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就這樣,馮嘯辰成功地說服了自己的下屬們,又由這些下屬去說服了他們各自負責聯繫的那些國內裝備企業,讓他們意識到目前已經到了出海去淘金的時候了。這一次,由裝備工業公司牽頭,組織全國十餘家整機廠和二十餘家配件廠前往慕尼黑參加國際工程裝備博覽會,就是馮嘯辰組團出海戰略的一部分。

  第六百一十九章 找人買單

  國際工程機械博覽會的事情,馮嘯辰最早還是聽王偉龍說的。慕尼黑國際工程機械博覽會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際工業展會,每三年舉辦一次,旨在展示全球工程機械領域的新成就,同時也是一次全球性的工程機械產品訂貨會。

  全球的工程機械市場目前主要為美、歐、日三方瓜分,大型企業有數十家,中小企業數以百計。用戶如果要分別上門去與這些企業洽談,交通費和時間成本都是非常可觀的。再說,這類裝備的訂貨也往往不是談一次就可以的,而是需要貨比三家,這樣一來,舉辦集中的產品訂貨會就非常必要了。在這種訂貨會上,用戶可以在這裡對比不同廠商的產品,最終買到自己心儀的設備。

  在80年代之前,中國從未派團出席過慕尼黑工程機械博覽會,甚至於這個名字對於中國的大多數工程機械企業來說都是非常陌生的。改革開放後,中國打開了國門,陸續開始接觸到這些大型的國際展會,其中也包括了慕尼黑博覽會。最初,前去參加慕尼黑的是國家機械進出口總公司的官員,他們去參會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作為買家,採購西方企業生產的設備。由於經濟水平的限制,這種採購的規模也是非常小的,以至於在博覽會中根本就沒有什麼存在感。

  再往後,代表團中就出現了中國工程機械企業技術人員的身影,他們到博覽會上主要是為了現場觀摩國外同行的產品,了解最新的技術進展,以便改進自己的產品。1992年,羅冶提出了要到博覽會上展出自家產品的申請,幾經周折之後獲得了國家的批准,但參會所需要的經費全部是由羅冶自己負擔的。

  因為經費緊張,羅冶只安排了三名技術人員去參展,租借的展台不到30平米,只展出了一些產品圖片,而沒有實物的展示。羅冶最值得自豪的產品就是引進美國海菲公司技術生產的150噸電動輪自卸車,但這種車的體積堪比一間房子,重達幾十噸,在國內運輸的成本都非常可觀,更別說要漂洋過海去德國。在經費有限的情況下,羅冶能夠派幾個人過去展示一下圖片已經是非常了不起了,這畢竟是慕尼黑博覽會上第一次飄揚起了五星紅旗。

  「你們居然自費去參展了!」

  馮嘯辰第一次聽到王偉龍說起這件事的時候,頗有一些驚訝。中國企業敢於走出去,到國際展會上去拋頭露臉,絕對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馮嘯辰深為羅冶領導的魄力感到震驚。

  「我們也是想去試試吧。」王偉龍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其實這個主意正是他給廠長出的,因為他在幾年前曾經以技術人員的身份去觀摩過慕尼黑博覽會,從而萌生了讓自己的企業去參展的想法。這一次參展,羅冶花掉了五萬多美元的外匯,卻顆粒無收,這讓羅冶的廠長在上級領導那裡丟了面子,據說還有領導在背地裡說羅冶的廠長好大喜功云云。不過,廠長對出這個主意的王偉龍並沒有任何一點抱怨的意思,這反而讓王偉龍很是覺得內疚。

  馮嘯辰的看法卻是不同,對於王偉龍所說的連累廠長受批評的事情,他評價道:「不管怎麼說,你們都是開創了時代的人。中國工程機械企業第一次參加慕尼黑博覽會,這是會被記入歷史史冊的事情。」

  「但願歷史能夠記住我們吧。」王偉龍訥訥地說道。

  「慕尼黑博覽會是三年一屆,那麼下一屆不是很快就要舉辦了嗎?這一屆,你們打算如何參與呢?」馮嘯辰又向王偉龍問道。

  王偉龍搖頭道:「我們估計是不會參與了。」

  「為什麼?」

  「沒有外匯啊。」王偉龍解釋道,「上一次,我們花了5萬多美元的外匯,結果一個合同也沒簽下來,人家都說我們是藉機去遊山玩水的。這一次,我們就算想去,也過不了外匯這一關。」

  王偉龍的話很快就得到了驗證,當裝備工業公司向幾家生產工程機械的企業發出參加慕尼黑博覽會邀請的時候,這些企業不約而同地表示了為難,主要的理由就是所需的外匯難以解決。參加一次博覽會,需要租場地,派工作人員,這都是需要花錢的事情。如果再想把產品運過去參展,花費就更大了。這些企業的領導可不像馮嘯辰那麼樂觀,他們都是走一步看兩步的人,對於能夠在博覽會上籤下訂單,他們實在是缺乏信心。如果去參展,卻簽不回單子,又花了這麼多錢,對上對下可就都不好交代了。

  「嘯辰,你確信這一次大家能夠簽下訂單嗎?」

  王根基也曾在私底下這樣問馮嘯辰。

  馮嘯辰道:「我也沒有十足的把握,畢竟我們的產品和別人相比,還有一些差距,用戶會不會買帳,誰也說不準。不過,我覺得就算是簽不下訂單,能夠去露個面也是好的。」

  「一家花十萬八萬美元,就為了去露個面?」王根基撇著嘴說,「現在國家對外匯卡得非常嚴,咱們裝備工業公司為參加這次展會申請外匯額度,也是打了十幾個報告才批下來的。那些企業沒有咱們的面子大,申請外匯就更困難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