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聽說馮嘯辰是集團公司的總裁,又見包成明在馮嘯辰面前也是一副跟班的模樣,霍特比連忙露出一個諂媚的笑容,緊走兩步上前,把腰彎成45度,伸出手去與馮嘯辰握手。馮嘯辰見到此狀,心中感慨,但臉上卻未表現出來,他與霍特比握了握手,用領導的口氣說了幾句「辛苦」、「不錯」之類的話,讓霍特比覺得心花怒放。

  相互寒暄過後,賓主分別落座。馮嘯辰當仁不讓地坐了大沙發,霍特比則坐在一側的小沙發上的,包成明坐了另一側的小沙發,同時掏出筆記本,做好了記錄的準備。

  「霍特比先生,聽包總說,你對整個歐洲的電子行業都非常熟悉,你能介紹一下你在這個行業中的人際關係嗎?」馮嘯辰道。

  「非常樂意。」霍特比應道,「我是劍橋物理系畢業的,畢業之後進了風神電子公司,擔任工藝工程師。後來,如您所知,風神公司因為在幾款音頻解碼晶片的開發上犯了戰略性的錯誤,負債纍纍,最終破產了。不過,我在風神公司的同事們卻被歐洲的多家半導體公司聘用,這讓我在這些公司里都擁有了朋友,有幾位朋友甚至在公司里當上了高管,他們能夠給我提供很多內部信息。」

  霍特比添油加醋地說著,他受辰宇信息公司僱傭,乾的就是情報搜集的事情,所以他認為馮嘯辰關心的也是這方面的事情。馮嘯辰倒是沒有糾正他的這種錯覺,而是順著他的話頭東一鱗西一爪地問著各家公司的情況,以及霍特比對這些公司的了解。霍特比果然是個很敬業的掮客,在僱主面前知無不言。當然,他也的確知道不少關於這些公司的情況,說出來的事情並非虛構,馮嘯辰聽得連連點頭。

  「你剛才說,林頓公司最近資金比較緊張,有意引入戰略投資者?」

  在聽完霍特比的一番講述之後,馮嘯辰突然拋出了一個問題。

  「是的,我的一個朋友在那家公司工作,上個月他還打電話給我,問我是否了解一些投資商,說他們公司有意拿出5%的股權,來籌措一筆用於開發新技術的資金。」霍特比道。

  馮嘯辰問道:「他們希望用5%的股權交換多少資金?」

  「大約是100萬美元吧。」

  「林頓公司的淨值恐怕不到1000萬吧?100萬美元相當於10%的股權了。」

  「這個……或許是這樣吧。」

  「如果我給你100萬美元,你有辦法從林頓公司拿到10%的股權嗎?」

  馮嘯辰此言一出,霍特比便呆住了,眼睛瞪得滾圓。他還偷眼看了包成明一眼,想從包成明那裡得到一些啟發,包成明卻只是笑而不語,並不向他解釋什麼。

  其實,非但是霍特比,包成明剛到馮嘯辰的打算時,也是被雷得外焦里嫩。馮嘯辰跟包成明說要接見那些聯繫人,包成明猜到了很多種可能性,不過主要也是圍繞著打探消息或者推廣產品這些想法,誰知道馮嘯辰居然是要這些人幫他去收購一批歐洲企業的股權,這在90年代的中國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關於收購歐洲企業股權的事情,馮嘯辰事先沒有向包成明透過風,但具體的運作卻早在10年前就已經開始了。包成明曾經照馮嘯辰的安排,在國外的幾個離岸註冊中心註冊過十幾家企業,都是那種註冊資本僅10美元的小公司。包成明一直不知道馮嘯辰註冊這些公司的目的何在,因為這些公司在註冊之後很長時間都沒有做過什麼業務,偶爾幫著其他企業倒騰幾筆貨款,倒更像是為了證明這些公司的存在而做的操作,沒有什麼實際的意義。

  這一回,馮嘯辰向包成明透了底,馮嘯辰才知道,非但辰宇信息公司在海外投資過這種小型皮包公司,菲洛軸承、春天酒樓等也都幹過同樣的事情,馮嘯辰旗下的這種幽靈公司已經積累到了五六十家之多,而且註冊時間和業務類型各異,讓人根本無法識別出這些公司之間的聯繫。

  包成明把他在歐洲的代理人召集過來之後,馮嘯辰開始與各位代理人進行分別會談,包成明也全程參與了這些會談。馮嘯辰與每一位代理人談話的程序都是相似的,那就是先漫無邊際地了解這位代理人所熟悉的領域,不露聲色地打聽代理人與某幾家公司的關係。待到確定代理人的人品可靠,同時與馮嘯辰心目中的某家公司也有一定聯繫的時候,馮嘯辰便拋出類似的這樣一個問題,讓這位代理人出面去收購這家公司的股權,而真實的購買方,卻是馮嘯辰旗下的幽靈公司之一。

  「馮總,這些公司的經營狀況都很一般啊,咱們買進它們的股權幹什麼?」

  最初知道馮嘯辰的安排時,包成明丈二和尚摸不著腦袋,詫異地向馮嘯辰問道。

  馮嘯辰嘻嘻笑道:「如果不是因為它們經營狀況一般,咱們怎麼能買得起它們的股權呢?這些公司也都是在歐洲頗有一些淵源的公司,如果不是因為歐洲的經濟每況愈下,哪輪得到咱們來買它們的股權?」

  「可是,這些公司恐怕很難會有盈利的,咱們買下這些股權,明顯是虧本的生意啊。有這些外匯,就算是在歐洲或者美國的股市上買一些好的股票,收益也不止這些吧?」包成明道。

  這些年,辰宇集團旗下的軸承公司、工程機械公司等都開展了一些外貿業務,包括包成明的辰宇信息公司也做過一些海外的諮詢項目,收到了不少外匯。這些外匯有些按照國家規定上繳了,還有一些則通過各種手段留在了辰宇的海外公司手裡。這種作法嚴格來說是違規的,但時下但凡做外貿業務的民營企業都會這樣做,因為民營企業要申請外匯額度非常難,不想辦法自己留點外匯在手上,萬一涉及到從國外進口設備之類的事情就抓瞎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