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噓!」馮林濤趕緊豎起一個手指頭擱在嘴上,示意王杉杉不要亂說。由於馮林濤在三代堆設計上表現出來的天才設想以及紮實功底,公司里的一些技術大牛,諸如副總工梁岳千、設計室主任陸銘等對他都十分看重,並有風聲傳出來稱未來的三代堆型總師有可能會著落在他這個小年輕的頭上。

  由於一些歷史的原因,中國的許多科研部門裡都有明顯的「青黃不接」現象。解放初從海外歸國的那一代老科學家目前已經進入老年,精力不濟,難以承擔一線的科研任務,只能發揮一些指導作用。50年代至60年代初國內培養的那一代人在最年輕、最有學習能力的時候卻恰逢運動,學術生涯中斷了十餘年之久,到運動結束之後再想補課已經非常困難。這些人目前仍是各個科研單位的骨幹,但因為知識結構陳舊,要想依靠他們去追趕世界前沿,實在有些強人所難。

  再往下就是馮林濤、王杉杉這樣的新新一代,這批人接受過正規的大學和研究生教育,有些還有出國留學或者做訪問學者的經歷,見識廣,精力充沛,在老一代的指導下迅速成長,並很快就替代自己的導師與領導,成為各個重點項目的真正負責人。例如大名鼎鼎的西工大在1978級的一個班中,先後出了兩位總師和一位副總師,這樣的傳奇是難以複製的。

  馮林濤也聽到過有關領導要給自己壓擔子的傳言,向他透露這個消息的同事已經40多歲,資歷比馮林濤老得多,說起此事的時候,語氣間也不乏羨慕。不過,馮林濤在設計室里一向低調,對老同志也頗為尊重,加之能力上的確有人之處,所以嫉妒他的人並不多。大家還知道,現在大家每月能夠拿到幾百元的額外收入,全是因為馮林濤通過關係給設計室介紹了創收機會,就算看在這些外快的份上,誰還會去嫉恨這個小年輕呢?

  雖說此事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但像王杉杉這樣大呼小叫地說出來,萬一被別人聽見,對馮林濤來說還是非常不利的,所以馮林濤才會示意王杉杉噤聲。還好,今天是周末,其他同事都沒來上班,只有馮林濤在這裡加班算模型,王杉杉則是呆在辦公室里一邊做「創收」的翻譯工作,一邊陪馮林濤加班,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一年多時間,馮林濤都已經習慣了。

  整個核電公司的技術部門,沒有人不知道馮林濤和王杉杉在談戀愛,唯一對二人關係感覺不確定的,只有他們這兩個當事人。馮林濤單身太久,又是一個技術宅,真不懂得女孩子的心思。他從現象上分析,認為王杉杉應當是看上自己了,否則怎麼會成天與自己進進出出,連自己周末加班她都要陪在旁邊。可如果從理性上想,他又覺得這事有點不靠譜,自己長相一般、才華一般、性格一般,雖然有錢卻無人知道,王杉杉據說家境極好,長得又傾城傾國,怎麼可能會看上自己呢?

  王杉杉的不確定是來自於馮林濤的反應,她自忖已經做得很明顯了,拉馮林濤一起賺外快,還暗示他要買集資房,平時對馮林濤關懷備至,時不時會從家裡帶一些好菜來與馮林濤分享。一個姑娘對一個小伙做到這個程度,這個小伙除非是犯傻了,否則就會看不出自己的意思?

  可眼前這個小伙,分明就沒有把自己當成女友,相處一年多了,兩個人連手都沒有拉過,這算個啥事啊?莫非是馮林濤眼界太高,看不上自己?

  想想也是,馮林濤長得玉樹臨風、一表人才,在德國呆了多年,即便是穿著樸素,一舉一動之間也透著一股歐洲的貴族派頭。他才華橫溢,前途無量,眼界高也在情理之中。自己家境雖好,可才子往往清高,說不定反而不願意落個攀龍附鳳的惡名。別人都說自己長得漂亮,可焉知這是不是一種違心的恭維呢?自己的鼻子有點小,眼睛不算大,脖子不夠長,皮膚有點黑……啊呀呀,實在是丑得不成樣子了。

  要不怎麼說戀愛中的男女都是智商欠費的,明明一個是才子,一個是佳人,可因為患得患失,就各自妄自菲薄起來了。馮林濤直到現在依然覺得王杉杉只是自己的「准女友」,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林濤,你完成了堆型的理論計算,公司是不是該重獎你了?」王杉杉看著馮林濤,低聲地問道。

  馮林濤笑笑,說道:「重獎不重獎,倒也無所謂了。理論計算成立了,下一步就可以進行實際設計了。現在國外的三代堆開發進度很快,咱們如果不抓緊,就失去這個趕超國外先進水平的機會了。我堂哥經常說一個概念,叫作彎道超車。具體到核電領域,國外在二代堆方面領先我們幾十年,我們再努力也只是追上他們而已,沒什麼超越的機會。但三代堆就不同了,國外也是剛剛起步,如果咱們跑得快一點,說不定就跑到他們前面去了。」

  「誰跟你說這個!」王杉杉沒好氣地白了馮林濤一眼,然後說道:「我說的是,如果公司重獎你,那麼咱們買房的錢就能湊夠了,是不是該去交錢看房了?」

  「呃……」馮林濤啞了,看來大家的關注點真的不在一個頻道上。

  有關買房的事情,王杉杉已經在他耳邊念叨過無數回了。這房子是由公司內部興建的,用的是時下最流行的「集資建房」的名義,一套兩居室需要交兩萬多元,相對於市面上的商品房,當然是便宜得無與倫比的。

  老職工們多少都有一些家底,加上夫妻倆共同賺錢,拿出兩萬多的集資款不在話下。但像馮林濤、王杉杉這樣的年輕人,一個個剛工作不久,靠菲薄的工資要想存下兩萬多元,就實在有些困難了。單位上的同齡人湊在一起,談論的都是如何賺點外快來湊集資款的事情,王杉杉也不能免俗,時不時就要在馮林濤耳邊嘀咕幾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