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馮助理,三立與秦重合資的談判,是不是可以考慮加快一點進度?」

  幾天後的一個下午,外貿部副司長徐振波親自來到裝備工業公司,與從榆北回來的馮嘯辰會談,一開口便委婉地提出了要求。

  馮嘯辰笑呵呵地說道:「徐司長,我們一直都沒有耽誤時間啊。這兩次談判你都是在場的,我和崔總工可是片刻都沒停嘴啊。實在是雙方要談的問題太多,一時半會很難達成共識。」

  徐振波道:「馮助理,咱們也算是老朋友了,明人不說暗話。你其實是反對三立控股秦重的,對不對?」

  「也可以這樣說吧。」馮嘯辰不再抵賴了,用了一個比較含糊的回答,算是承認了徐振波的話。體制內沒有蠢人,大家有時候顯得很糊塗、很好糊弄,其實只是涉及到的事情必須要裝糊塗而已,所有人都是心照不宣的。徐振波既然表示明人不說暗話,那就是要跟馮嘯辰亮底牌了,馮嘯辰如果還裝糊塗,就未免太不給徐振波面子,大家就沒法愉快地玩耍了。

  徐振波嘆了口氣,道:「馮助理,你的心情我能夠理解,畢竟你們是搞裝備工業的,秦重作為裝備工業的骨幹企業,如果被三立控股,是一個重大的損失,這一點我也是非常清楚的。」

  「既然如此,徐司長又何必催促我們加快進度呢?就這樣拖著不是很好嗎?」

  「日本通產省向我們外貿部提出質疑了,他們認為我們在這個項目的談判中沒有表現出應有的誠意。」

  「也就是說,日本政府出面了?」

  「是的。」

  「那又如何?」馮嘯辰冷笑道。

  徐振波又嘆了口氣,道:「馮助理,你不是做外貿工作的,不能理解我們承受的壓力。國際貿易是要講規則的,不能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我們如果有恰當的理由,當然是可以拒絕對方的要求的。但三立控股秦重一事,屬於正常的企業投資行為,只要西北省和秦重自己有意向與三立合資,那麼外貿部也罷,經貿委也罷,橫加干涉就是有悖市場原則的事情,是違反關貿總協定要求的。現在我們正在進行復關談判,如果因為這樣的事情影響了談判進程,我們遭受的損失是更大的。」

  21世紀的網際網路上,經常會有人質疑國家為什麼要在外貿方面做出某些讓步,比如說購買波音飛機、出口稀土之類,其實這都是貿易規則的要求。貿易是一種雙向的行為,不可能一切都以我們一方的意志為轉移。你如果限制對方的某種產品進口,那麼對方就會採取報復措施,限制你的某種產品出口。

  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規模龐大的出口貿易。中國每年出口的服裝、家電、玩具等等價值高達數千億美元,贏得了世界工廠的美譽。中國從最初殫精竭慮謀求「復關」,到後來忍氣吞聲爭取「入世」,都是為了獲得在國際貿易中的更多權益。

  就以中美貿易來說,有些人看到媒體上說波音在中國簽走幾十億美元的大單,就憤憤然地說中國吃了天大的虧,殊不知中國每年從美國獲得的外貿順差高達上千億美元,美國三天兩頭嚷嚷著說中國人搶走了美國的就業崗位,就是源於此。國際貿易這種事情,有時候是不能計較一城一池的,不吃小虧,如何能夠占到大便宜?

  徐振波向馮嘯辰說的道理,也正是如此。三立控股秦重的事情,如果影響到中國的復關談判,那麼中國蒙受的損失又豈是一個秦重可比?

  當然,也有另外一句話是徐振波沒有想到,或者故意不願意說出來的,那就是:

  三立控股秦重這樣的事情,真的會影響到中國的復關談判嗎?

  至少在馮嘯辰看來,這種可能性是不存在的,這不過就是日方的一種訛詐罷了。

  中國需要國際市場,西方工業國家又哪裡不需要中國市場呢?因為一家日本企業無法控股中國的一家企業,日本通產省就會與中國撕破臉,從此不再往來——這可能嗎?

  第六百零一章 給我一個理由

  徐振波或許也能夠想到這一點,但他不會說出來。對於他來說,日方提出交涉,他就要用最簡單的方法去解決問題。如果他不給馮嘯辰施加壓力,未來萬一因為這件事情產生什麼惡劣的後果,就要由他來承擔責任了,這樣的事情他是不會做的。

  「馮助理,我想,我們雙方應當互相理解。你們有你們的難處,我們也有我們的難處。裝備國產化是國家的大戰略,但復關同樣也是國家的大戰略,二者其實也是相輔相成的。如果我國能夠順利復關,我們的出口形勢就會煥然一新,屆時出口創匯增加,我們要引進一些先進的技術和裝備,也就更加容易了,這不也有助於我們國家技術水平的提升嗎?」徐振波循循善誘道。

  他這番道理,自然是無法說服馮嘯辰的,事實上,他也並不試圖說服馮嘯辰,而只是需要證明自己是有道理的,除非馮嘯辰能夠說出同樣的一番道理,否則就必須照著他的要求去做。

  馮嘯辰皺起了眉頭,徐振波拿出來的這個道理,他一時還真不好反駁。復關的重要性,他是明白的,他如果非要說這件事與復關沒有關係,而徐振波卻一口咬定二者有關係,那就成了一筆糊塗官司,沒準要一直鬧到部長那個層面去,這是馮嘯辰所不喜歡的結果。他從一開始選擇了拖延戰術,也正是因為不想直接與石福林、徐振波他們形成對立關係,而現在徐振波卻把這道非此即彼的選擇題擺到了他的面前。




章節目錄