」馮舒怡在旁邊笑著說道,「我早就跟你叔叔說過,嘯辰總有一天會把菲洛做成世界級大企業的。」

  說起菲洛公司的事情,大家都是感慨不已。想當年,馮嘯辰只是一個20歲的毛頭小子,是經委冶金局的一名借調人員。他托馮舒怡幫他在德國市場上銷售了幾項專利技術,賺到了第一桶金,接著便收購了一家破產的德國機械企業,利用這家企業的名義以及二手設備,在老家建立起了菲洛軸承公司。

  一轉眼,十幾年過去,從菲洛軸承公司分化了辰宇工程機械公司,擁有了年產上萬台工程機械的能力,而且還在這一屆的慕尼黑展會上,搶了德國老牌工程機械企業普邁公司的市場。剛才馮嘯辰已經向大家介紹過,辰宇工程機械公司的設備技術水平與普邁公司還有一些差距,但性價比卻遠遠高於普邁公司的設備,深得包括歐洲工程企業在內全球客商青睞。這一次展會上,辰宇公司簽下了5000萬美元的訂單,這還是因為大多數客商對中國設備尚有一些疑慮,一旦他們經過試用認識到中國設備質量可靠,採購的數量將會數倍於現在。

  「其實普邁公司也沒什麼了不起的,只是歷史比我們長,手上積累了一些專利,論技術創新的速度,我們並不比它差。再要論控制成本的能力,我們比它強出幾倍都不止。」馮凌宇給馮嘯辰做著補充。

  馮凌宇在德國學的是機械,回國之後便被馮嘯辰安排進了辰宇工程機械公司擔任技術員。這一年多時間,他在公司里摸爬滾打,積累了大量的實踐經驗,再與自己掌握的理論知識相結合,迅速成為公司里的技術骨幹。這一次辰宇公司帶到展會上來的混凝土泵車,有幾個關鍵技術問題就是馮凌宇擔綱攻克下來的。他查閱過文獻,也了解過普邁公司的同類產品情況,確信自己搞出來的技術絲毫也不比德國同行差,所以這會才有底氣說出這樣一番話。

  馮凌宇原本就是一個「憤青」,志向高遠,不願意輕易服輸,否則也不會放棄在德國發展的機會,非要帶著女友回中國去幹事業。他與馮林濤不同,後者性格上相對木訥一些,做得多,說得少,耐得住寂寞。而他卻是風風火火,幹事麻利,干成了也喜歡吹噓。當然,現在他也的確有吹噓的資本了,畢竟,能夠從普邁手裡搶走泵車的訂單,哪怕只是一小部分訂單,也足夠讓他得瑟了。

  第六百三十七章 我們肯定要全力以赴

  「歐洲企業的問題,在於缺乏競爭對手。」馮華平靜地說道:

  「我分析過,工業革命爆發於歐洲,歐洲直到上世紀末依然仍有在全球的絕對技術優勢。隨後,便是美國的崛起,歐洲則由於兩次世界大戰的影響,技術發展受到了阻礙,人才流向美國,所以才導致美國後來居上。二戰之後,日本憑藉廉價勞動力的優勢,從美國和歐洲獲得了大量技術轉移,形成了自己的技術實力,現在也已經能夠與歐洲分庭抗禮了。

  不過,日本畢竟是一個小國,而且受到美國的壓制,它的技術發展是畸型的,產業規模也有限,對歐洲尚不構成嚴重的威脅。歐洲到目前為止在許多技術上還是有相當的優勢,一些領域還處於世界第一的地位,這讓歐洲人過於自滿,不再具有奮發的精神了。」

  「的確,我們歐洲人生活得太安逸了,我在年輕一代身上完全看不到像嘯辰、凌宇這樣的奮鬥精神。」馮舒怡補充道。

  「你們是在批評我嗎?」馮文茹撅著紅紅的嘴唇抗議了,在坐的人中,能夠稱為歐洲年輕一代的,可不就是她了嗎?照母親的說法,她身上完全沒有兩個堂哥那種奮鬥精神。呃,好吧,其實她自己也承認,與面前這兩位堂哥,以及遠在中國的另一位堂哥相比,她的確顯得太懶怠了,可這話聽著怎麼就那麼傷人自尊呢?」

  馮嘯辰伸手摸了摸馮文茹的頭,笑著說道:「嬸子說的年輕一代,可不包括你。你還是很努力的,這一點我可以證明。」

  十多年前,馮嘯辰第一次到德國來的時候,馮文茹還只是一個11歲的小蘿莉,長得粉粉團團的,頗為可愛。那個時候,馮嘯辰就特別寵愛這個中德混血的小堂妹。這麼多年過來,雖然馮文茹已經是一個26歲的大姑娘,在馮嘯辰心目中,卻還是把她當成小丫頭的,沒事便會在她頭上摸幾把,感受她那一頭金髮的柔順。

  「嘻嘻,還是大哥對我好。」馮文茹沖大家扮著鬼臉,顯然也很享受大堂哥對自己的寵溺。

  「普邁沒有動力改進他們的技術。他們的技術是世界一流的,即使是不改進技術,也照樣能夠賺到大錢,何必要再花錢去開發新技術呢?而我們就不同了,我們技術落後,別說國際市場,就連國內市場都是被西方產品占據的,我們不發展就只有死路一條,所以不得不努力。」馮嘯辰繼續著剛才的話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