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正是如此,沒有大國的崛起,哪來百姓的尊嚴?」馮嘯辰感慨地說道。

  「老么,我打算最近就帶幾個人去一趟美國。我在那邊還有一些關係,爭取從美國帶幾家企業回來,你看如何?」祁瑞倉說道。

  馮嘯辰道:「那當然好。不過,聽說招商局那邊經費緊張,你要申請去美國,恐怕有點難度吧?」

  祁瑞倉淡淡地說道:「我不花招商局的錢就是了。我在美國這些年,也攢了一些錢,跑一趟美國應當還是能夠跑得起的。」

  馮嘯辰啞然失笑:「不會吧,老祁,你這是打算自帶乾糧給榆北市打工啊?」

  祁瑞倉道:「有什麼辦法,總不能看著榆北發展不起來吧?招商局有個獎勵招商引資的政策,是按引資成功的投資商提成的,我計算過了,如果我能夠從美國招來1000萬美元的投資,光是招商的提成,也夠我的機票錢了,所以,也不能完全說是自帶乾糧。」

  馮嘯辰點點頭,道:「你考慮好了就行,難道你有這份心,榆北百姓未來會感謝你的。我馬上就要回裝備公司去了,榆北的事情,我也插不上什麼手。你如果有什麼難處,就趕緊跟我聯繫,我想辦法幫你解決就是了。」

  「少不了麻煩你們的。」祁瑞倉鄭重地說道,說完,他又自嘲地笑了笑,說道:「唉,弄到最後,我還是得和你們這些官員打交道,我學的那些自由市場理論,在這裡根本就施展不開,這算不算是一種經濟學的悲哀呢?」

  馮嘯辰道:「經濟學是不是悲哀,我可管不著。不過,我覺得這是你老祁的幸運。作為一名經濟學家,最終總是要為社會做點事情的,你現在做的這些才是實實在在的經濟學,這比那些空洞的理論要強出百倍了。」

  「好吧,希望實踐能夠出真知吧。」祁瑞倉說道。

  第六百一十六章 新官上任

  京城,國家裝備工業公司大會議室。

  宣布羅翔飛離休以及任命馮嘯辰擔任裝備工業公司總經理的儀式顯得十分簡單。在組織部的官員宣讀完任免決定之後,羅翔飛和馮嘯辰同時走到會議室的前頭,羅翔飛伸出手來,握住馮嘯辰的手,鄭重地說道:

  「小馮,這副擔子,我就交到你的手上了。希望你不要辜負中國幾代人為之奮鬥的事業,希望中國的裝備工業能夠在你們這一代人手上躋身世界前列。」

  馮嘯辰一反以往輕鬆的神態,用兩隻手握著羅翔飛的手,用同樣鄭重的語氣回答道:「放心吧,羅總,我們這一代人一定不會給前輩丟臉的。你們創下的基業,一定能夠在我們手上得到發揚光大。」

  熱烈的掌聲響了起來,這其中既包含著對羅翔飛的敬意,也包含著對馮嘯辰的承認。在過去的十幾年時間裡,馮嘯辰已經用他的能力、人品和敬業精神贏得了大家的尊重,別說王根基、周夢詩、黃明這些差不多同齡的同事,即便是吳仕燦、薛暮蒼等人,也對馮嘯辰心存佩服,願意接受他的領導。

  羅翔飛離開了,馮嘯辰搬進了他的辦公室,裝備工業公司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大家都在期待著馮嘯辰新官上任之後的頭「三把火」。

  「開展面向21世紀前半期的高技術裝備研發工作。」

  這是馮嘯辰在就任後的第一次中層幹部會議上所提出的方案。這個方案並沒有讓大家感到驚訝,事實上,在羅翔飛還沒有離休之前,公司中層幹部會上就已經就此問題進行過多輪的討論,只是一直沒有付諸實施而已。高技術裝備研發是一項長期工作,最初階段的磨合是至關重要的,牽涉面很大,工作很複雜。羅翔飛作為一名即將離職的領導,實在不適合主持這樣的工作,因此他把這項任務留給了馮嘯辰。

  馮嘯辰早就認真地思考過這個問題,在組織國家工業實驗室的專家們去榆北幫忙的時候,他又與張魯彬等人進行了反覆的探討。國家工業實驗室的這些專家,平常沒有硬性規定的任務,相當於國家花錢養著一群閒人,而這些人又天生不是能夠閒得住的,所以每日裡天馬行空地琢磨各種事情,眼界反而比那些一線的科研人員要開闊得多。馮嘯辰帶著兩世的閱歷,再結合這些專家的意見,逐漸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思路。在完成與羅翔飛的業務交接之後,他便可以把這些思路付諸實施了。

  「80年代初,重裝辦剛剛成立的時候,咱們的主要任務是引進技術,學習西方先進經驗,縮短與西方發達國家在裝備工業上的差距。在那個時候,咱們的目標是非常明確的,道路也是別人踩過的,我們只需要順著這條路往前走就可以了。

  經過十幾年時間,咱們已經初步實現了預期的目標,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差距由原來難以望其項背,縮短到已經能夠聽到他們的腳步聲了。雖然我們的技術總體上還屬於落後水平,但我相信,再有十到十五年的時間,我們就能夠與國外並駕齊驅。

  到那時候,我們將失去追趕和模仿的對象,目標沒有了,道路也沒有了,下一步該怎麼辦呢?我們不能等到那個時候再去考慮發展方向的問題,而是應當未雨綢繆,提前布局,這樣才能夠保持目前的勢頭,實現彎道超車。」

  馮嘯辰對眾人侃侃而談。在一眾幹部中間,他是對於未來的信心最充足的一個,原因無它,就是因為他曾經見證過中國在技術上的趕超。他知道,即使沒有他的穿越,中國按照原來的道路發展,也能夠在21世紀的前半期趕上發達國家的水平,現在他來了,要做的就是縮短這個進程,避免一些不應當出現的錯誤。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