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一次的合作,中方從海菲公司直接進口了20台自卸車,另外20台則由海菲公司與羅冶進行聯合製造,並在這個過程中對中國提供技術培訓、專利授權等支持。

  在那之後,中國又向海菲公司訂購過幾個批次的自卸車,每一次都有一部分交給羅冶生產。海菲公司最開始是向羅冶提供若干關鍵的零部件,這些零部件在自卸車的總成本中占據了三四成的比重。再往後,羅冶製造自卸車過程中需要外購的零部件數量逐漸減少,從三四成降到不足一成,甚至於這一成都已經不再必要,因為羅冶方面已經能夠製造出大致相仿的替代品。

  意識到中國人已經掌握了150噸電動輪自卸車的生產技術,此後將會撇開自己,自行製造這種具有高附加值的裝備,海菲公司決定在智慧財產權上給羅冶念一段緊箍咒。羅冶製造150噸自卸車使用的是海菲公司提供的圖紙,即便是自己生產,也需要向海菲公司申請製造許可證並交納授權費。授權費與整車的利潤甚至是關鍵零部件的利益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當發現羅冶已經能夠自行生產150噸自卸車時,海菲公司馬上宣布中止與羅冶的合作,不再向羅冶發放製造許可證。

  當然,海菲公司也沒有把話說死,它對羅冶開出的條件是,如果要繼續獲得製造許可,每台車的授權費要上升到20萬美元,這差不多是拿走了羅冶全部的利潤。

  按照海菲公司的想法,面對這個條件,中國方面要麼是乖乖地交上授權費,相當於替海菲公司白打工,要麼就選擇直接購買海菲公司的產品,沒準價格還能比羅冶自己製造更便宜。

  沒曾想,中方的選擇卻是甩掉了海菲公司,自己另起爐灶地幹起來了。羅冶拋棄了從海菲公司拿來的150噸自卸車的圖紙,自行開發了175噸自卸車,其中非常巧妙地繞開了海菲公司的專利,使之成為一款羅冶具有全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自卸車。

  中方自己開發一款新型自卸車的難度有多大,萊斯特從公司技術部的同僚那裡曾經了解過。因為海菲公司控制了一部分關鍵技術,沒有向羅冶轉讓,所以羅冶要開發自己的自卸車,就必須先攻克這些關鍵技術,然後還要再提出有異於海菲公司現有專利的新技術,以繞開專利壁壘。

  海菲公司原本以為羅冶沒有這樣的能力,事實上,它向羅冶轉讓技術的一個目的,也是讓羅冶習慣於「拿來主義」,從而荒廢掉自己的研發能力。海菲公司沒有想到,羅冶並沒有因為獲得了轉讓技術,就放棄自己的研發。它只是省下了在黑暗中摸索的時間,縮短了與海菲公司的技術差距。

  短短兩三年時間,羅冶就拿出了自己的175噸自卸車產品,並且完成了工業實驗。羅冶做工業實驗的那個露天礦,恰好也有一批從海菲公司採購的自卸車,因此有海菲公司的技術人員經常前往進行修理維護。這些技術人員在礦山里見到了羅冶的新產品,並且憑著所觀察到的情況做出了評估,認為羅冶的這種新產品性能可靠,技術水平與海菲公司已經沒有了代差,充其量也就是油耗、無故障工作時間、噪音等方面的些許差距而已。

  在羅冶的175噸自卸車完成工業實驗之後,中國方面就不再採購海菲公司的自卸車了,這讓海菲公司失去了一個市場。不過,海菲公司倒也並不是光在這一棵樹上吊死的,南美、澳大利亞、非洲等地都有大量的露天礦,這些露天礦是海菲公司的傳統客戶,每年的訂單足夠維持海菲公司的生存。

  讓萊斯特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中國人在實現了進口替代之後,居然就迫不及待地殺到國際市場上來了。他們帶來了自己開發的175噸自卸車,還定了一個僅僅48萬美元的低價,擺明了就是前來攪局的。48萬美元的價格,對於海菲公司的自卸車來說,也就是剛夠成本而已,如果考慮到銷售成本、售後服務成本、管理成本等等,這個價格就是完全虧本的。萊斯特並不認為中國人造的自卸車成本能夠比海菲公司低多少,報出這麼一個低價,簡直就是賠本賺吆喝,圖的是啥呢?

  「老朋友,相信我,中國人的產品根本就不可靠。說不定在你把它們買回去的第二天,它們就全都壞了。」萊斯特對羅森說道。

  「萊斯特,我想你是聳人聽聞了。」羅森聳聳肩膀,滿不在乎地說道:「中國人承諾會派出工程師常駐在我們的礦區,隨時解決設備的故障。他們保證在2年之內設備的一切非人為故障都可以得到免費的維修,甚至於配件都是免費的。萊斯特,我覺得貴公司也應當向中國人學一學,人家那才是把顧客當成上帝呢。」

  第六百二十二章 他鄉遇故人

  「210萬一台車,美國人也太黑心了。」

  就在萊斯特抱怨中國人定價太低的時候,中國工程機械展區里,羅冶的老工程師陳邦鵬也正在向馮嘯辰等人發著感慨:

  「我們的175噸自卸車,滿打滿算,也就是300萬人民幣的成本,按照8.6的匯率,合35萬美元。我們報48萬美元一台,已經是很高的利潤了。誰知道美國人比我們狠得多,一台車居然敢報210萬,這不是坑人嗎?」

  王偉龍頷首道:「的確,海菲的185噸自卸車,和我們的175噸自卸車,也就是差出10噸的載重量,其實在礦山應用上沒什麼太大的區別。他們的技術比我們的好,貴一點點也是合理的。可一口氣貴出4倍多,這可就太過分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